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評價的思考

2018-07-18 17:52馬淑艷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業績考核評價

馬淑艷

【摘 要】對企業一定時期內的經營狀況進行科學評價,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茖W的業績評價可以引導管理層避免短期行為,為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發揮重要的戰略引領作用。

【關鍵詞】業績;考核;評價

業績評價是指運用數理統計和運籌學的方法,通過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照相應的評價標準,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管理能力,盈利能力、資產質量、風險等各方面進行的綜合判斷。業績評價不僅應當關注利潤、投資報酬率、現金流量等財務指標,還應當關注生產率、市場占有率等非財務指標,不單要關注企業自身的發展,還要對標同行業的優秀競爭對手的情況。

一、企業業績評價一般的特點

1、客觀性。堅持定量為主,定性為輔,最大限度避免人為因素。對于不可避免的人為因素,應該盡量增大評價樣本,并綜合統計平均值。定量就是以財務報告為基礎,提前設定若干指標,這些指標容易計算,而定性指標則是對事件性質“是或否”的認定。

2、約束性。堅持剛性兌現,獎懲分明。如果企業評價結果無關管理層的職務變動,收入多少,則企業業績評價會流于形式,不但起不到任何積極作用,還額外增加了相關部門的工作負擔。

3、戰略引導性。企業業績評價應遵從企業的發展戰略,必須有利于企業未來發展戰略的實現。傳統的業績評價一般以已經發生了的經濟業務及其成果作為衡量的依據,因此往往具有短期性和滯后性,真正有價值的業績評價應當面向企業的戰略計劃和未來發展。

二、企業業績評價的一般體系

企業業績評價一般有采用以下某一種或某幾個的組合形式進行,主要的評價指標由:

1、盈利絕對值。這種指標就是簡單的看企業年度的盈利狀況,如年度企業凈利潤。這個指標可直接看到年度內的效益情況,但不能完整地反映企業股東投入資本的規模和回報率水平,因為傳統的利潤計算中,股東股本是零成本的。

2、回報率指標。這種指標可以評價企業凈資產或總資產的收益回報率,但單獨的考慮相對回報率指標,可能忽略了資本收益遞減的經濟規律,而且在資本結構差異較大的情況下,相對回報率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實際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

3、資產質量指標。資產質量側重于衡量企業資產的健康狀況,負債水平,利息保障倍數等,實際是對公司資產的“年度體檢“。

4、經濟增加值。由于以上指標的局限性,以諾貝爾獎經濟學家默頓·米勒和弗蘭科·莫迪利亞尼為代表的經濟學界研究提出了以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經濟增加值作為業績評價的基礎。經濟增加值是指企業可持續的投資收益超過資本成本的盈利能力,即稅后凈營業利潤大于資本成本的凈值。經濟增加值是全面考核企業經營者有效使用資本和為股東創造價值的重要工具,也是企業價值管理的基礎和核心。簡單的說,EVA可以表示為:

EVA=稅后凈營業利潤(NOPAT)-(【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投資資本總額】)

EVA的提出克服了企業經營者不考慮股東資本投入的現象,但也沒有反映不同企業規模的效應。很明顯一般情況下企業規模大的情況下,一定時期的EVA會較高,但并不能因此得出規模大的企業就優于規模較小企業。另外EVA也不能避免管理者的短期行為。

5、若干特定指標。比如要求成本費用率強制下降,管理成本硬性下降,應收賬款余額無條件下調等等,這些指標雖在特定時期有一定的作用,但更多的時候與企業業務本身構成沖突,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企業業務的拓展。比如應收賬款余額的下降的出發點是要降低資金占用和壞賬風險,但應收賬款余額一般與業務規模成線形關系,這樣無條件下降的指標無疑一定程度上限制企業業務規模的擴張。

三、企業業績考核評價的誤區

企業在運用以上考評體系進行業績時往往存在重表面輕內在,重利潤輕資產,重眼前輕長遠的現象。比如考評只看重了企業當期的或短期的經營利潤,看不到企業的潛在創新價值和未來對市場的引領作用。

