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大數據時代金融機構的安全保障義務與金融數據的資源配置

2018-07-18 17:52譚穎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金融機構

譚穎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數據時代金融機構的安全保障義務轉型,對客戶金融信息的安全保障義務和客戶資金的安全保障義務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然后說明了大數據時代金融數據的資源配置工作內容,最后指出了大數據時代金融安全和資源配置的良性互動內容,全面總結了金融安全需要依靠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金融安全需要依靠規范法治工作的完善等方面的內容,旨在為金融機構安全保障義務和金融數據資源配置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從而全面促進金融數據的應用。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金融機構;金融數據

一、大數據時代金融機構的安全保障義務轉型

安全保障工作屬于基本工作,法律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維護安全,在現代社會中,經濟發展需要依靠金融的建設與完善,所以,在經濟發展中,金融維護工作屬于重點工作,進行金融維護的主要機構是金融機構,因此金融機構的安全保障屬于重點工作。就目前而言,金融結構的安全保障義務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金融機構為實現自身健康發展和金融秩序維護工作所承擔的安全保障義務,二是金融機構在保障客戶利益上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

(一)客戶金融信息的安全保障義務

金融機構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需要保護客戶的相關信息安全,保障交易數據處于保密的狀態,這是金融機構必須負有的責任和義務。在一般情況下,金融隱私權主要指的是金融客戶在交易過程中,享有的信用和交易信息的控制支配權利,這是一種新的民事權利,具有人格性和財產性兩種特點,在該項權利中,客戶能夠自行自配自己的信息,也能夠自行決定第三人是否具備知道自己信息的權利,在自己的相關信息被泄露之后,自己具備想司法尋求救濟的權利,這些都屬于客戶金融信息安全保障義務內容。

(二)客戶資金的安全保障義務

客戶資金安全保障義務主要是指,金融機構在工作有義務為客戶資金安全提供保障,避免客戶資金遭受到金融機構或者第三方的侵害義務。在目前的社會中,也相繼出現了一些客戶資金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因此客戶資金安全保障工作也是金融機構的一項重要工作,在近幾年的金融機構工作中,客戶資金安全案件也逐漸增多,在處理上也比較麻煩,不僅會給客戶帶來一定的資金損失問題,甚至會影響金融機構和客戶之間的關系,這些現象的發生都表明了在目前的客戶資金安全保障工作中,金融客戶并沒有對自己的金融信息進行全面穩當的保障,也表明金金融機構在客戶的資金安全保障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

二、大數據時代金融數據的資源配置

不能否認的是,客戶擁有對金融信息資源配置的權利,同樣金融機構也具備一定使用客戶信息的權利。但是在目前的金融機構中,金融機構在交易工作和客戶利益保護工作中,為了自身利益和社會利益對金融數據進行挖掘已經成為迫切的現實問題,金融結構手中掌握了大量的客戶信息,如果采取簡單的強制措施,只能在表面上保障金融機構對客戶信息泄露情況,但是不能從根本上保障客戶信息資源的安全狀況。并且,在大數據時代,如果組織金融機構進行金融數據的挖掘工作,這就將會導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因襲,金融服務在面對信息技術的沖擊時,我們需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合理配置金融數據資源,將金融機構和客戶兩房之間信息權利進行明確劃分。

(一)金融機構數據挖掘權的現實依據

就信息資源的來源看,除了客戶自身的基本信息之外,還具有金融數據,這是客戶和金融機構之間進行交易產生的相關數據,在交易過程中的重要體現。但是金融數據不僅僅客戶的金融因素和信息,這主要是以因為金融數據并不是客戶單方面的作用結果,它是在雙方共同作用下產生的。金融結構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對金融數據中存在異常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檢查,為金融數據安全提供保障措施。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金融客戶能夠享受到眾多的安全便利,金融機構數據挖掘工作已經成為重要工作內容,在進行金融數據挖掘工作中,互聯網是數據挖掘的主要技術支撐,建立了現代化的交易平臺,該平臺主要的建設特點有較低的成本、具有較大的存儲空間、具有較快的運算速度,同時在服務類型上也具備多樣性。這為金融機構進行數據挖掘工作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性。

(二)確立負面清單原則和數據挖掘中的告知與許可原則

金融結構數據挖掘工作能夠被承認,不代表金融機構享有數據挖掘的權利。權利的來源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權利人授權,二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展開工作。金融機構在進行數據挖掘工作匯總,確定負面清單工作,是一種保護客戶權益的重要工作內容,屬于事前保護措施,這項工作的進行需要依靠相關法律對金融機構收集數據和挖掘行為的規范化制定,為客戶的數據信息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等內容。其次,數據挖掘工作開展前,如果要想做到告知和許可工作,這項工作內容在實際的工作很難實現。

三、大數據時代金融安全和資源配置的良性互動

(一)金融安全需要依靠信息技術的發展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利用信息技術能夠促進安全保障措施的不斷發展,也會提高金融數據的安全性,如果客戶的相關數據安全受到損害,金融結構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金融機構在客戶上報信息泄露情況時,金融機構必須立馬采取措施,將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如果是客戶自身的原因導致信息泄露情況,金融機構就不會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些都是根據相關規定總結的主要責任承擔內容,從表面上看,責任劃分比較明確,不會出現爭議的狀況,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很多案件中都會對信息泄露方問題進行爭論,給這類案件的處理帶來復雜性。為了減少這些情況的發生,金融數據安全保障工作才是關鍵,預防總比解決更加有效,這就需要依靠信息技術的作用,為金融數據安全工作提供技術支撐,首先需要促進偵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另外需要加強對防范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全面提高信息技術安全保障工作能力。

(二)金融安全需要依靠規范法治工作的完善

一套行之有效的社會制度是保障社會秩序的關鍵,在對金融安全進行保障的過程中,為了使金融數據安全得到規范化保障,使人們和金融機構的工作能夠在制度下進行,就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規范化金融數據安全制度。社會資源配置工作過程也是社會制度形成的過程,在金融工作中,需要依靠制度對金融信息所擁有的權利和利用之間的界限進行明確的劃分,利用規范化制度對金融數據進行合理配置,能夠為客戶和金融結構的利益提供制度保障?;谶@方面的工作內容,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制定合理的金融客戶和機構之間的安全義務。在制度中,需要明確的金融安全是客戶和金融結構雙方共同作用的成果,并不是其中任何一方的責任和義務。其次需要對金融創新和信息保護工作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金融信息是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的數據信息,因此客戶和金融機構都負有一定的責任,同時金融數據作為社會建設與發展重要數據信息,能夠為社會建設與發展提供信息依據。最后,在進行數據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資源配置和數據安全保障法律制度,提高數據安全保障的規范化操作。

四、總結

綜上所述,金融數據安全保障工作在金融機構和客戶安全保障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生產力和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就是大數據,金融數據對金融行業的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在該時代背景下,需要促進客戶和金融結構對金融數據重要性的認識,為金融機構挖掘數據權利提供保障,保障金融機構和客戶之間的權利能夠得到明確劃分,同時利用完善的信息技術全面促進大數據轉化為生產力工作,為金融安全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辜明安,王彥.大數據時代金融機構的安全保障義務與金融數據的資源配置[J].社會科學研究,2016(3):76-82.

[2]曹秋霞.大數據時代金融機構的信息安全保障義務[D].西南財經大學,2016.

猜你喜歡
大數據時代金融機構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的重要途徑
金融機構共商共建“一帶一路”
我國金融機構股價和主要財務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社會績效探析
解決小微金融機構的風控難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