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域與絕學——清代中葉西北史地學研究》書評

2018-07-18 17:52李芳芳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書評

李芳芳

【摘 要】《絕域與絕學——清代中葉西北史地學研究》一書系郭麗萍所著,該書從多角度研討了清代西北史地學諸多方面,從官方對待西北的態度、學人的生平經歷角度去分析清代西北史地學的發展。本文通過閱讀該部著作結合當今時代對清代西北史地學的研究擬對該書做簡要述評,并由此反思當代史學研究的趨向問題,并在此問題上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清代中葉西北史地學;書評;史學反思

一、著作的簡要述評

晚清以降,外患紛擾,國土淪喪,邊疆地區日益成為中華民族興旺安危的焦點,其中由于西北地區在中國國防上的重要位置,加之其民族成分的復雜性、文化發展的多樣性日益備受學者的關注。道光、咸豐年間,社會危機加上西方列強入侵帶來的邊患危機的不斷加深,部分知識分子由考據以求義理轉向從事實學以求治世,經世致用之學再度興起。在此影響下,由西北邊疆問題所引起的西北史地學研究繼乾嘉之后再度成為研究熱潮。

清代西北史地學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在國內掀起高潮,這一時段對清代西北史地學的研究關注點多集中在嘉道咸時期。這種情況可以說是當代學人對發生在清代嘉道咸時期學術領域變化趨勢的敏銳捕捉,也可稱是對王國維“道咸以降學術新”觀點的一種呼應。

郭麗萍主編的《絕域與絕學——清代中葉西北史地學研究》是作者在其碩士、博士論文基礎上經過七年醞釀所著成的。該書以梳理清代學人西北知識體系的形成過程為起點,總結了清代西北史地學的興起緣由、治學理路、學術貢獻。以清代私家學者的治學過程為思路,系統的描寫了清代西北史地學由“絕學”走向“顯學”的過程。此部著作,有以下幾點特色:

第一,此著作彌補了以往研究中忽略清朝官方在西北史地學研究中的貢獻問題。在20世紀80年代后的清代西北史地學研究浪潮中,研究者多關注清代私家學者在這一領域的貢獻,對祁韻士、徐松、張穆等重點人物的個案多有研究,而對清朝官方在這一研究領域的貢獻少有涉及。第一部專注于有關清代西北史地學研究的著作為侯德仁的《清代西北邊疆史地學》(2006年3月出版),該著作對清代官方在西北史志研究中的地位給予了更高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填充了對清代西北史地學研究上的一個空白。

郭麗萍在描寫有清一代官方對西北史地學的貢獻時,由官方對西北的軍事關注為開始,中間記敘了官方撰修《西域圖志》(1762年)、《回疆通志》(1802年)等著作、對流放西北的學人及一些游歷西北的私家學者及其著作的介紹。候德仁在著作中針對清代官方對西北史地學的貢獻,主要描述了關于清代西北史地學興起的原因。這一原因除歷史因素的積淀外,主要從康雍乾三朝時期對西北的軍事用兵、清中葉經世致用思潮的復興、西北邊疆危機的影響等三方面來回答。側重于對有清一代西北史地學興起原因的整體把握。兩者相比,前者著作,關于清朝官方在西北史地學研究中的貢獻,除官方對西北政治、軍事等因素的原因之外,更分析了官方在對西北關注之下的具體措施,開方志館、補修四庫全書時大量收集西北史地風貌、并對乾隆年間官修《西域同文志》等著作,做了進一步解釋(主要針對不同著作對西域山水地名的不同記載,由官方統一名稱,以便后人有所遵循)。在講述清官方對西北史地學的貢獻時,涉及到了軍事、政治、文化教育、文人雅士等多個方面,與后者相比敘述更為全面與詳細。

