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殖民主義視角下北美原住民“視覺主權”的發展

2018-07-18 17:52程夢雷田岱琳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冰原紐特訊號

程夢雷 田岱琳

【摘 要】在歐洲殖民者的排擠之下,北美原住民的文化也被邊緣化或誤讀。如今占據北美社會主流文化的白人導演試圖將主流社會“先進”的文化和思想強加給原住民,削弱原住民對自己文化傳統的傳承。一些原住民導演試圖通過打造本土電影,扭轉白人電影文化的話語霸權,改變觀眾對其文化和身份的固有看法?!稛熁鹩嵦枴罚⊿moke Signals)和《冰原快跑人》(Atanarjuat :The Fast Runner)這兩部由原住民導演拍攝的影片就是爭取“視覺主權”的代表之作。

【關鍵詞】后殖民主義;“視覺主權”

薩義德的《東方主義》催生了后殖民主義理論思潮,主要揭露帝國主義對第三世界實行文化霸權。之后霍米·巴巴提出的混雜概念拓展了該理論的文化視域,認為凡是受過殖民主義者壓迫的民族產生的文學,都是后殖民文學。加拿大是前法、英殖民地。美國是前英屬殖民地。兩國的原住民都曾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壓迫。在歐洲殖民者的排擠之下,原住民的文化也被邊緣化或誤讀。

如今,在北美主流文化中,原住民形象是野蠻的、落后的和異教徒的。傳統歷史學家拒絕原住民文化, 削弱了它的地位。甚至還有許多白人認為對原住民文化的破壞是一種勝利。這種偏見尤其反映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原住民形象上。由于白人導演制作的這些電影取得了一定的商業成功, 觀眾也對真正的原住民文化產生了偏見和誤解。原住民作家和導演必須付出艱辛努力才能維護其文化傳統,重建族群的文化身份?!稛熁鹩嵦枴罚⊿moke Signals)和《冰原快跑人》(Atanarjuat :The Fast Runner)這兩部電影就是爭取“視覺主權”的代表之作。

一、不同之處:時代和關注點

兩部影片反映了北美原住民文化的不同層面,存在顯著差異。首先,影片情節不同?!稛熁鹩嵦枴分饕v述兩個年輕的印第安人在現代美國的生活。而《冰原快跑人》通過描述很久以前兩個因紐特部落的興衰呈現了更深刻的歷史。影片在北極冰原實景拍攝,并采用因紐特語對白,完全依托原住民族群的環境和語言。

其次,兩部電影關注點不同。盡管它們都挑戰了主流電影中刻板的原住民印象,但側重點明顯不同?!稛熁鹩嵦枴分饕P注現代白人主導社會中印第安人面臨的思想沖突,以及對自己文化身份的質疑。主角之一維克多踏上尋找父親的旅程,既是在探討自我文化認同,也是在尋求如何將新時代的年輕印第安人同舊時代傳統進行融合的途徑。影片喚起了觀眾對當今原住民生活中的分歧、沖突和掙扎的理解和同情。而《冰原快跑人》將視角投向了兩個因紐特部落而不是一兩個家庭的命運。它展示了原住民文化中的善良和邪惡精神的力量, 并認為部落成員的行為都受到這種精神力的影響。它描述了一個部落的史詩,并且表現出比《煙火訊號》更強烈的愛恨情仇。

二、相同之處:原住民視角、文化傳統和問題

盡管存在上述差異,兩部影片仍然存在許多相似之處。首先,它們都從北美原住民的視角出發,試圖在主流社會中爭取“視覺主權”,并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也挑戰了只有白人才能制作出真實反映原住民生活的電影的偏見?!稛熁鹩嵦枴帆@得了第1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侗炫苋恕犯谦@得了戛納電影節金攝影機獎、悉尼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等眾多國際大獎。

其次,兩部影片打破了白人電影中根深蒂固的北美原住民形象?!稛熁鹩嵦枴返墓适略O定在現代美國。原住民和白人一樣上學讀書,他們開車而不是騎馬, 臉上也沒有涂上色彩,挑戰了好萊塢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原住民的形象。同樣《冰原快跑人》顯示, 因紐特部落在發展過程中展現出強烈的愛,盲目的嫉妒,仇恨,寬恕和耐心,這與世界上其他部落是一樣的。

