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為什么不敢留點余地

2018-07-21 03:23蔣方舟
做人與處世 2018年12期
關鍵詞:基拉余地棄權

蔣方舟

有這么一個殘忍的故事。

日本有個長跑選手叫圓谷幸吉,他童年和少年時就跑遍了自己家鄉所有的道路,1964年,當日本主辦奧運會的時候,圓谷幸吉被選作國家隊的選手,參加馬拉松比賽。

比賽當天的早晨,他照例平靜地喝了一杯茶出門比賽,他像已經多次完美做過的那樣沖過去。他的雙腿受過最嚴苛的訓練,其他的選手非常難跟上這個人形火車頭的節奏,半程過后,他的勝利已經非常明顯??墒遣恢挥X地,一個叫阿比比·比基拉的人加快了頻率和步伐,在距離體育場3公里的地方超越了圓谷,最后100米的時候,圓谷幸吉看到另一個對手超越了自己。他想加快速度,進行過嚴格編制設定的心臟、肌肉、骨頭卻拒絕了額外的任務。圓谷幸吉只得了第三名,他向所有國民鞠躬道歉,保證在下一次墨西哥城奧運會上雪恥。他跑在無數次借用的場地上,跑過一個個季節,仿佛不知疲倦。但是不知不覺地,他跑的距離越來越短,他越來越面無表情,每一天都在盜竊他的力量,每一步都在加重他靈魂的負擔。

終于有一天早上,圓谷幸吉沒有從他家出來,第二天沒有,之后也沒有。整個街區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個變化。后來,圓谷幸吉的家被人撬開,他的運動服仔細地疊好放在地上,我們的長跑運動員倒在自己的馬拉松鞋旁邊。他用刮胡刀片切開了自己的頸動脈,刀片還在手上,在他的桌子上,放著他的遺書。圓谷的確是那么美好而誠實,哀動人心。圓谷幸吉的遺書卻是我看過最真誠動人的,他記敘的全是父母哥嫂小恩小惠的感謝,一字一句全是纏綿,全是對俗世絮絮叨叨的留戀。最后,他還是決絕地逼自己做出揮別的手勢,圓谷幸吉在遺書里寫道:“我累了,再也跑不動了”。

這是個悲劇故事,卻也是個關于勇氣的故事。我喜歡它的收梢。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勇敢地朝內心喊話——“我再也跑不動了”。

不想再跑了,雖然路不長,不過是從搖籃到墳墓這段短短的路程。除開道路本身,我們沒有其他的目的地,我們除了老在途中,也沒有什么其他選擇。所以,是走還是停,是快還是慢,是我們僅剩的能夠決定的事情。

我屬于這一代人,在最慘厲的優勝劣汰的社會系統中成長的一代。從幼兒園玩搶凳子的游戲開始,我們就深吸一口氣鉚足了勁,隨時準備推開旁邊的人,從小到大,我們只知道一件事:社會只分輸家贏家,而沒有棄權家。這個社會已無旁觀者,已無局外人,悠閑靜坐的人要么被消滅,要么站起身來做出起跑的姿態。這個社會制定了新的游戲規則,更嚴格的游戲規則,不再允許有人棄權,有人拒不起跑。也就是那時,我發現自己也步入了圓谷幸吉的跑道,永遠跑在自我訓練的途中,永遠跑在全是對手的競爭里。

于是,沒有余地。為什么要留余地?或者,用更年輕的姿態來重述這句話——憑什么要留余地?因為啊因為,余地是生存之余僅剩的奢侈品。

如果人生是圓谷幸吉的奧運賽場的話,余地就是跑在前面的人與跑在后面的人之間的那段差距,且全歸前者享有,也許有幾公里——這幾公里的余地,讓前者可以東張西望看看人世苦樂和人的內心情調,可以走神想想美術音樂政治這些不切實際的事,可以岔路到旁邊花園的小徑去摘些美麗無用的花;也許只有幾米——那也足夠稍微喘息歇氣,短暫補充漫長機械運動帶來的心靈饑餓。

但是這余地卻不取決于自己的計劃和選擇,而全取決于這變動的距離。當后面的人像阿比比?比基拉一樣逐漸追趕上來,差距減小,前面的人的余地也就越來越狹窄,直到被后面的人追上來,余地變為負數,成為負債,心靈變成一塊還不起房貸的住所。

這輪賽跑的確會有名次,有獎勵,但是永遠不會有終點;這輪賽跑有領先的人,但是不會有獲勝的人。別忘了,所有的人都是圓谷幸吉,只不過是不同賽程中的他。所謂“成功者”只是還未被超過的圓谷幸吉,“精英”和“領袖”是賽完一場尚屬優秀的圓谷幸吉,失敗者是不再有動力,也沒有奪冠的希望,卻必須靠著慣性和壓力不斷向前擺動雙腿的人。

我不敢給自己留點余地,我甚至不敢小聲再小聲地對自己說:“我累了,我不想再繼續跑了?!?/p>

(編輯/張金余)

猜你喜歡
基拉余地棄權
停頓
安之若素
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持續噴發
掛鉤幫余地 建設富美村
健康な高齢化社會目指す先進日本には協力の余地
團員在團內進行選舉或表決時可不可以棄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