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助孩子成長沒有捷徑可走

2018-07-17 19:30韓浩月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2018年16期
關鍵詞:效仿唐山旅行

韓浩月

河北唐山的一位父親,在女兒4歲時便一起開始了一趟環游全國的騎行,歷時兩年。騎行的動機之一是,發現女兒兩歲多時上幼兒園竟然有了攀比心理。而騎行的收獲是,體弱的女兒變得“非常好”,人也越來越獨立了。

盡管這是一件令不少網友覺得羨慕的事情,但不得不說,它的美好表象遮掩不住它的“極端”性質。首先,通過長達兩年的騎行,來改變幼兒的攀比心理,以及騎行可以讓體弱的女兒身體變強、人變獨立,這中間不存在必然的邏輯關系。同時,孩子的身心得到鍛煉,騎行并不是最好的辦法,反而充滿了未知的風險。

自行車騎行不比自駕出行的舒適,更沒有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在諸多旅行方式中,自行車騎行恐怕是風險性最大的一種,暴露在陌生的、沒有更多保護的交通環境下,承受風吹日曬等不確定的自然環境,每天要面對與汽車爭奪路權的壓力……這需要父親極為縝密的考慮,才能保護孩子安全地走完全程??扇绻@位父親具備這么好的耐心,他完全可以在家庭以及所生活城市的周邊,完成對孩子的教育,相信效果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騎行兩年,必有得失,新聞只報道了好的一面,對于騎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卻沒有提及。比起這位父親談論收獲,人們更應當知道,他與孩子在旅行中遇到的艱辛以及處理措施,這樣有助于那些躍躍欲試的家長考慮效仿的可行性。即便沒有得到這些信息,相信絕大多數家長哪怕稍微深入想一想都會打退堂鼓,因為在常識面前,帶孩子冒險,實在沒有必要。

唐山這位父親的做法,容易讓人想起主持人樂嘉帶4歲女兒暴走荒漠,導致其女兒皮膚被曬紅腫引起的爭議,很多網友認為這種“虎爸教育”并不可取。心理學專家也認為,類似“逆境教育”其實是在損害孩子追求幸福和快樂的能力。即便贊同樂嘉做法的人,也覺得教育孩子應該區別個體差異,其他家長不必效仿。

唐山這位父親帶女兒騎行之所以能成為新聞,有兩個數字上的噱頭,一是“四歲”的女孩,二是“兩年”的時間,這兩個數字構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令人感嘆。而感嘆的產生,恐怕也是家長們的教育焦慮引起的,只有在普遍的教育焦慮得不到疏解的狀況下,大家才會把視線放到那些極端案例上,試圖從中尋找“靈感”,找到幫助孩子成長的另類路徑。

孩子完整的童年,需要父愛母愛,需要呵護陪伴,同時也少不了童年玩伴以及對社會生活的適度參與,“極端”的教育做法,貌似讓孩子有了暫時的收獲,但從長遠看,未必是好事。也許,人們應該學會對類似新聞保持淡定,這樣的“故事”,還是少一點為好。(編輯:于智博)

猜你喜歡
效仿唐山旅行
隨著橋梁重新開放,而全球效仿者層出不窮,加拿大卡車司機運動將何去何從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唐山分行
我想效仿一棵樹
唐山香酥饹馇圈
真正值得你效仿的東西
王大根
把唐山打造成為國家級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當變裝成為潮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