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的是書,讀的卻是遠方

2018-07-20 04:24米問問
莫愁·家教與成才 2018年7期
關鍵詞:旅途腳步美術館

米問問

旅行,是心靈的閱讀;而閱讀,是心靈的旅行。

孩子的腳步就是他的目光,一寸一寸地閱讀這個世界。開始任何一段旅途之前,無論是長途還是短足,在整理行李的時候,別忘記帶上一兩本書,讓孩子的腳步在旅行的同時,心靈也跟著旅行。

旅行間隙,隨手從背包里拿出兩本書,一本給孩子,一本給自己,靜靜地坐下來,哪怕才翻了一頁就不得不出發。一個人在喧鬧的背景中迅速讓自己安靜下來,并進入一個相對自我的閱讀狀態,是一種特別的能力,需要根植于內心的自省自覺。

在東京的地鐵、公園和街頭,雖然大部分的人都步履匆匆,但我和兒子總會看到,當他們坐下來的瞬間,會掏出一本書來讀。比起壯觀的自然景色,這是更美的另一種人文風景。法國塞納河邊的繁華書市至今讓我常常懷念,那些在或新或舊的書吧中搜尋的目光,浪漫唯美又清澈純凈。

傳說二戰時,在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法西斯分子在對猶太人進行殘酷折磨和瘋狂屠殺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許多猶太人在極其艱難的時刻,甚至就要失去生命時,他們隨身攜帶的竟是幾本書;許多人走向刑場時,手里還緊緊地握著一本書。法西斯對這些猶太人的做法感到震驚:這是一個真正不可戰勝的民族,他們內心隱藏著強大的力量,足以抵擋住向他們射來的子彈。

德國和波蘭的地鐵列車上,人們的眼睛不是望向窗外的美景,就是盯著手中的書籍。

我一直相信,閱讀是有力量的,文字是有養分的。一個常常讀書的孩子,他身上有一股別于他人的氣息,叫做書卷氣。書卷氣不是羸弱和呆滯,而是眼瞳中的神采飛揚,和行走在任何陌生之地時的篤定自信。

旅行中閱讀的書,不一定要深邃深刻,但一定要有行走的狀態,一定要有對遠方的渴慕。有時是陌生城市中的車水馬龍,有時又是長郊野外的鳥語花香,或者是幾萬米高空的悠然遠眺,又或者是初見第一眼的相視而笑。那些來自靈魂深處的震顫,在你千里迢迢的路途中,悄然借助紙墨的力量提前來到你面前。無論我們如何長途跋涉,能夠到達的地方總是有限的。但是書不一樣,每一本書就是一艘不同航向的船,帶領我們從自我的狹窄世界中,駛向不同航向的廣闊海洋,不止拓展我們的視界,更拓展我們的內心。

旅行永遠達不到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因為目光永遠比行走要快得多,思想永遠比腳步要深刻得多。但是不能因此停止行走,腳步踩在陌生土地上,是另一種切入體膚的閱讀。當你停止行走時,世界會很大,大到你難以企及;當你邁開步子行走時,你又會感到世界很小,小到你邁開雙腳就可以抵達。這就是旅行和閱讀的相輔相助的關系。

去日本東京吉卜力美術館之前,兒子小米著迷動畫書籍,宮崎駿的每一部動畫片對于小米都是奇跡。參觀完吉卜力美術館之后,他知道了動畫片的構思、設計、創作、制作的過程,原來那些感人的動畫是一張一張畫出來的。東京之行后,他甚至嘗試自己制作動畫,雖然因為技術上的原因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但已在朝“動畫”這個領域起航了。

我在路上閱讀的,常常是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我在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在想,其實天下每位母親都一樣,在擁有孩子的那一刻,我們都愿意用一輩子的時間,慢慢地陪著他走,陪著他第一次邁開步子,第一次走出家門,走過世界,走過生命中無限的山水風光。

這些年一路走來,我和小米一路行一路讀。閱讀不僅是旅途錦囊攻略的來源,更不止是填補旅途空余時光,閱讀是用心靈丈量我們從未走過的遠方,是用靈魂抵達我們從未抵達的圣地。

外面的世界更是一本精彩生動的書,當書上的場景、腦海中的想象變成了真實時,對孩子而言是一種最美好的回憶。幼年的記憶是短暫的,但是小米記得那個下午,陽光漫過吉卜力美術館里的鳥籠式旋轉樓梯……每當我們偶爾提起這個下午,仿佛翻開了存在內心的一本書,時光的況味撲面而來。

每一次旅行之后,回到我們居住的城市,就好像是從一場抽離狀態的“閱讀”回到現實世界。旅行和生活就像一座交錯旋轉的樓梯,當小米轉回原來的方位時,就會發現自己站立的位置變高了,視野開闊了。

孩子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旅行,其實不是從他邁開出發的腳步開始,而是從第一次睜開眼睛開始的。

在那個神圣的時刻,他打開了一本叫做世界的書。

(作者系江蘇省作協會員,出版多部作品。)

猜你喜歡
旅途腳步美術館
鋼·美術館展覽現場
鋼·美術館二層展廳 鋼·美術館一層展廳
樂在旅途
瘋狂旅途
“馬”上旅途
腳步越不過良心
春的腳步
四季的腳步
去美術館游蕩
美術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