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速公路PPP項目的風險因素分析

2018-07-18 17:52裴萌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風險成因風險因素

裴萌

【摘 要】PPP模式一種公私合作的關系模式,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應用以來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交通方面對于高速公路的需求越來越大,使得高速公路PPP項目成為我國一種十分典型的公私合營模式。高速公路以ppp模式建設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國家財政資金有限,獨自承擔高速公路建設資金有些困難;另一方面,私營企業資金一般比較充裕,也都愿意尋求更好的投資途徑和渠道。公私合營PPP模式同時滿足了以上兩點需求,但同時也存在許多風險,故研究其風險特征、風險成因對以后的PPP項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速公路PPP項目;風險因素;風險成因

一、高速公路PPP項目風險特征

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發展的特定時期,僅憑國家財政收入無法持續承擔高速公路建設管理的巨大投資,高速公路PPP項目由此產生。該項目具有投資額巨大、合同周期長、投資回報落后、合約不完備的特點。除了PPP模式的自有風險,高速公路PPP項目還有它自己的風險特征,比如,私營資本投入重視的是項目的投入產出,而項目在特許經營滿后將移交給政府,所以私營企業只在特許期內共擔項目風險。另外,高速公路PPP項目的風險貫穿存在于項目決策、建設和運營階段,運營期的交通流量也會對其風險造成影響。

二、高速公路PPP模式風險因素

高速公路ppp模式的風險包括兩個方面: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可分為政治風險、經濟環境風險和不可抗力風險,其中政治風險包括政策、法律及獲準風險;經濟環境風險包括利率、匯率和通貨膨脹風險。非系統風險可分為工程建設風險、經營管理風險和市場風險,其中工程建設風險包括原材料風險、工程質量風險和違約風險;經營管理風險包括運營不善風險、養護技術風險等管理引發的風險;市場風險包括收費價格風險、競爭性風險和交通流量風險。

三、高速公路PPP項目風險成因分析

(一)系統風險

1.政治風險

高速公路PPP項目的政治風險主要有:高速公路政策變化頻繁,如改變高速公路收費方式、對高速公路收費標準進行調整;執行力欠缺導致不能按時開發、建設和經營許可;監管力度不夠導致政府腐??;政府對土地政策、環境保護以及稅收政策作出調整等。政治風險具體可分為:

①政策風險。由于地區發展政策、環境保護政策、收費價格政策、項目回購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土地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變動,使高速公路 PPP項目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不穩定,有可能導致預期收益減少。

②法律風險。法律法規的更新變化,可能使現有PPP項目的法律效力變低,或者與新法之間存在某些沖突,使得合同可操作性變差,原合同合法性變動會動搖整個合同的基石,導致投資者收益降低。

③獲準風險。在政府的執行層面有可能由于官僚作風和缺乏PPP 的運作經驗等問題造成程序不規范,使得土地取得及項目審批時間延長、成本高,導致項目建設工期延遲、前期準備成本增加,還可能影響特許經營期。

2.經濟環境風險

①利率風險。高速公路PPP項目中,私營方投入的資金有一些來自于貸款,利率波動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成本和收益。PPP項目的貸款銀行一般以某種浮動利率作為基數,加上一個利差作為貸款利率,以規避風險。

②匯率風險。PPP項目在進行財務分析時會涉及到各種財務指標的計算,如內部收益率、股本回報率等等,而這些計算都是基于設定的匯率和貼現率的,所以匯率波動會對項目財務分析產生影響。同時,進口設備的價格也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從而影響項目的造價、實際收益和償債能力。

③通貨膨脹風險。通貨膨脹會使工程成本上升,收費價格上漲,公眾可能會由此繞路而行,導致車流量下降。另一種情況是收費站為了維持車流量而降低收費價格,則會減少項目收益。

3.不可抗力風險。不可抗力風險是指項目因發生了人無法預見、避免和克服的自然災害或社會事件而造成損失的風險,高速公路項目由于其建設和運營周期長、并且施工地質條件復雜的特點,受自然事件影響的概率比較大,風險相對較高。

(二)非系統風險

1.工程建設風險

①原材料風險。項目建設時間長,期間原材料價值以及土地使用成本都有可能增加,勞務成本也會由于持續時間久而有浮動增加,建設中對不良地質的勘察不準確,都可能導致成本超支。

②工程質量風險。在設計和施工層面有可能發生技術風險,在建設過程中團隊和設備不到位、外界環境變化等也會帶來風險。工程質量風險會導致工程某些部份返工,增加建設成本,延長建設工期,影響運營維護;如果工程質量不達標,則會在未來影響項目的驗收以及運營。

③違約風險。違約風險體現在兩個方面,即政府違約和承包商違約。項目各股東之間因利益原因發生沖突或其他重大變故導致私人投資者發生變動,甚至中途退出項目投資,將會影響整個項目的正常建設和運營;政府違約風險發生情況較低,但也存在政策變更而導致的合同違約。

2.經營管理風險

①運營不善風險。高速公路的運營方式主要有高速公路通行費管理、路政管理、道路養護、監控通訊維護、服務區管理和綜合開發等。在經營過程中,私營部門運營管理人員的素質、運營政策的執行程度、運營期間的管理模式都會影響高速公路運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從而發生公路使用效率低、維護費用高、安全事故頻發等問題,從而產生項目運營不善風險,降低項目收益。

②養護技術風險。在高速公路養護方面,我國的養護技術不夠先進、養護技術人員從業率低且能力不足等現象會導致養護技術風險發生,導致高速公路質量下降、養護費用增加、行車舒適度降低,還可能因路面維修致使行車擁堵,間接導致交通流量減少,無法達到項目預期收益。

③管理引發的風險。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和竣工以后的運營中,如果組織管理不妥當,可能會產生不同種類的風險,造成經濟損失,主要包括監理監管狀況、項目質量情況、財務情況、組織方面等。如果項目在建設階段或者投入運營以后,出現安全事故,造成經濟方面的損失,也屬于一類管理風險。如果管理者能力有限,經驗不足,業務水平不足,則無法對潛在的風險進行評估和規避。

3.市場風險

①收費價格風險。高速公路PPP項目制定收費標準時,政府部門會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干涉,而私營部門在運營過程中無法像政府一樣掌握準確的交通信息,所以收費價格可能會過高或過低,價格彈性空間不精確,導致用戶或政府不能定時定量的繳納費用,從而導致項目公司的運營收入不如預期水平,項目收益下降,甚至可能導致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難以收回。

②競爭性風險。競爭性風險一般由于市場上存在相似產品而引發,在公共交通領域,同一地區可能存在其他平行公路或現有公司改造升級,引起的交通流量的競爭。因此高速公路運營情況除受其本身的通車能力限制外,還受到平行公路或者其他交通設施等相似產品的影響,并取決于道路通行者對收費標準和道路通行條件的比較,從而影響通行費收入。

③交通流量風險。競爭性風險會造成一定的交通流量風險,但除此以外,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變動、法律法規調整、社會環境變化、交通方式多樣化等因素也會導致的公眾對高速公路需求減少,使交通流量低于預期流量,投資者無法獲得預期收益。

【參考文獻】

[1]賈麗,徐振宇.在養老服務業中推廣應用PPP模式的風險與收益分配分析[J].科技和產業,2014(11).

[2]郭健.公路基礎設施PPP項目交通量風險分擔策略研究[J].管理評論,2013(07).

猜你喜歡
風險成因風險因素
戶外俱樂部活動的風險因素識別與分析
民間金融風險成因及防范對策
醫院審計管理環境建設的現狀及改進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