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概念使用角度辨析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定位

2018-07-18 17:52邢亞嵐
智富時代 2018年5期
關鍵詞:科學社會主義

邢亞嵐

【摘 要】搞清概念是研究理論問題的首要前提。正如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所說:“概念不清,能搞好學問嗎?”而不少社會主義問題的研究者,忽視所使用的概念的確切含義,因而得出的結論往往是不正確的。有鑒于此,本文社會主義本質論內涵所體現的關系出發,對科學社會主義概念使用亂象對學科定位的干擾進行了探討和分析,以求教于學界同人。

【關鍵詞】科學社會主義;學科概念;概念使用

科學社會主義起源于西歐,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隨著資本主義體系的擴張,科學社會主義也開始了世界范圍內傳播的歷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當代中國實際以及所處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就其內容來說,它是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近代以來的中國社會結構變遷、以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這兩個方面進行考察的結果,并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概念在當代中國的新發展。

一、社會主義本質論內涵所體現的關系

解放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說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生產力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從自然界獲得物質資料的能力。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勞動者,這個人的因素,以及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這個物的因素。此外,科學技術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轉化為生產力,甚至成為第一生產力。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受到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種種限制,使生產力遭到巨大的浪費與破壞。生產力的一切要素都成為剩余價值的生產要素。生產資料成為剝削雇傭工人的物質條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由于建立了新型的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特別是在中國,將生產力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下解放出來。這是一次對生產力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的解放。勞動者成為生產資料的主人,從剝削者手中“剝奪”回來的生產資料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的強大的物質基礎。勞動人民脫離了苦難深重的剝削與壓迫,迸發出極大的生產積極性與創造性。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解放生產力更深刻的含義在于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就是要使生產力從舊的經濟體制下解放出來。概括地說,中國現階段生產力使總體素質差、水平低,生產力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農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大,還沒有實現農業現代化。工農業基礎力量薄弱,生產的社會化程度很低等等。

二、科學社會主義概念使用亂象對學科定位的干擾

(一)“科學社會主義”概念的一詞多義、多用現象

眾所周知,“社會主義”一詞可以指學說、運動、制度,在不同語境下具有不同的意義。而“科學社會主義”概念的使用更有多種含義,比如作為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應時的使用,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同義語的使用,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使用(根據列寧的說法把馬克思主義分成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作為社會主義的一個流派、思潮使用(與民主社會主義、民族社會主義、生態社會主義等流派并列),作為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后人對其思想的發展使用,作為一門學科的名稱使用等。需要指出的是,當“科學社會主義”作為一門學科使用時,實際上也就是把社會主義當作科學去研究的意思,這與革命導師最初使用“科學社會主義”概念的本來意義不謀而合。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科學社會主義也只是為了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應時才使用”,可見他們使用“科學社會主義”概念的初衷僅是為了讓人們把社會主義當作科學去研究,而現實中“科學社會主義”概念的使用卻遠遠超出革命導師使用時的本來意義。

(二)概念使用亂象對學科定位的干擾及起因

一詞多義、多用的現象是“科學社會主義”概念出現以來,伴隨著社會主義學說、運動、制度以及學科的形成與發展自然形成的,在不同語境下使用并無不妥之處,但是客觀上造成對學科定位的嚴重干擾。這種干擾聚焦在兩種爭論上:即我們是要在廣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的同義語意義上確立學科,還是要在狹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意義上確立學科?由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已經有了一級學科,因此第一種確立學科的方式就沒有了必要性,而如果按照第二種方式,科學社會主義應該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根據最新修訂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030202)”作為“政治學(0302)”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但這種劃分方法沒有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

實際上以上兩種爭論并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學科定位上的模糊性并不在于是從廣義還是狹義去理解科學社會主義,而在于其概念的使用已經遠遠超出馬克思恩格斯時代僅作為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應的“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同義語而使用的范圍。馬克思和恩格斯率先使用了“科學”二字作為其“社會主義”思想的修飾詞,若假設馬恩當年沒有使用“科學”二字,我們今天依然可能會提出科學社會主義的概念作為學科名稱,如是就不會存在概念的混淆和干擾,而且這并不會影響馬恩作為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和奠基人的事實(就像西方經濟學視亞當·斯密為鼻祖一樣,只不過亞當·斯密的著作沒有使用“西方經濟學”這個概念)。但是革命導師使用了“科學”二字,并且規定了其使用范圍,而后人在實踐中使用這個概念時卻根據不同理解產生了如前所說的一詞多用、多義的現象,這就導致今天我們在設立學科時陷入了話語困境,有的爭論甚至容易上升到意識形態高度,使得學科發展困難重重。

三、結語

科學社會主義基本概念在當代中國的新發展,拓展了人們認識社會主義的新視野。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社會主義,是一個階級消滅、國家自行消亡的“自由人聯合體”。如果用這個標準判斷今天的中國社會,不可能得出中國已經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結論;如果在當今歷史條件下按照這個標準建設現實的社會主義必然遭到失敗。反之,如果用今天中國的改革去裁決科學社會主義,也容易得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或不符合中國國情的結論。而借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思維,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的基本輪廓也就日見清晰了。

【參考文獻】

[1]王金磊, 李心華. 科學社會主義若干基本概念辨析[J]. 教學與研究, 2012, 47(7):87-91.

[2]王懷超, 秦剛. 科學社會主義的學科定位、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J]. 社會主義研究, 2017(3):34-38.

[3]張帆. 對科學社會主義學科邏輯起點的再思考[J]. 科學社會主義, 2015(1).

猜你喜歡
科學社會主義
《哲學的貧困》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地位
市場經濟條件下,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堅持
堅持以人為本 著力改善民生
淺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的關系
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影響以及對策分析
論作為科學社會主義價值的自由、平等和博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