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文明旅游內化于心?

2018-07-12 11:07燕山大學文法學院066004
大眾文藝 2018年20期
關鍵詞:景區素質文明

(燕山大學文法學院066004)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于8月22日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旅游經濟主要數據報告”。據報道,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數和國內旅游分別達到28.26億人次和2.45萬億人民幣。同比增幅為11.4%和12.5%,收入實現了雙增長。然而,在強大的消費水平背后,經常會發現各種不文明現象。例如,景區內隨意攀爬、腳踩丹霞、亂寫亂畫、拋丟垃圾、宗教場所嬉戲玩鬧等。游客的文明素質狀況影響著一個國家的整體形象,也影響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旅游客的文明素質嚴重不符合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繁榮局面,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中國已經公布了關于游客不文明旅游行為的相關法律,但為什么不文明行為屢禁不止?這個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和反思。

一、不文明旅游行為的表現及危害

1.公共設施方面

隨著國人出游次數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不文明現象進入大眾視野。我們經常在網絡上、電視和報紙上看到游客人為破壞景區阻擋設施和標志,為了多拍一些照片,不顧工作人員及其他游客的提示,翻越防護欄,進到內部保護區地表拍照,嚴重影響景區秩序以及危及游客人身安全。不文明行為還發生在國外,埃及神廟刻畫、弄倒曼谷大皇宮柵欄等行為引起了不少國家和地區人們的不滿,致使國外一些景區和服務設施不對中國人開放,形成了國別歧視。文明旅游關乎到國人的素質,也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奥糜握叩姆N種不文明陋習不僅損害了他人享有旅游資源的權利,還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海外形象,也讓中國國家和地區蒙羞?!?/p>

2.生態環境方面

盡管每個景區都提倡游客要文明出行、不踐踏草坪、不亂丟垃圾等,但是由于游客缺乏保護環境意識,經常在享受大自然所帶來美景之后,忽略保護生態環境的義務。以不久前發生的“女游客腳踩丹霞地貌拍照”為例,丹霞地貌是在侏羅紀的白堊紀時期形成的,具有上億年的歷史,就像古化石一般。一游客執意翻越棧道護欄,站在保護區內拍照,這一自私行為,致使保護區遭到破壞。游客渴望欣賞美麗的風景無錯,殊不知丹霞地貌屬不可再生資源,只一個腳印就需近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恢復。游客不文明行為,不僅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景區可持續發展,更是給本來已經受到風霜洗禮的景區帶來更大損傷,致使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3.自身安全方面

游客出行應將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隨著越來越多的公民出行游玩,人身事故的數量也逐漸增多。由于游客自身安全防護意識不足,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在不遵守景區安全法規、不聽從專業人員指導的情況下,為尋求刺激而參加高危項目,引發一系列問題。例如,一名香港籍男子在菲律賓潛水期間被船槳擊中當場死亡;另有5名游客在甘肅赴泰國旅游團游玩期間,在沒有穿救生衣情況下擅自下海游泳而發生意外。每年游客在游覽、乘車、購物、就餐、住宿等方面,不遵守安全提示、挑戰規則而引發的事故不計其數。游客應該反思自身,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為自己的生命護航。

二、不文明旅游行為的原因

1.道德情感缺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制建設成效顯著,但是倫理道德建設長期受到忽視,致使道德情感缺失,這包括道德信仰危機、道德原則缺失、道德底線失守等。游客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在自身和外界因素的驅使下,價值觀發生偏離,出現道德滑坡現象。再加上對地方法律和當地習俗不熟悉,盡管有明確標語或者工作人員的勸阻,也容易使道德認知受阻,弱化道德情感而出現不文明行為。因此,為了保護旅游相關人群的利益,有必要提高游客道德和情感認識,并減少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2.法律法規建設的遲效性

目前,旅游行業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旅游管理者的通用法律制度和針對旅游行業行為主體規范的專門性法律。盡管我國旅游行業相關法律法規一直在不斷修訂完善,但是在旅游行業管理者和游客旅游行為方面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法律作用是有限的。有些法律條款規定沒有具體的界限,相關部門在實施過程中就會出現可操作性不強的情況,導致了現行法律法規根本無法徹底懲治違法行為,甚至還助長其囂張氣焰。因此,有必要填補旅游法律法規相關制度存在的空白,保護公民文明旅游。

3.游客自身安全意識淡薄

近年來,針對頻頻出現的游客安全事故問題,我們國家已經采取積極有效措施,但是依然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一方面,游客安全意識薄弱。隨著自駕游、散團、驢友團等多種旅游形式的蓬勃發展,人們開始以更加自由、靈活、便捷的方式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然而,這種類型的旅行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多隱患。另一方面,我國旅游業發展時間并不太長,在人員配備和基礎設施方面存在不少隱患,許多游客為尋求刺激而忽略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導致諸多悲劇發生。因此,有必要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識,盡量減少游客的安全隱患,保護游客人身安全。

三、 提升游客文明素質的對策

1.注重培養公民的恥感教育

恥感是一種重要情感表征,它以善為特征,是人類高級的道德情感,是中華倫理文化的重要范疇,是人類道德生活的一道防線。恥感教育往往是在青春期形成的,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已經有了基本的道德認知和道德判斷。因此有必要加強對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傳統恥感教育。人有“恥”方可教,知“恥”是做人最起碼的標準。羞恥是激發心良知的最基本和最道德的力量。正如朱熹所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币粋€人一旦有了羞恥之心,他就會因為自己的可恥行為而感到尷尬,并及時改正它,以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2.提升游客文明素質

文明素質提升與一個人的所生活的環境、文化程度、教養程度和公德意識等有關。首先,道德外灌。見賢思齊,擇善而從??茖W的“外灌”一些新理念、新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等,去喚醒游客內心的良知。將人們置身于良好的道德環境中,就會使其不良陋習得到約束。其次,政府通過宣傳教育提升游客文明素質,比如在景區門口播放公益廣告、設置引人注目的標牌語、張貼個性化的宣傳畫等,使游客在進入景區之前獲得有關文明旅行的提示和教育。最后,完善景區服務,這要求旅游企業和管理部門以身作則,發揮窗口作用,為景區提供科學、合理的便民服務。環境育人,環境約束人。在良好的旅游環境給游客帶來愉悅感受的同時,使游客自覺規范自身行為,提高文明素質,促進旅游業健康發展。

3、健全全社會監督機制

健全全社會監督機制,包括完善法律監督機制、加強政府監管力度和發揮新聞媒體監督機制等?!凹訌娐糜螛藴驶芾?,建立標準化與科技創新協同機制?!蓖ㄟ^加強法制建設,樹立法制觀念,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同時,加大對不文明行為處罰力度,從經濟上約束游客的不文明行為。近年來出現的旅游不文明現象,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和政府的監管不力。必須對政府部門機構進行改革,在出現問題時能夠追根溯源,實現對旅游不文明行為的有效監督。新聞媒體監督是旅游是否文明的信息紕漏者,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如實報道,使公眾對其行為有一定了解,在公眾輿論壓力下,不文明行為以及引發的問題得到及時糾正和解決。

共同努力提高旅游文明的質量,使文明成為一種習慣。既需要旅游企業、管理部門提供便民服務,也需要政府部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全監督體制,更需要游客提升自身文明素質、文明意識。結束不文明旅游習慣,讓文明旅游內化于心。

猜你喜歡
景區素質文明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請文明演繹
云南發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區擬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漫說文明
『摘牌』
“摘牌”
某景區留念
公關攝影師必備素質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