第二,清代西北史地學的發展繁榮階段問題。關于這一問題,以往研究中,多數認為道咸時期是西北史地學發展高潮階段,持這一觀點的論文及著作,多從這一時期私家學者的大量涌現、西北史地著作的大量出現及清代官方對西北地區在政治及軍事上的高度關注等方面分析。i郭麗萍贊同將道咸時期劃分為清代西北史地學發展的高潮階段。并從這一時期參與人數眾多、聲勢浩大及這一研究契合著當時學風的發展趨勢兩個方面對這一問題作了回答。并且對這一時期的私家學者在這一“顯學”方面的研究原因給予了明確的表述。以程同文、龔自珍、徐松、魏源等為代表的經世學者,在道光年間,西北戰事還未打響之前,就已經根據個人興趣,對西北地區進行了大量研究。徐松、俞正燮著意關注于清朝當代,孕育道咸“新學”的某些精神。在徐松那里,西北著述重在講求真實性與客觀性的知識認知。龔自珍、魏源、沈垚以對現實政策的批判為出發點,都在對邊疆政策的質疑中提出了批判與變革的思想。

另一種劃分方法,提出者為賈建飛ii。賈認為以往研究中認為道咸時期是西北史地學發展高潮的觀點是不妥當的,光宣時期才是晚清西北史地學的真正高潮階段。iii其認為光宣時期蒙元史研究是西北史地學在新時期的一個明顯特點及必然的發展趨勢。并且這一時期的西北史地學研究表現出與傳統西北史地學不同的特點。如對西方材料的引進和利用、對西北開發和邊防等具體問題的關注、在研究范圍上開拓出了一些新的研究領域和史地學分支、史地叢書的編撰、注意地圖的繪制等。且認為光宣時期可謂是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西北史地研究的一個重要的承前啟后時期。

關于這一問題,在賈建飛之前,并未搜集到同賈建飛持統一觀點的文章。顯然,大多數學者多贊同第一種劃分方法。關于高潮階段的劃分,個人更贊同于賈建飛的觀點,郭麗萍等學者針對此一問題,多圍繞著道咸時期參與西北史地學研究的人數參與度、大量作品的問世、經世致用思潮的掀起、官方對西北地區的關注等方面進行說明。這種回答思路無新意、無亮點,多篇文章相比較起來,只能從作者文字功底來區分對這一問題的理解。19世紀末期,鴉片戰爭使得國人開始學習西方,大量西方文化傳入中國,自然豐富了西北史地學等學科內容。這一時期中國邊疆危機全面爆發,經世致用思潮在此階段尤為突顯。官方對邊疆危機的關注,不再僅限于西北。在這一背景下,催生了多種學科的出現。西北史地學研究在這一時期僅從出版作品及參與人數上來看,確實不如道咸年間,但受西北史地學及乾嘉學術所影響的經世致用思潮,使這一時期的“邊疆熱”成為又一門“顯學”。賈建飛的此種觀點,并非僅從西北史地學的研究出發,而是將西北史地學在時代背景下作為一門經世致用思潮發展的拋門磚。相比較于前人們僅對西北史地學問題的討論,這種思想更具有抓住問題本質的前瞻性。

清朝時期,官方對西北地區的大量用兵,主要集中于乾隆年間(葛爾丹之亂、大小和卓叛亂)、道光年間(張格爾之亂)、同光年間。受時局影響,在此時期內,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多,士林中影響的擴大,論題研究的深入,西北邊疆史地學在此過程中呈現出“顯學”之勢,而除此之外的時間段內,西北史地學也幾近成“絕學”。正如作者所言:清代嘉、道、咸時期是一個轉折期,清王朝由興盛走向衰落,中國社會開始了由傳統向近代的轉變,轉變時期需要應和時代的學術。

二、由著作引起的反思

時代在變,主題在變,學術也在變。近四五十年以來,自然科學的迅猛發展使得人們日益關注社會科學領域的知識更新和知識結構問題。改革開放以后,西方史學的研究方式日益為中國學者所接受,社會學、人類學的研究方法為不少學者所采用,學科之間的交叉已成為常態。21世紀的今天,大數據的到來在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對于各研究領域工作者而言,資料的搜集與掌握更加便捷的同時,對研究者自身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無論研究者是否做好準備,各領域皆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數據的影響。

