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疑是一種能力

2018-07-21 03:23田博川
做人與處世 2018年12期
關鍵詞:定論顧頡剛治學

田博川

初讀顧頡剛先生的事跡,印象最深的是他在給妻子的信中留下的一句話:“一個人的進步,根本在這個人有疑惑的性情?!?/p>

仔細想想,似乎確實所有有價值的結論,都是從一個個問題中誕生的。少了這些問題,所有的結論都失去了出處,所謂的發展、收獲也成了無本之木和無源之水。這些問題不是天方夜譚,恰是讓人們認識世界和尋找自我的必要的發問。

人生因為一個個問題的存在才得以不斷向前,能否質疑,也成了區別優秀之人和平庸之輩的一個重要標準??茖W在不斷進步,一個個謎題被揭開,在這個一切看上去都已成定論的世界里,質疑尤其顯得是一種彌足珍貴的能力和品質。

顧頡剛先生治學的一大觀點是:“對待書籍亦要留心,千萬不要上古人的當,被作者瞞過,須要自己放出眼光來,敢想,敢疑?!睓嗤τ谥螌W的人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作為參照、標尺,衡量自己觀點的可信度,又像是一把枷鎖,禁錮了許多充滿創意的思想。顧先生治學時,絲毫不因自己讀過的無數古籍而受限,反而是在摘錄、整理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獨特的思想,對書上所寫進行質疑,然后論證,得出正確的結論,這也是他取得巨大成就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如今,我們正在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雖遠不如顧頡剛先生學術學問那樣精深,但我們同樣需要大膽地去質疑。分數高低只是階段性學習能力強弱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已,并不能起決定性作用。最關鍵的是,我們現在面對這些相對固定的知識時,能同時注重培養自己的質疑能力,那等到了社會上面對各種復雜多變、難題交錯的境況時,便會擦亮眼睛,進退自如,顯得自然自由很多。試想,當別人正在焦頭爛額手足無措之時,我們已經能嫻熟地分析,并且還能提出新的問題、尋求新的方向時,不就領先了一大步嗎?

不止于此,善于質疑的人,不知不覺中,已經將捕捉細節的能力和思維的縝密度,訓練到了常人難以達到的高度,他們有能力提出深刻的問題,更有能力去采用各種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在這不斷的良性循環中,尋求一種將自己具備的各種能力發揮到極致的狀態。

我身邊的大部分人,是寧愿隨波逐流低聲附和的,而不愿發出自己的聲音,或者說他們不具備自己發聲的能力,他們只期待于從別的地方獲得一個結論,然后不論對錯地相信它。有人借此求得安逸,他們不質疑外部世界,也就不會遭到來自外部的質疑。有人認為質疑是多此一舉,在一切都可以有一個定論的時代,自己無須費心思去歸納總結。殊不知,只有等到某天,他們湮沒在人潮中,看著別人被光環圍繞時,才會后悔當初自己親手放棄一個又一個質疑的機會。

別讓問題爛在心里,大聲地朝這時代吶喊出種種質疑,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會喚醒更多人內心沉寂已久的聲音,讓人生登高望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指導老師 何平

(編輯/張金余)

猜你喜歡
定論顧頡剛治學
新發現三則顧頡剛佚文考略
2020
蕭公權的治學轉向
分期付款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學觀
沉默的尊重
粒子輸運方程的確定論計算方法
智慧兔
沒有定論的新型
治學與為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