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思路 多元方法——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之我見

2018-07-07 06:41胡曉君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7期
關鍵詞:思路有效性小學語文

胡曉君

【摘 要】隨著新課改理念的逐步深入,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目標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還需在教學過程中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從過去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情來看,一直存在教學效果不佳的缺憾,因此基于課改大環境下,身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創新思路,采取多元方法去助力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得以提升,實現新課程標準下的全新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思路;方法

在新課改理念的推行之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在講授基礎的語文知識之余,還應重視對學生綜合素養與學習方法的培養,助力學生自主探究與創造力的發展[1]。因此,身為當代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創新思路,以多元方法助力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創新思路,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

(一)重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

根據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思想觀念方面需要有所轉變,充分認識并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化身為“引路人”去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與創新,進而促使學生能夠實現自主學習。雖然在新課標推行之下,大部分教師已提高了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視度,但依舊有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未能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感受,這對實現有效性教學而言無疑是一種制約。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結合實情與學生展開有效交流,在學生發表正確見解后要及時贊許,回答錯誤時要悉心教誨,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在教學環節設計中,教師還應創新思路,有意識地讓小學生自主動手實踐,使其主動探究能力得到提高,進而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

(二)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氛圍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唯有積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而在興趣的驅使之下,學生的注意力便會全面集中,對于教師所設置的諸多問題都會懷抱熱情一一探索,甚至會“癡迷”于在語文“知識海洋”中遨游,如此一來課堂教學有效性才能夠得以保障。為學生創設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能夠強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實效性,充分展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由此可見,實現有效性教學離不開教師思路與觀念的創新,唯有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才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多元方法,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教學

在過去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的教學模式通常較為單一且枯燥,一般分為課文朗誦、段落大意分析、生字詞學習等環節,而這些教學活動的開展完全有教師主導,學生則處于被動吸收狀態,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于實現有效性教學而言有所阻滯。所以,在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師需要采取更為多元的方法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便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

(一)生活化教學法

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主要由文字承載,因此需要學生在具體學習中擁有一定的生活閱歷才能深刻理解。而小學階段的孩子由于年齡尚小,不管是生活經驗還是想象力方面都有所欠缺,造成語文學習的困難。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可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將生活中的實物融入到教材內容當中,抑或是將文章所言之情感滲透到學生能夠理解的生活感受,進而讓學生與文章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深化對文章的理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在講解《黃山奇石》相關內容時,對于文章所描述的事物小學生由于地域限制難以深刻感知,因此教師便可在課堂教學過程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石頭帶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從中找出有無與文章描述的相類似的石頭。如此一來,在實物與文字的結合之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得到極大激發,進而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實現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小組合作學習法

個人的力量有限,但團體的智慧是無限的,因此在針對小學生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應當適當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共同完成目標。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當遵從“組內分層、組際同質”的原則進行小組的合理劃分,在進行新知學習的過程中,可先進行小組預習,對于教師課前所提出的重難點問題進行集中探討[3]。而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基礎語文知識,還能鍛煉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比如,在講解《夜鶯的歌聲》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在課前提出“夜鶯是一種怎樣的動物?”、“文章中夜鶯的歌聲代表著什么?”等問題,然后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在小組長、記錄員、發言代表的分工合作下,對這些問題進行集中探討,通過各抒己見而達成共識,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獲得正確知識,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最大限度激發,疑惑也能就此消除,而經過了合作探究而了解的答案,會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記。

(三)多媒體教學法

隨著信息技術與現代教育相結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廣泛應用了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而在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下,能夠讓原本抽象、靜態的文字轉變為具象、動態的影像,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小學生的理解,這與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相符,有利于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作長久堅持才能體現實效。因此,身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立足于教材內容,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以創新思路與多元方法去開展教學活動。此外,教師還應在不斷的探索中進行經驗總結與不足反應,進而逐步形成一套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齊馳,張玉峰.淺談打造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8(33):49.

[2]周詩賢.新時代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J].考試周刊,2018(25):61.

[3]羅福明.淺析新課改下如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人生十六七,2018(05):25.

猜你喜歡
思路有效性小學語文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詞多造
換個思路巧填數
思路一變 輕松賺錢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