就歷史學而言,大數據時代下,史學研究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史料樣態、研究客體與主體、研究方法、史學傳播形態等多樣化的研究方式與主體,廣泛覆蓋于歷史研究的多個方面。在細化研究的前提下,隨著研究關注點的逐漸下移,歷史學不再成為研究精英政治的學科,普通大眾逐漸進入歷史學者的視野,側重于歷史中小人物的研究成為一種研究熱點。史料知識的便捷搜集與史學人才的大量出現,使得參與歷史研究的人員越來越多,踏入歷史學的門檻也在不斷地擴寬。這些由時代發展所帶來的變化使得從事歷史學研究的人物越來越多,歷史學研究領域愈來愈廣泛,少有人問津的“絕學”領域愈來愈少。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同時進行的,相較于歷史學發展來說,在不同的時代有側重點也有比較點,史學內部各研究單元不斷地細化,所謂的“絕學”領域的減少,不過是史學發展到今天與過去的一種對比。在學科研究領域日益多樣化的今天,我們仍不得不反思,絕學化現象是否會再次出現于某一學科領域內部。

在數據時代,研究領域選擇更加廣泛化的前提下,就如同高考生選擇專業、研究生選擇入門考試一樣,在學術內部,受社會關注點的偏移、國家政策趨向的影響,也會出現熱門研究領域參與人數眾多,而一些相對冷門的研究方向門可羅雀的現象。這種現象就是我們所說的研究領域的“絕學化”現象,或者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某一學術研究領域內部會再次出現類似于絕學化的研究。歷史是一門交叉性的學科,歷史的研究離不開對語言的了解,受國家間政治關系的影響,外語中的英語、韓語、俄語成為近兩年來選擇比較多的熱門專業,這使得歷史學中的韓語研究、俄語研究也成為一種研究熱潮。相比于這些熱門研究,對我國內部的某一少數民族或地區方言由于語言上的不便,也導致研究該地或該民族歷史的人員愈來愈少,這一現象的出現,很容易發展成一種“絕學化”現象。這種趨向于熱點研究的現象,給一些研究學者帶來了更加巨大的挑戰,懷揣著對學科發展的責任感,他們既要面對學科發展的衰落化,又要面對數據時代下這種現狀給本人發展所帶來的困境。在兩廂比較之下,研究者是繼續堅守自己原有的研究領域還是會更改道路重新選擇,這些境況我們無法預知。但相對于學科而言,我們更愿意研究者們能夠堅定研究方向,莫讓絕學成絕唱。

注釋:

i 贊同這一觀點的文章主要有:唐景升:《清儒西北地理學述略》,載《東方雜志》第28卷,第21號,1931年11月10日;馬汝珩、張世明:《嘉道咸時期邊疆史地學的繁榮與經世致用思潮的復興》,載《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1992年第1期。

另有文章,針對這一問題,籠統的將道光以后稱為繁榮階段:牛海楨:《清代西北邊疆史地學》,載《史學史研究》 1999年第4期;王記錄:《中國史學思想通史(清代卷)》,黃山書社,,2002年,第447~ 467頁;

ii 賈建飛(1974-)男,山西長治人,歷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主要從事清代西北邊疆史地、清代新疆社會史、中外關系史研究

iii關于此觀點的文章有:賈建飛:《晚清西北史地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4月。

iv賈建飛:《清代西北史地學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

猜你喜歡
書評
書評
《超導“小時代”》書評
書評/設計作品
書評
書評
評《科技產業經濟學》(書評)
評《未來的體育科技》(書評)
評《科技英語翻譯》(書評)
楊聯陞《漢學書評》出版
《重讀〈石頭記〉》書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