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保險購買原則

2018-07-13 22:45張玉濤
理財·市場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件數家庭成員王先生

張玉濤

是否買了健康險就高枕無憂了?一起理賠案例引人思索。

浙江的王先生于2017年5月被查出患肝右葉癌,新華保險浙江分公司立即查勘理賠了50萬元。王先生今年35歲,以物流運輸為主業,是家里唯一的經濟支柱,兒子今年5歲,父母都已經年邁。理賠人員回訪得知,拿到這50萬元,王先生并沒有更多的欣喜,而是陷入激烈的思想斗爭中。如果花了這50萬元,有可能人財兩空;如果放棄治療,把理賠金留給家人,能保證全家人未來至少5年安穩的生活。放棄治療,王先生內心不甘,他還沒有看著兒子長大成人,還沒有完成贍養父母的責任。但是面對愁容滿面、日漸蒼老的父母,面對天真無邪的兒子,王先生最終決定,把50萬元留給家人。半年后,王先生帶著遺憾走了。

這絕非個案,相信有更多的重大疾病患者,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和被拖累、拖垮的家人,被迫放棄自己的生命,還有很多患者家屬,內心無比悲痛地在放棄治療聲明書上簽字。重大疾病摧毀了太多幸福的家庭。我們不禁要深思:我們買的健康險真的有用、管用、夠用嗎?我們真的會買健康險嗎?

顧此失彼的健康險

通過對大多數家庭的健康保險整理分析后發現,大部分健康保險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保障責任不全面、保險額度不足、家庭成員保障不全等三方面。

保得不全。如果把重大疾病所需花費比做一座冰山,那么醫療費用只是海面上的小部分,而對家庭傷害更大的,則是更多的康復費用及收入損失等,這正是經常被我們所忽略的、潛藏在水面下的龐然大物。遭遇重大疾病,首先要有社保報銷醫療費用,社保不能報銷的自費項目需要患者承擔,但因為商業醫療保險的缺失,很多家庭不得不自掏腰包。其次,沒有考慮因病帶來的收入損失、康復療養支出等,導致家庭陷入經濟危機。

保得不夠。根據新華保險公司2017年的理賠數據,重大疾病理賠金在5萬元以下的理賠件數占到總理賠件數的53%,而理賠金額在50萬元以上的理賠件數僅占總理賠件數的0.4%。由此可以看出,絕大多數投保人保險額度不夠。未來,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醫療費用會逐年上漲,未來的醫療費用缺口會越來越大。

只保家里部分人?,F實中,很多家長疼愛孩子,先給孩子上保險,家長自己卻沒有任何保險。也有人受傳統保險規劃觀念的影響,認為優先給家庭經濟支柱上保險,孩子可暫不予考慮。家庭成員若不全面覆蓋保險保障,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三全”原則保安心

正是認識到保險規劃中的不足,“三全”保險理念正得到越來越多投保人的認同,并用于指導自己的保險規劃。所謂“三全”保險,就是全面+全額+全家的保險理念,也是真正讓健康保險用得上、管用、夠用的保險規劃原則。

全面原則是指保障責任要全面,主要解決險種賠付不全的問題,要做“全險”。從產品形態上來看,以重疾險或者壽險為主險附加醫療、意外、津貼、高額醫療等為產品組合,涵蓋報銷型、補貼型以及給付型三種產品類型。在保險責任上,以滿足被保險人最終理賠時的需求為目標,既要有醫療費用的報銷、住院帶來的誤工損失及陪護費的補貼,還要有對身故、重疾、意外進行的大額現金給付等。全面的保障,確保被保險人在健康風險出現時,無任何后顧之憂,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險。

全額原則是指保險保障的力度要強,主要是解決重疾后三筆費用的問題。醫療費用是第一筆費用,例如癌癥治療費一般在12萬~50萬元;第二筆費用為康復費用,康復費的多少決定了患者未來擁有怎樣的生活品質;第三筆費用為收入損失費,一場重疾一般會帶來至少5年的收入中斷,這筆收入損失直接影響家庭的生活質量。三筆費用加起來,對于普通中產家庭而言,100萬元以上的保額才安心。

全家原則是指家庭成員要整體保障,主要解決家庭成員保障不全的問題。以家庭為一個單位整體建立完善的保險保障,家庭成員一個都不能少。普通工薪階層以消費型保障保險為主,以較少的保費換取大保額的保障,保證全家人都享有健康保障。中產階層要以終身保障型產品為主,提高消費型保障保險的比重,家庭經濟支柱配置足額的保險。富裕家庭要做足額保險,要為全家人做足額保險保障。在直系親屬完善保險保障后,再推動家族整體完善保險保障。

保險規劃要“三全”

保險規劃要著眼于未來,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會讓人們面對重疾有更多的選擇,同時也意味著醫療成本大幅提升。例如癌癥治療,普通的手術加放化療的治療方式,目前的治療費用在30萬元左右,這種治療副作用大,5年生存率低;而靶向治療是一種新型的放射治療,無手術風險,而且副作用小,治療效果好,預計總的醫療費用接近100萬元;目前,質子重離子治療逐步走進人們的視線,這種治療的效果是普通放化療的2倍以上,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80%以上,預計治療費用在100萬元以上。

面對以上三種治療方案,如果不考慮經濟因素,我們會選擇哪一種呢?足額的醫療金意味著更好的醫療效果及更多的生存機會!在保險規劃中堅持“三全”原則,會讓我們更有底氣應對未來的健康風險。

如何堅持“三全”原則進行保險規劃呢?我們以一名月收入在8000元的35歲男性為例,規劃保險方案進行說明。

首先,通過費用計算來確定保險金額,要保證保額解決三筆費用。重大疾病醫療費用一般在30萬元,病種不同費用有差別;康復要5年的時間,假如每天花費100元,一年就要3.6萬元,5年就要18萬元;收入損失費用的計算,5年收入損失為8000×12×5=48萬元。三筆合計為96萬元,百萬保額才能使人安心。

其次,險種搭配要合理,保險責任涵蓋全面,比如重疾+零免賠醫療+百萬醫療+意外身故,若被保險人罹患重疾,首先能在零免賠的基礎上報銷醫療費用,最高可以報銷400萬元醫療費用,讓被保險人醫療無憂,同時還有50萬元的現金給付,可做康復費用,彌補收入損失。若發生身故,更有高額的理賠金給付家人,讓人生責任得以體現。

最后,要家庭整體考慮,并根據家庭經濟變化等調整保險規劃。要保證家庭每一個成員都擁有健康保險,可以根據家庭經濟狀況調整保險組合,在經濟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優先考慮保費較低的消費型健康保險,先擁有基礎性的醫療費用保障,經濟條件允許時,再考慮提升保險額度,增加現金給付型的重大疾病保險比重,使保險方案滿足保障需求。

猜你喜歡
件數家庭成員王先生
不速之客
2021年天貓618預售爆款大搜羅
身體傳送帶
你熟悉“成長經典”嗎
中國企業在日本商標注冊申請3年增長5倍多
“分數”化“比”化難為易
尋狗啟事
幸福的家庭
見鬼了
見鬼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