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主要可持續發展類型區的劃分及分布探析

2018-07-09 08:37楊文新王鑫
創新科技 2018年2期
關鍵詞:分布河南省

楊文新 王鑫

摘 要:通過對河南省可持續發展類型區的劃分及空間分布分析,總結出城鎮密集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敏感區等主要可持續發展類型區,根據不同的類型區的發展特征,從規范的角度制定相應的可持續發展標準及政策。

關鍵詞:河南??;發展類型區;劃分;分布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037(2018)2-8-3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gion types, including town concentrated area, maj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rea, ecological sensitive area and so on,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divis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gions in Henan Province. Then, releva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ndards and policies were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regions from a normative perspective.

Key words: Henan Province; development region types; division; distribution

1 發展類型區的概念和意義

發展類型區是指在發展狀態上具有相同或相近特征的地區的集合,就抽象概念上來說,是區域相似或相近發展特征的集中體現,它不是主觀的判斷,而是區域發展狀態的一種客觀反映。與國土面積全覆蓋的各類區劃所劃分出的區域不同,發展類型區是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劃分的若干主要特征相同但次要特征有異的特殊區域類型,它可以從屬于某種更高層次的區劃,也可以游離于區劃之外。一般來說,發展類型區不反映地區間的相互聯系,只反映不同地區在發展特征尤其是主要發展特征上的異同,因此它不一定是空間上連續的區域,而只是代表著某個區域類型。由于一個區域可以擁有一個以上較為顯著的發展特征,不同的發展類型區在劃分時甚至有可能是相互重疊的。發展類型區涵蓋了區域的主要發展特征,是特定區域的基礎背景,正因為如此,不同的區域可以視為某一種發展類型區與當地具體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的結合。研究發展類型區,探討其基本特征,是解決特定區域問題的重要前提。

區域實際上是各種發展類型區與不同的自然、人文背景在空間上的疊加,劃分發展類型區就是從區域角度研究可持續發展、協調人和自然關系的一個重要途徑。發展類型區是不同的區域發展特征的總結,其類型的劃分也依照著不同的標準,這些標準主要是根據不同類型區的發展方式和發展特征而確定的。如以城鎮生活為基礎背景,以工業、服務業為經濟主體,以資源、要素高度集約利用為特征的城鎮發展類型區;以農村生活為主要背景,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的各類農業開發類型區;以礦業開發為主要活動,需要在發展方式和生態保護方面重新調整的各類礦業開發類型區;以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較弱,生態環境對發展方式較為敏感、要求資源環境與發展相協調為特征的各類生態脆弱區和生態敏感區等,這些發展類型區,主題鮮明、特征各異,它們與不同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相組合,構成了豐富的區域發展景象。區域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區域的發展特征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區域發展條件的改善而有所變化,因此,對于一個特定區域來說,其從屬的發展類型區也會有所變化。如屬于農村發展類型區的區域會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逐步過渡到從屬于城鎮發展類型區的區域;某些生態環境基礎良好的區域會隨著內外影響因素的變化造成生態平衡被打破,成為生態脆弱區等[1]。

總的來看,發展類型區是區域的本底基礎,其對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選擇產生重要的影響,加強對不同類型區的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對它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估,總結其可持續發展模式,提出不同類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優化模型,強化典型區域的發展示范作用,是保證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2 發展類型區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2.1 發展類型區決定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發展類型區在區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背景作用,是區域最主要發展特征的體現,因而區域的發展必然會深深地打上發展類型區的印記,其發展也將圍繞著相應的發展類型區的基本特征來進行。以各類城鎮為例,盡管從規模、產業結構等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劃分方法,不同類型的城鎮也各具特色,但都屬于以人口、經濟、社會等要素在空間上高度集聚,以二、三產業為主要經濟活動的城鎮發展類型區的范疇。城鎮的一般特點是:人口集中,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活動活躍而頻繁,內外的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川流不息,能夠為其中的居民提供充足的物質文化設施和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等。其可持續性取決于土地利用、經濟社會發展、人口就業、能源利用、交通通信設施完善、防災減災備災等多個方面[2]。有鑒于此,城鎮發展類型區的可持續發展將圍繞著城鎮的基本特征和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進行,如城鎮經濟文化發展、城鎮發展空間的有效利用、居民生活與就業、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城鎮環境改善、社會協調等,每一個具體的城鎮都在這一個框架下依據自身的發展條件和發展階段確定可持續發展的重點。由此可見,發展類型區作為該類型區域一般發展特征的綜合體現,規定了該類區域的發展方向,決定了區域發展的內涵??沙掷m發展是建立在區域發展基礎之上的以人口、自然、經濟、社會、環境諸要素相互協調并進行良性循環的一種發展狀態,毫無疑問,其發展方式也會受到區域背景的影響和制約,不同的發展類型區對于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方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2 發展類型區是區域可持續發展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