虧損或短期創效差不代表價值低,反之亦然。阿里巴巴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1999年馬云以50萬元投入開始創業的初期,面臨無法想象的困難,2000年電子商務泡沫嚴重,很多初創企業關閉重組,而阿里巴巴成功得到日本軟銀的出資,才有了今天的巨無霸企業。日本軟銀正是看重了企業的內在創新能力,而不是阿里巴巴當時的盈利能力,在合理估值基礎上進行出資,獲得了極大的投資回報。而天津夏利汽車則是另外一個相反的例子。夏利汽車曾經在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創造過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輝煌,從2011年至2018年,夏利汽車既沒實現產品的“換檔升級”,被國產品牌競爭者們追趕、反超。根據一汽夏利公布的2017年公司年報,2017年全年公司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41億元,同比降幅達1110.64%,而2017年底,一汽夏利資產總額為49億元,凈資產僅有8831.2萬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8.2%,一代輝煌的車企面臨別退市的風險。因此企業估值過程中,不能只看當時的盈虧情況,不看資產狀況、管理能力、創業能力等核心競爭力。

四、制定考核評價體系應該考慮的因素

科學評價經營效果,應當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橫向發展指標。就是以同行業平均水平或領先水平的實際情況為目標,橫向發展指標可以比較客觀的評價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但缺點是很多行業數據無法從公開市場獲得,因此應該結合其他維度。

2、縱向發展指標。以企業自身過往的實際經營業績為標準,設定若干考評體系,實現自身不斷超越自身的目標??v向發展指標雖具有較強的可比性,但由于它只能說明被評價企業自身的變化情況,在外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無法對企業的發展做出科學評價,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產業發展有一定的周期性,如果在景氣周期企業容易提升業績,相反在蕭條周期企業業績也會快速下降。這種情況下必須考慮行業發展和外部因素,進行橫向對比。

3、企業資本結構,不同的資產負債率代表了不同的財務杠桿偏好,不能撇開財務杠桿而單純的看企業的盈利水平或凈資產收益率。

4、企業業務規模。在評價企業經營效果時必須將相對指標和絕對指標相結合,不能簡單地說回報率高的企業就是好企業,有些企業利用高財務杠桿短期內獲得了較高的凈資產回報率,如果僅因此評價企業為領先的話,則忽略了高財務桿杠的風險因素。

5、可持續性。對于一次性的特殊收益應當予以扣除,或者扣除一定的比例,避免管理層以處置資產換取當期收益,如果這種資產處置符合公司產業發展戰略,則可以扣除一定的比例,兼顧考慮對管理層的正向激烈。

6、戰略性。不能將目光限定在某一個短的時期,避免管理層的短期行為。

7、產業相關性。比較評價不同企業的經營業績,應該考慮其產業相關行。不相關產業很難用同樣指標數值進行比較。企業集團有時候需要比較集團內不同產業的回報水平,特別是集團通過考核評價決定內部資源投放方向時,科學的評價就更加重要。這種目的的評價需要將兩個完全不同產業的投資情況進行合理調整,考慮不同產業行業特點、業務規模、財務杠桿水平等綜合決定。

8、易操作性。企業需要平衡考評體系自身的導向,同時必須兼顧其易操作性。比如為克服傳統考評體系的缺陷,管理實踐中提出了平衡計分卡的概念(BSC)。平衡計分卡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和成長思維角度出發,改變了企業只關注財務指標的考評體系的缺陷,理論上使得績效管理可以轉變成為戰略實施的工具。但平衡計分卡本身也有較大缺點,就是不符合易操作的特點,指標體系建立比較困難,實施成本較高,因此在實務中并沒有被普遍采用,而且不乏有失敗的案例。

五、總結

經濟評價體系不能單一看某一個指標,必須從橫向和縱向綜合考慮資本結構,企業規模,外部環境,企業戰略等維度因素,堅持科學、全面且易操作的原則,以有效的經營業績考評驅動企業價值管理,讓考評體系發揮有效機制,構建完善的公司價值管理體系,為股東創造可持續和更高的價值。

猜你喜歡
業績考核評價
一圖讀懂業績說明會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內部考核
朗盛第二季度業績平穩 保持正軌
主要業績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三生業績跨越的背后
公立醫院 如何考核?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家庭年終考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