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新聞宣傳提升新聞報道影響力的策略

2018-07-18 17:52傅宗申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創新途徑新聞宣傳影響力

傅宗申

【摘 要】新媒體的發展與普及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傳統的新聞宣傳理念與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眾對于新聞內容與形式上新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琳瑯滿目的新聞市場中創新新聞宣傳方式,為新聞宣傳報道不斷注入新鮮活力成為新聞媒體行業廣泛關注的問題。本文基于對創新新聞宣傳的意義與現狀分析,在遵循新聞宣傳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時代背景下創新新聞宣傳的途徑,以期對提升新聞宣傳報道的影響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聞宣傳;創新途徑;影響力

一、創新新聞宣傳的意義與現狀分析

(一)創新新聞宣傳的意義

1.創新新聞宣傳是順應和諧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新聞宣傳作為向社會大眾傳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對于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更加直觀全面地了解世界起著重要的作用,新聞宣傳的方式和內容在不斷地跟隨社會的進步而一直有所發展,以其強大的傳播能力感染著社會以及每一個個體。在構建和諧社會成為當今社會主旋律的趨勢下,對傳統的新聞宣傳做出相應的變革,使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成績得到更為全面的展現,同時使社會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正能量得以充分的釋放,是新聞媒體行業應擔負起的社會責任之一,也是順應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趨勢。

2.創新新聞宣傳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的重要途徑

新聞宣傳報道一直以來都是引導社會輿論的有力工具,往往一則帶有明顯情感色彩的新聞宣傳報道就能引起社會大眾的思想共鳴,因此,客觀科學的新聞宣傳對于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聞報道實踐中,社會輿論對于社會熱點事件往往起著催化劑的作用,而真實有力的新聞宣傳又是影響社會輿論具體走向的重要因素,在新聞媒體獲得迅猛發展的今天,與時俱進地革新新聞宣傳,以更為高效的方式引導社會輿論的發展趨勢,是新聞媒體科學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3.創新新聞宣傳是社會文化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大力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新聞宣傳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百花齊放”的文化大熔爐中提煉出有利于社會進步的文化,是新聞宣傳需要承擔起的社會責任之一。同時,只有不斷地創新新聞宣傳,創作出符合社會文化發展潮流的新聞作品,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大眾對于文化的多樣化需求,從而進一步促進社會文化的持續發展。

(二)新聞宣傳的現狀分析

1.新聞宣傳理念落后

近些年來,我國的新聞媒體行業雖然得到了較為快速的發展,但是由于新聞媒體從業人員往往接受的都是專業技術層面的培訓,對于新聞宣傳的理念有所忽視。具體體現新聞報道實踐中就是較為重視形式化的新聞事件的宣傳與報道,將新聞宣傳作為“博眼球”的工具,而對于真正揭示社會現象的新聞事件卻無人問津,忽略了新聞宣傳本身的社會職責。

2.新聞宣傳手段單一

我國的新聞宣傳手段長期以正面宣傳為主,極力地宣揚社會中良好的社會現象,對于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詬病普遍選擇避而不談,然而在網絡信息時代,社會大眾獲取新聞的手段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新聞媒體,網絡這一相對開放與寬松的言論環境使社會大眾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事實真相,因此,傳統的新聞宣傳手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社會輿論的走向,但是卻無法徹底的解決社會矛盾。新聞宣傳應該根據具體的新聞事件,因地制宜的選擇新聞宣傳手段。

3.新聞宣傳者的自我定位不當

在傳統的新聞宣傳中,宣傳者往往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向大眾傳播新聞,只注重對于新聞事件的客觀呈現,而不注重社會大眾對于新聞的反響,忽略了社會大眾自由表達意見的意愿,然而隨著民眾對于自由表達言論的意愿越來越強烈,這種單向的“灌輸式”宣傳已不能滿足社會大眾的內心需求,新聞宣傳者需要轉換當前的自我定位,以趨于平等的態度向社會大眾傳播新聞,從而獲得更為良好的社會共鳴。