區域的協調發展要求有相應的政策手段來進行調控,以往按照行政區為單元所進行的各類區劃或以產業領域為范圍制定財政政策和投資政策,往往針對性不夠,難以有效引導不同區域發揮優勢,也難以解決不同區域面臨的主要發展問題。而確定了區域所屬的發展類型區,根據不同類型區的發展特征,從規范的角度可以設定相應的可持續發展標準,在此基礎上,對照這一標準,可以得出對應于某一特定區域的發展類型區的可持續發展程度,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建立起引導區域發展的政策體系,包括區域布局政策、區域產業政策、區域投資政策、區域補償政策、區域管理政策、區域公共財政政策、區域金融政策等。必須指出的是:這些區域政策的實施必須主要通過配套相應的政策工具(手段)才能加以具體兌現和落實,因此,要在確定所屬發展類型區的基礎上,結合各地的具體條件,明確各個區域發展戰略、發展方向及其重點任務并具體配套相應的政策工具。

3 主要發展類型區的種類及劃分標準

按照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設想: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而轉變增長方式,積極推進城鎮化、工業化仍將是現階段和未來一個時期發展的重點。根據河南省區域可持續發展現狀和發展態勢,我們認為:城鎮密集區、農產品主產區和生態敏感區將在一個時期內作為河南省的主要發展類型區,對全省的可持續發展起到背景限制作用,對這些發展類型區的可持續性研究對于河南省和諧社會建設和省域可持續發展環境的改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

城鎮密集區作為工業化、城鎮化的載體和未來主要的人口集聚區,其本身對于可持續發展有著明確的要求,需要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要為居住在其中的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人居環境。農產品主產區作為河南農村的原型,曾為河南省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目前這類區域普遍存在著農民收入低下和經濟積累薄弱問題,急需在增強自身實力、實現良性發展循環方面有所突破。生態敏感區是指那些對區域總體生態環境起決定性作用的大型生態要素和生態實體,其保護、生長、發育的好壞對于全省生態平衡的維持起著關鍵的穩定作用,在其發展過程中,生態約束是應該關注的重點,一旦這些敏感區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河南省目前還比較脆弱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的平衡關系被打破,其恢復和良性發展循環的建立將會是一個漫長且成本巨大的過程。這些地區都是未來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與熱點,對全省的可持續發展來說也極為重要,它們之間可持續發展的側重也有所不同。城鎮密集區的可持續發展重點在于應遵循建設資源持續利用、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經濟產業持續增長和城鎮社會和諧發展的原則,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鎮建設;農產品主產區的可持續發展重點應集中在農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農村勞動力轉移、經濟轉型和良性發展循環建立等方面。生態敏感區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在于可持續的資源開發利用體系的建立以及生態保持與恢復。

