?

關于中職老師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探討

2018-07-07 06:41謝輝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7期
關鍵詞:約束價值觀規范

謝輝

【摘 要】作為班主任,立身正,要言傳身教?!吧斫獭奔匆陨碜鲃t,做好在學生中的表率作用;“言傳”,我認為并不是要教他們如何做人,這無異于空口說白話。我認為學生的自我認知是道德教育的第一步,但是如何使學生了解自己呢?這就要要通過老師自己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生能夠看到學校,老師,家庭以至于社會能給予他們的“真、善、美”的一面。

【關鍵詞】道德;規范;約束;價值觀;教育

一、中職德育教育的意義

“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道德,作為中華民族人文精神塑造最重要的一環,一直傳承到了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的傳播進入了大爆炸的時代:學生無論在獲取信息的方式,還是獲取信息的速度上,比以往任何時候的要方便快捷。這些信息的內容良莠不齊,作為學生,很難從這些信息中分辨出好壞。

二、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師者,人之模范”。在面對學生的時候,學生本身就是我自己的一面鏡子??梢哉f在自己從教的這幾年當中,我對這句話深有感觸:我以前在教室后面撿過幾次紙屑,當初并沒有想的太多,但是幾次下來,發現他們隨地亂扔紙屑的情況在逐漸的減少,同樣的偶有幾次見到自己班的學生在班級外面也沒有了亂扔垃圾的現象。由小及大,作為教師,必須為學生樹立榜樣,樹立為人師表的榮譽感,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保持較強的勤奮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當好學生的表率。在進行德育之前,我認為這是必須給自己上的第一堂課。

作為班主任,立身正,要言傳身教?!吧斫獭奔匆陨碜鲃t,做好在學生中的表率作用;“言傳”,我認為并不是要教他們如何做人,這無異于空口說白話。我認為學生的自我認知是道德教育的第一步,但是如何使學生了解自己呢?這就要要通過老師自己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好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生能夠看到學校,老師,家庭以至于社會能給予他們的“真、善、美”的一面。

三、影響德育教育的因素

首先,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是很重要的。班級環境就是一個班級的文化,優秀的班級文化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級文化,不單單是指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包含了學生對班級的集體榮譽感,歸屬感。班主任,在這個集體中主要是起到正確的引導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要學生自己明白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以往的教學經驗更多的是告訴學生什么都是老師說了算,老師認為是對的就不會是錯的,這種做法忽視了學生在班級里面的地位,使得學生更多的只是把老師當做老師,同樣也會過多的依賴老師。學生不會管理自己,大抵是由于這個原因。班級文化,類似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對企業職工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樣,優秀的班級文化的建立,也能使學生在心中形成榮譽感和歸屬感:即我愿意為班級這樣一個美好的地方自覺的約束自己的行為。道德是什么?道德一種由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根據人們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由此看來,學生在認清自己的過程當中,不自覺的會用道德規范來要求自己。

但是怎么樣去建立一個優秀的班級文化呢?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參與進來。集體榮譽感,重要的是“集體”這兩個字。一個人,兩個人只能是集體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我認為班級里面要多組織集體活動,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學會分工合作,學會互相尊重。道德,我以為更多的就是源于尊重。而讓學生能夠學會互相尊重,我認為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在集體活動的過程中意識到集體里面的任何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包括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夠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尊重別人,才能夠善待別人。即以道德約束自己和對待別人。

老師在其中起了引導的作用。那么該如何引導呢?一個班級那么多人,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有的內向,有的外向,不一而足。因此,老師的任務便是要跟學生做朋友,用學生的想法去了解學生。但是每個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一個班級那么多學生,總不可能主動去了解每個學生吧,如果一個個去了解,大概會起到事倍功半的反作用,畢竟那么多學生,老師自己也會有很大的壓力。所以要在大的面上告訴學生你只是比他們年長一些的朋友而已;時不時的通過一些事情告訴他們,比如多交流,多表揚,多鼓勵;對他們的想法多給予肯定的態度,讓他們學會自我的表達。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真正的認為你是可以跟他們無話不說而且平等的知心朋友。那樣不用你去找他們,他們也會自己來找你談論他們的秘密。這個時候的學生更多的會談及他們真正的想法,正確的應予以肯定,不正確的就要在私底下予以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和培養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

在培養正確價值觀,進行德育的過程中,家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學生德育的影響不可忽視。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對學生人格的塑造有很積極的作用。有些學生因為家庭原因可能不擅長跟父母交流,以至于不會跟父母表達自己的需求。在這些學生中,他們認為他們是獨立的單獨的,是被忽視的,所以他們的想法可能會更加的極端,甚至出現逆反心理。十七八歲的孩子,正是反叛心理最重的年紀,稍有不慎,便容易走極端,形成錯誤的道德觀。而這些,作為外人的老師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因此,需要提供一個能夠讓父母孩子順利交流的環境。學校,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的,類似于橋梁。作為德育的一部分,老師應該通過學校這個平臺適時的組織家長來學校,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甚至于可以通過給家長上一節40分鐘的課,培養家長與自己的孩子交流的能力。家長也是需要通過交流來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有條件的家庭也可以時不時的組織家庭活動,不斷的從家庭的活動中形成默契,以便于家長能夠更好的以身作則,對他們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能夠起到督促和鼓勵的作用。

學生的道德教育,任道而重遠?!皞鞯?,授業,解惑”已經不僅僅是要傳授學生知識,而是要幫助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他們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家人,對自己負責的人。

參考文獻:

[1]李玉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時效性研究現狀與反思[J].職教論壇,2012(7):69-71.

[2]陳永菊.德育更應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7):116.

猜你喜歡
約束價值觀規范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碳中和”約束下的路徑選擇
來稿規范
約束離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對稱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不等式約束下AXA*=B的Hermite最小二乘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