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角色設計之演變

2018-07-13 08:50上海視覺藝術學院201620
大眾文藝 2018年24期
關鍵詞:藝術作品科幻設計師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201620)

在人類的藝術長河里,科幻作為非常重要的藝術門類,衍生出了許多子類型的藝術作品,如科幻小說、電影、動畫、游戲等??苹眯≌f為其他類型的科幻藝術提供了概念與思辨內核,而其他的藝術門類(電影、動畫、游戲等)則起到了將文字轉化為具象圖形的功能,這些可視化的內容令科幻文化更廣泛的被大眾熟知、接受。而在這些作品里,往往會出現大量的現實中不存在的科幻造型,如角色、武器道具、載具、場景等,這些琳瑯滿目精彩繽紛的科幻造型不僅飽含著設計它們的藝術家的技藝與智慧,也讓廣大消費者充分的了解到了科幻藝術的魅力。而科幻人物角色,作為科幻藝術作品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便成為了科幻愛好者心中最喜歡了解的話題。最本文將結合人類史上著名的科幻藝術作品中的角色設計,來與大家探討科幻角色的發展演變與設計思路。

縱觀整個人類的科幻藝術作品的發展,日本、美國是在此方面比較領先,并占據主導地位的。二者作為當之無愧的科幻文化大國,誕生過非常多的著名科幻藝術作品,也有著許多經典的角色形象。但是,在最早歐美的科幻可視化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其角色造型普遍偏于簡單,構成過于基礎,缺少細節,這是由于當時的工業技術條件與藝術家在科幻藝術題材中的視覺經驗缺失所導致的。如星球大戰中的經典反派角色“風暴突擊兵”與“達斯維達大君”,其身上缺乏細節,多為簡易的黑色或白色的貼身鎧甲,結合經過設計而產生的經典頭盔(該頭盔很大程度上借鑒了一戰、二戰時期納粹德國軍人所使用的鋼盔造型)所組合而成,為了體現出更多的科技感,某些角色,如達斯維達,設計師會在其胸口處加上一塊計算機的線路板,來體現出他的鎧甲的機械功能,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塊電路板給人感覺非常的陳舊、過時。為什么呢?是因為這塊電路板,是從70年代的電腦等電子設備上取下來的。雖然現在看覺得有點low,但在當時的觀眾眼里,這非常的酷,因為這個圖形是當年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的縮影。這也不難看出,許多科幻造型,都是從現實中提取設計元素與視覺經驗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所使用的科技用品造型也變得愈發超前、精密,因此,大眾的審美也會隨之不斷的發生變化。在精密這一要點上,日本的科幻藝術家是最早這么做的,也是做的最為優秀的。從最早的《鐵人28號》、《鐵壁阿童木》,到后來廣為人知的《機動戰士高達》、《宇宙騎士》、《超時空要塞》系列等,這些科幻藝術作品都讓觀眾體會到了日本的科幻視覺設計師對于“人形”這一設計構成思路的癡迷。這些作品中大部分的角色,亦或是角色所搭乘的機甲,其構成,基本都是基于寫實的人體結構來進行夸張、變形演變而來。如《高達》系列中的機械造型,我們能很明顯的看出,其結構體征表現出了大量的人體肌肉結構美學,如肩甲代表著三角肌的凸起、小腿裝甲的弧度代表著人體小腿上比目魚肌、腓腸肌的結構起伏。盡管日本的設計師在“純人形結構變形”這一設計領域有著非常大的建樹,但倘若所有的作品全都給人相同的觀感,就會變得乏味。這樣就需要其他構成領域的嘗試,如在歐美非常普遍的獸類構成。當然,僅有這些基礎構成元素的話,整體還是會看上去非常的簡單、乏味,屆時,日本便發明了將“工業切割細節造型”與“傳統人形構成”結合的方式,來豐富其設計造型的信息密度。如著名電子游戲《合金裝備》系列的角色設計,我們可以到,在該角色身上的任意一片設計區塊(如肩甲、護膝、護脛)里,都有著大量的工業設計元素,如警示用圖案、功能性字體、條形碼等,亦或是這幾者的結合,來對該區域的視覺信息量進行補足。這種設計手法一經發現被廣泛運用,出現在了現階段絕大部分的科幻藝術作品的角色設計之中。

除此之外,大量的點綴元素也被廣泛運用,如工業刻線、焊接用鉚釘、閥門、旋鈕等,大量的這些具有立體轉折的、具有一定功能的點綴元素,被添加到了角色設計區塊的邊角區域,用來豐富其設計細節,讓其看上去更加的精密。

這樣的手法創作出來的科幻角色,既有著科幻變形的美感,也有著極強的工業造型的設計感,很快便擁有了大量的粉絲群體。而這種設計思路,也被歐美地區的設計師所發現,并用來改善自身的設計,這便誕生了歐美次世代風格的科幻角色設計,如游戲作品《聲名狼藉:次子》、《使命召喚:高級戰爭》、《使命召喚:無盡戰爭》等;電影作品《第九區》、《極樂空間》等,均大量使用了日美結合的設計方法,既有著形式感極強的構成語言,也有著細節量豐富的日式點綴構成,給觀者帶來了非常強烈與舒適的視覺體驗。

我國的科幻藝術雖然起步較晚,但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知識的學習變得非常容易。只要有一顆熱愛科幻藝術的熾熱的心,取得比肩、甚至是超越歐美設計師的成就,只是取決于自身的學習方法與努力程度。因此,近年來國內誕生了大量優秀的科幻概念設計師,如楊溢、鄭恒等,他們設計的科幻人物形象,與歐美、日本的作品相較而言,毫不遜色。在電影、游戲等方面,未發布的《明日戰記》、《流浪地球》、《邊境計劃》等作品中的角色設計,均體現出了國際級的視覺水準。雖然國內的科幻設計師們都是師從美日來表達自己的思路,但我們完全可以相信,在未來不遠的某一天,科幻藝術在中國興盛的時代,這些飽含智慧的中國設計師,會設計出富含中國特色的、具有超一流構成感與設計感的科幻角色形象,來讓全世界對中國的科幻藝術刮目相待。

猜你喜歡
藝術作品科幻設計師
在科幻的天空自由翱翔
怎樣寫科幻故事
我是小小設計師
創意設計師
五彩繽紛的藝術作品
何晉渭藝術作品
張杰藝術作品
陶瓷藝術作品
科幻畫工廠
天才設計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