另外,兩部影片都描述了原住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傳統。例如,它們都展示了講故事或精神力的神秘力量。例如, 在《煙火訊號》中, 托馬斯通過和朋友分享傳說來緩解痛苦。而在《冰原快跑人》中,人們的所有惡行都被視為邪惡精神力的影響。因紐特人相信精神力會極大影響人們的行為。有些觀眾可能認為這種信仰是迷信, 但它其實是一個族群文化遺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冰原快跑人》真實再現了因紐特人的生活。他們住在由石頭或冰制成的房子里;用拋光的骨頭打獵;吃生海豹肉, 穿動物皮制成的衣服;并且把浮木和干海藻作為燃料。更重要的是, 這兩部電影都以寬恕告終。比如《煙火訊號》中, 在托馬斯和蘇的幫助下, 維克多學會了接受父親的不完美,并且把父親的骨灰撒向大海。因為他原諒了他的父親, 從而獲得了精神上的解脫。電影結尾,托馬斯朗讀的詩《我們如何原諒我們的父親》(How do we forgive our fathers)再次重申了這一主題。同樣, 在《冰原快跑人》中, 部落成員最終原諒了那些在嫉妒和欲望驅使之下殺害他們首領和同伴的人。

此外,兩部影片真實揭露了北美原住民所面臨的問題?!稛熁鹩嵦枴凤@示一些原住民有酗酒的惡習并陷入貧困。并且,片中兩個年輕人總是在質疑自己的文化淵源和身份,例如,在一個場景中, 維克多企圖向托馬斯展示怎樣成為一個真正的印第安人。他聲稱印第安人應該露出堅忍的微笑,解開編好的頭發,并擺脫西裝的束縛。在另一幕中,他們談到了美國流行的牛仔文化,并且唱了一首關于約翰·韋恩的牙齒的歌。這也體現了現代社會中的年輕一代印第安人受到民族傳統和流行文化的共同影響?!侗炫苋恕氛宫F了人類的共同弱點。比如因紐特部落中也有謀殺和陰謀的場景上演,這表明原住民并非圣人,也并非天真無邪,他們一樣會犯下嚴重的過錯。

三、視覺主權:通過電影傳遞聲音

由于西方白人主流電影已經營造了關于原住民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形象,原住民導演仍然在努力通過電影媒介來爭取視覺主權,扭轉這些偏見。一些原住民知識分子堅持認為,應當由他們自己來講述原住民的文化和知識。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北美原住民文化不同于白人文化,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價值體系,他們的聲音應當被主流社會尊重。

盡管北美原住民導演拍攝的這些電影目前僅僅占據較少份額的電影市場,但本文提到的兩部電影充分挑戰了白人電影中曲解的原住民形象,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知名度,為北美原住民文化拓展了闡釋空間。

【參考文獻】

1 傅俊, and 嚴又萍. "略論社會觀念、族群意識與文學創作之間的互動性進步——加拿大原住民文學的后殖民主義解讀." 江蘇外語教學研究 2(2010):61-66.

2 洪敏秀. "伊蘇瑪影像:《冰原快跑人》的因紐特運動." 藝術學研究 5(2009):47-78.

3 阮秀莉. "文化詩學:口說故事、美國原住民口傳傳統和雅列希的《煙信》." 中外文學 35.2(2006):141-168.

4 生安鋒. "后殖民主義、身份認同和少數人化——霍米·巴巴訪談錄." 外國文學 6(2002):56-61.

5 王建平. "美國印第安人研究的現狀." 美國研究 3(2010):127-141.

6 Raheja, Michelle H. "Reading Nanook's Smile: Visual Sovereignty, Indigenous Revisions of Ethnography, and "Atanarjuat (The Fast Runner)"." American Quarterly 59.4(2007):1159-1185.

7 Singer, Beverly R. "Wiping the War Paint off the Lens: Native American Film and Video." Library Journal 19.2(2001):199-201.

猜你喜歡
冰原紐特訊號
美味就可以多吃?
一起去大冰原
因紐特人為什么也要用冰箱
GB 10810.3和QB 2457標準中交通訊號識別的差異性分析
因紐特人的大冰箱
冰原奇觀
Climate change and the Inuit
暗藏殺機的冰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