4 主要發展類型區的空間分布

4.1 城鎮密集區

按照中原經濟區建設發展設想,未來河南省城鎮化的重點是:首先要加快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設。切實加強對中原城市群建設發展的引導,統籌規劃建設各城市間的高速公路、市際快速軌道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增強城市群的經濟實力和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使中原城市群發展成為中部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城鎮密集區,成為全省改革開放、東引西進的重要載體。其次要大力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4]。加快省轄市和重點縣級市的發展,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擴大規模,完善功能,壯大經濟實力,增強輻射帶動和服務能力,使其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最后是積極發展小城鎮。省定重點鎮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適當增加,壯大規模,提高建設水平。集中發展一批具有潛力的建制鎮,引導鄉鎮企業和面向農村的服務業向城鎮發展,逐步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生產和居民生活條件,提高小城鎮發展質量。據此,未來河南省城鎮密集區將在現有基礎上范圍有所擴大,其中中原城市群地區將會是河南省主要的城鎮化區域,外圍地區的中心城市和縣域經濟較為發達的縣市城鎮化水平也將有很大提高。具體分布上與國家和省主體功能區劃中的重點開發地區相吻合,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范圍包括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新鄉、焦作、許昌、漯河、三門峽等9個省轄市市區,以及所轄的12個縣(市)和濟源市、鞏義市。整區域劃為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的縣(市)為:鄭州市的新鄭市、滎陽市、新密市、中牟縣,開封市的開封縣,洛陽市的偃師市、伊川縣,平頂山市的寶豐縣,新鄉市的新鄉縣,焦作市的沁陽市,許昌市的長葛市、許昌縣,以及省直管縣(市)鞏義市。省級重點開發區域范圍為重要產業帶結點城市(包括縣城),呈點狀分布、局部相連特征。包括安陽、濮陽、鶴壁、南陽、商丘、周口、駐馬店等7個省轄市市區和信陽市平橋區,17個位于重要產業帶發展條件較好的縣(市)或省轄市近郊縣(市)以及省直管縣(市),國家農產品主產區和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縣城關鎮、少數建制鎮鎮區以及產業集聚區。整區域劃為省級重點開發區域的縣(市)為:鄭州市的登封市,開封市的尉氏縣,洛陽市的孟津縣,焦作市的孟州市,安陽市的安陽縣,新鄉市的衛輝市,濮陽市的濮陽縣,三門峽市的義馬市、陜縣,南陽市的鎮平縣,周口市的項城市,駐馬店市的遂平縣,以及省直管縣(市)蘭考縣、汝州市、長垣縣、永城市、固始縣。

4.2 農產品主產區

河南省土地類型構成中,平原面積9.3萬平方千米,占55.5%;丘陵面積2.96萬平方千米,占17.8%;山地面積4.44萬平方千米,占26.6%。根據有關部門對土地資源的適宜性評價,宜農耕面積約占總面積的60%以上,目前河南省糧食總產量占到全國的10%左右。農產品主產區是指以提供農產品為主體功能,承擔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重要任務的農業地區,與主體功能區劃基本吻合,具體包括黃淮海平原、南陽盆地和豫西山丘區的66個國家級農產品主產縣。

4.3 生態敏感區

生態敏感性是指區內生態系統對各種自然和人類活動干擾的敏感程度。對區域總體生態環境起決定性作用的大型生態要素和生態實體來說,不同的環境因子對其保護、生長、發育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因而對于不同的影響因子而言,生態敏感區的范圍也有所不同,但主要分布在豫北太行山、豫西伏牛山、豫南大別山等區域,東部農區也有分布。

根據河南省生態系統特征和生態環境主要影響因子,參照河南省環保局所做的“河南省生態功能區劃”和河南省地質學會所做的“河南省生態環境遙感綜合調查與評價總結報告”,我們選擇土壤侵蝕、酸雨、風沙、水環境和地質災害、水資源脅迫性等進行生態過程敏感性評價。綜合來看,河南省生態敏感區主要分布在豫西北太行—王屋山區、豫西伏牛山區、豫南桐柏—大別山區,豫西北、豫西、豫南山區屬中淺山丘陵地區、森林覆蓋狀況較好,是河南省中東部平原人口稠密區域的主要生態屏障,但對地質災害、土壤侵蝕、酸雨破壞等十分敏感,一旦出現生態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全省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達良俊,李麗娜,李萬蓮,等.城市生態敏感區定義、類型與應用實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97-103.

[2] 常儷.中原城市群建設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0.

[3] 郜國玉.河南省生態功能區劃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5.

[4] 何臣局.湖南農業與農村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4.

猜你喜歡
分布河南省
河南省體育館近年承辦的主要賽事
河南省體育館近年承辦的主要賽事
河南省周口市檢察院依法對王宏景涉嫌受賄案移送審查起訴
河南省周口市檢察院依法對魯軼涉嫌受賄、濫用職權案移送審查起訴
大葉千斤拔活性成分分布及積累動態
28例醫療糾紛起訴案件特點分析
“一帶一路”沿線直接投資分布與挑戰應對
試論棋例裁決難點
杞人憂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