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田徑專選課教學改革——以定向越野為例

2018-07-18 17:52鞠鵬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

鞠鵬

【摘 要】近年來,由于學生對田徑課的認識有限,且傳統的田徑教學方法以及評估標準滯后等原因,在高效田徑專選課制度下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高校田徑專選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文章以定向越野為例,探討了定向越野在高校田徑專選課教學中的改革難點,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實施方案。

【關鍵詞】高校田徑;教學改革;定向越野

一、高校田徑專選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效原有的田徑課程已經逐漸與社會需求脫節,導致田徑類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激增。就目前而言,雖然仍有很多學生是以田徑項目考入體育院校,但是在專選田徑的學生卻寥寥無幾,田徑專選課教學亟需改革。

隨著2004年教育部門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專業課程方案》的實施,田徑課程得到重新整合,進一步拓寬了田徑項目的教學內容,符合當前社會的需求以及體育教學目標的實施,但是,對運動訓練專業田徑課程的教學內容卻相對比較籠統,就目前而言,受多種因素限制,很多高校田徑專選課程的內容依然以傳統為主,極大限制了學生學習和訓練的興趣?;诖?,高校應積極尋求新的教學切入點,就目前而言,定向越野運動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技能,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同時,由于其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成為田徑專選課程的內容之一?;诖?,在田徑專選課程中逐漸加入一些新增課程,積累改革經驗,逐漸完善改革方案。

二、高校田徑專選課教學改革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探討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的不斷落實和社會需求的轉變,我國高校田徑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就業壓力持續增大,基于此,多數以田徑項目考入高校的學生都會轉而學習其他項目,部分院校甚至出現專業田徑選修人數為個位數的現象,種種跡象使得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下降。高校田徑專選課改革將定向越野運動加入進去,在很大程度上拓寬教學內容,更全面地發展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田徑人才。根據山東體育學院2014年統計數據顯示,隨著持續一個月的定向越野運動的開展,學生均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雖然課程校教育傳統體育課程更加耗費精力,但是大家的興致卻一直很高。學生們普遍認為定向越野運動加入使得田徑課內容更加豐富,自身能力以及團隊協調能力都得到極大的提高??傊?,學生在針對定向越野運動進行學習和訓練時表現出非常積極的態度,認為定向越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傳統田徑課程的單調性,可以獲得更多知識與技能,能更好發展自己的綜合素質。

三、定向越野在高校田徑專選課教學中的改革難點

(一)教學思想缺乏指導性

以運動技術為中心的教學體系是我國多年來體育教育發展的重點,其目標就是使學生掌握運動技術,提高運動成績,并以此作為必修課程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中過分追求技術動作的準確與完美,忽視了利用運動項目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方法、手段和能力的培養與傳授,脫離了基礎體育教育的實際,妨礙了培養目標的實現和任務的完成。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對定向越野的健身性和娛樂性重視不足,缺乏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缺乏趣味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不能滿足社會對高質量定向越野人才的需求。

(二)師資結構不夠合理

由于定向越野在我國高校開展較晚,目前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從事定向越野教學的教師、教練員基本都是其他項目轉項過來的。其中大部分是原來田徑專業教師,也有一些是籃球、足球等其它項目的教師,他們大部分沒有接受系統的定向越野技能學習和訓練,自身未能掌握較全面的定向越野技能。絕大部分只是經過短期的培訓和自學的定向越野知識,由于沒有定向越野訓練和比賽經驗的積累,專業水平低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高校定向越野教師的教學水平還遠遠不能滿足定向越野發展的需要,當然,這個現象在全國普遍存在,項目開展較晚,人才缺乏是必然,所以師資問題是影響定向越野課程教學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教學方法陳舊、評價標準滯后

目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觀念滯后于時代的發展,且囿于傳統,教學理念和策略陳舊,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中學體育教學和社會體育的需要。另外,由于我國開展定向越野教學時間較短,擔任定向越野課程教學的大部分教師是由田徑及其他專項教師轉項定向越野的教學,所以他們缺乏運用定向越野技能教學的體會,教學方法仍沿用必修田徑課程采用的傳統教學方法,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理論課偏重于課堂教授,不注意理論聯系實際,不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死記硬背;實踐課是學生被動按教師指令練習,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定向越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能掌握定向越野的內在規律,在設置檢查點時缺乏目的性,對于每一個檢查點所要考察的技能沒有明確的意圖,這樣容易造成教學內容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無法體現技能教學的層次性和針對性。在進行教學效果的評價時大多考慮理論與平時成績,以及定向越野的考試,給出的成績無法體現學生在該項目上所達到的真實水平。

四、高校田徑專選課改革中定向越野的實施方案

(一)樹立正確的定向越野教學指導思想

新《課程方案》培養規格的第二條明確指出:“使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較強的自學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明確課程為培養目標服務的指導思想,尤其在現在社會和基礎體育的需求背景下,我們更應該將教育觀念由傳統的培養定向越野教師轉變為創新定向越野人才教育,樹立融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創新素質為一體的觀念。在教學中重視理論傳授與技能培養相結合,不僅向學生傳授現成的知識,而且指引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未知領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定向越野作為一項戶外運動,回歸自然讓人的身心得到徹底的放松,在運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適應環境能力,是新《課程方案》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有力補充。

(二)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為了定向越野在高校的發展,定向越野教師應該不斷鉆研定向越野的理論,合理吸收其它學科的教學成果,開拓出滿足定向越野技能特征、符合教學規律的有效教學方法,提高繪圖能力,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定向越野教師也需要多參與定向越野的實踐,體會各項技能的運用,充分理解定向越野技能特征的內涵。因此,學校應制定有關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定向越野教師參與技能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已有體育教師的基礎上,加大培訓數量和培訓層次,提高業務素質,使之在組織管理能力、教學訓練水平、裁判水平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三)優化課程結構,建立科學創新的評價機制

針對體育教育專業從事教學為主的特點,我們在確立定向越野技能教學和評價體系時應充分考慮定向越野自身的特點和社會需要,以滿足開展定向越野娛樂性教學和參加定向越野比賽的需求,根據定向越野的教學目標體系圍繞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來確定課時數和課時分配。整合理論課與技能課設置,重點抓好學生能力培養,強化技能教學訓練。定向越野課程的設置本著循序漸進、由簡到難的原則,側重實踐體驗,使學生系統學習和掌握定向越野的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教學重點,堅持精講多練,注重能力培養,為以后從事定向越野教學打下堅實基礎。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要根據各項技能的詳細分級,評價學生對各項技能的掌握情況。定向越野的所有技能的練習都是為了快速地找到檢查點,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終點,教學體系中各項技能的分級是根據技術掌握的難度進行劃分的。另外,對學生自主創新、團結合作、相互提高也要納入評價體系中。

【參考文獻】

[1]教體藝司.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方案[Z].教育部辦公廳文件,2003- 06.

[2]何曉知,等.定向運動[M].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

[3]薛強,于軍.山東省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開展定向越野的推力與阻力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07,(2):72- 74.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
完全學分制下選課管理的思考與實踐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客教育影響分析
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