二、創新新聞宣傳、提升新聞宣傳報道影響力的途徑探索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新聞的受眾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新聞的素材也來源于人民群體,因此不論是新聞創作還是新聞宣傳,都應當以人民群眾為出發點,切實了解人民群眾的內心需求,貫徹落實“三貼近”原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新聞媒體的需求。具體而言,在新聞宣傳工作中,要做到以百姓的日常生活為出發點,加大對民生事件的宣傳力度。比如在新聞宣傳報道中,適當增加百姓的感興趣的民生現象的報道與宣傳,從食品安全、交通建設、醫療衛生到教育就業、住房政策等方方面面的生活細節,同時對于體現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詬病的新聞事件也要積極進行報道,客觀真實地向社會大眾傳播新聞真相,有力地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使社會大眾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二)堅持承擔社會責任

隨著新興媒體的異軍突起,新聞媒體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部分新聞媒體在收視率與發行量的利益驅使下,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了對娛樂性新聞的創作上,以此博得更多關注。在這一背景下,“標題黨”、“快餐式”新聞層出不窮,一些奉行低俗趣味的新聞也大范圍的出現在公眾視線內,不斷地向社會散播負能量,不僅不利于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同時也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在創新新聞宣傳的過程中,新聞媒體應該時刻謹記自己的社會責任,堅持道德底線,對于包含低俗趣味的新聞堅決予以抵制,同時,新聞宣傳者也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客觀中立的科學態度,避免被國際上意圖擾亂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不法分子所利用,通過片面、極端的新聞宣傳手段向社會大眾傳播負面情緒。創新新聞宣傳,不僅僅是對專業技術和理念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在創新過程中保證不忘初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在真實客觀的宣傳報道新聞事件的同時,使新聞的社會價值得到真正的體現。

(三)創新新聞宣傳方式

在我國民眾的印象中,我國傳統的新聞宣傳往往存在著“假、大、空”的缺點,難以使人民群眾在觀看新聞的同時產生相應的社會共鳴,因此,在創新新聞宣傳的過程中,要重視對宣傳形式的變革,改變傳統新聞宣傳在群眾心目中的刻板印象。比如,在基層廣播電視新聞節目中,最常見的宣傳形式就是對一系列會議的現場直播式的籠統宣傳,這種宣傳方式很難讓觀眾短時間內產生共鳴,因此,在實踐工作中,可以以一些熱點現象為切入點,增加群眾訪問環節,以通俗易懂的問答形式使觀眾更好地了解新聞內容;再如,對社會民生現象進行宣傳報道時,可以適當地增加社會真實事跡的報道,一方面使新聞宣傳報道更加“接地氣”,極大地吸引了群眾的關注力,另一方面也豐富新聞宣傳報道的內容,使新聞本身更加立體真實。

三、總結

信息時代的到來,顛覆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為人們了解世界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同時對于新聞媒體行業而言,信息技術的普及與快速發展,也為新聞宣傳帶來了更多的挑戰與機遇,面對異軍突起的新媒體,新聞宣傳報道的方式與內容都急需做出相應的改革以應對媒體時代的變革,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于新聞宣傳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仇小萍.創新新聞宣傳的幾點做法[J]. 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5,(04):24-25.

[2] 楊曉瑞.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宣傳的創新研究[J]. 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6):70-73.

[3] 夏金海. 新聞宣傳工作當前的挑戰與創新探索[J]. 新媒體研究,2015,(15):61-62.

猜你喜歡
創新途徑新聞宣傳影響力
新媒體背景下的人大新聞宣傳
廣播電視新聞宣傳方法的創新實踐
企業電視新聞宣傳的思考
天才影響力
黃艷:最深遠的影響力
論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創新
3.15消協三十年十大影響力事件
傳媒不可估量的影響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