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壯族元素應用

2018-07-23 07:09肖凱
藝術科技 2018年4期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博物館

摘 要:本文以博物館為例,論述了壯族元素在博物館環境下視覺導向設計的應用要素,以期為壯族元素的設計傳播帶來啟示。

關鍵詞:壯族元素;視覺傳達設計;博物館

1 博物館與視覺傳達設計

當代社會對于文化的研究與展覽,是通過博物館的形式展現,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博物館,了解民族繁衍生存、融合發展的物證。博物館也扮演著文化與藝術遺存、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和教育宣傳的專業性民族文化解讀的重要角色。作為全方位弘揚和展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窗口,博物館中使用的視覺符號的主要功能是空間引導,給人們出行或在一定空間環境中的人提供指引。根據參觀者的不同需求,能夠迅速地引導對象找到目標,還可以規范人們的行為,以合理的秩序參觀博物館中的優秀展品,引導人群、分散人流,避免擁堵的功能。視覺傳達設計的合理應用可以讓博物館更有序,且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對于藝術審美、藝術修養的提升,公共區域空間環境中的視覺符號也不再是單單滿足指引需求,其文化藝術性在視覺設計中也應顯現出來,博物館中的視覺符號與民族元素的融合與創新,將體現出博物館深厚的文化底蘊。

2 博物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壯族元素應用

2.1 色彩元素

人類的信息80%以上是通過視覺獲取的,而在視覺獲取的信息中,色彩占有主要地位。色彩是導向系統中的主要元素之一,色彩對于導向系統設計有著重要的意義。博物館環境中色彩學的運用與心理和感情等原理有關,根據市場調查的結果,應合理、科學地使用色彩,以保證設計目的的實現。

在博物館視覺符號設計中,觀眾面對的最主要形式是導向標牌,因此在運用色彩時應以突出空間氣氛、突出主題為主要目的。在大的建筑環境中,應該把握好空間、標牌、裝飾、照明等方面在總體色彩基調上的一致性,形成系統的主體色彩關系,否則會出現雜亂無序的效果,影響到傳達的有效性。在博物館環境中,關于“警告”與“禁止”等的標識導向上應該采用國際通用的配色原則,使人容易辨別。例如,對于警告,一般配色為黃色與黑色;對于禁止,一般配色為紅色與黑色。由于博物館是以陳列為主的綜合性場館,在對于歷史文物的解釋、說明性的標識與小標簽設計中應注意色彩的把握。在隨文物一起陳列的標簽文字中,色彩不應太鮮艷,以免影響到文物的陳列效果。

2.2 文字元素

文字在視覺系統中能十分清楚地表達含義,對于導向的傳播有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館導向系統環境中,所采用的文字內容量的多少、文字字體的選擇及其文字的大小都應該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經過專門的研究和測試后確定下來,并嚴格規范地使用。

博物館視覺符號設計中,文字元素占有較大比重。通過繪制不同字體的視覺效果,得出最適合在博物館視覺系統中使用的字體為黑體。因為黑體字無襯線裝飾,字形端莊,筆畫橫平豎直,筆跡全部一樣粗細,結構醒目嚴密,筆畫粗壯有力,撇、捺等筆畫不尖,使人易于閱讀,在一定的運動速度和距離內易于識別,并以方正、渾厚、簡潔的造型風格被廣泛使用。其次是粗宋體,宋體的字形方正,筆畫橫平豎直,橫細豎粗,棱角分明,結構嚴謹,整齊均勻,有極強的筆畫規律性,使人在閱讀時有一種舒適醒目的感覺,具有一定的中國文化韻味,但缺點是在運動狀態或其他情況下橫豎筆畫的不均勻容易造成辨識度降低。在導向標識不多、空曠的廣場或者特定的區域,可用經過設計處理后的粗宋體?,F代社會國際交往密切,文字導向設計中必須配備中英文對照,一般采用中文在上,英文在下的排列方式,滿足不同語言種類的需要。

2.3 圖形元素

圖形是組成博物館系統設計圖形元素的基本符號,是導向信息傳遞的基礎,是挖掘新的符號意義的有效方式。圖形符號的設計通過對原有圖形的組合產生新的符號,傳遞新的意義。在設計視覺標識圖形時應該采用形式簡約的幾何形構圖,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便于在各種環境中使用,方便人們識別與記憶。例如,美國明尼蘇達動物園的導向系統,在設計上使用數字與動物的結合形式,通過塊面勾勒出動物的側面形體,采用了相應園區的代表動物的樣式與數字進行了結合。作為場館整體設計的一部分,既突出了信息的實用性,同時也加深了觀眾的印象,傳遞給受眾準確的信息和有效的指引。

博物館的視覺符號設計應該與壯族特色結合,同時也要體現出創新的設計精神。在導向圖形中融入壯族民族文化,對具有廣西特色的民族圖形元素在形態上進行改造,開發和利用這些元素傳遞現代導向系統設計理念,更好地將本土文化延續下去,并在新形勢下創新發展。

2.4 造型元素

視覺設計系統采用何種形態介入環境中是一個重要問題,博物館視覺符號設計中的文字、色彩、圖形符號等平面形態是研究內容之一,對平面形態的最終實現形式的造型設計也同樣重要。一個生動的造型載體在整體環境中使人產生強烈的視覺興趣,有很好的引導作用,一般來說常見的造型形態有貼附式、懸掛式、柱立式、落地式、懸挑式等形式。

博物館視覺符號設計中的造型設計以符合環境為基礎,融入環境,在為人們傳達信息的同時也美化了環境,兼顧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不僅起到美化作用,也能夠使導向系統與建筑交相輝映。墨西哥Papalote兒童博物館以動物形態造型的戶外設計造型獨特,這樣的造型設計能使視覺引導系統指引更加醒目,這組視覺設計色彩鮮艷、簡約又具有藝術性,不管是孩童還是成年人來到動物園的大環境中都會保持一顆童心,帶給人放松、愉快的感覺,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2.5 材質元素

如何利用材質的不同來表達視覺系統設計的美十分重要。木材,歷史悠久、淳樸自然,能夠表達出原生態的設計理念;石材,不容易受自然條件和外部環境的損壞,其質樸的質感能夠體現出現代感和文化韻味;金屬,平整性好,著色能力強,便于安裝,顯示出時尚感和品質感;玻璃,透光、隔熱、耐磨,能夠營造出一種簡約大方的現代設計美感;紡織品,讓導向標識變得有生氣,富有人情味,給人以舒適感。在博物館設計中選擇使用何種材質,應該首先考慮視覺效果以及需要表達的設計理念,充分了解當地的背景文化、風格面貌,要因地制宜彰顯特色。

2.6 人性化元素

博物館視覺符號設計需要與觀眾互動,在設計中應該考慮如何被觀眾接受。為了更科學地實現陳列形式的使用功能與審美功能,就要把人性化放在中心地位來研究??紤]到人與陳列形式,人與環境的關系,光線、聲音、濕度、氣體等因素,都與人體測量數據與人體感知相關。視覺導向的布置點要考慮到人的流動性,充分考慮觀眾的運動規律與停頓情況,推算觀眾感知的疲勞狀態,從而設計出合理的導向安排。博物館環境中的陳列立面要考慮到觀眾的視覺高度,以免出現頸部肌肉疲勞和視覺疲勞,以舒適宜人的環境帶給觀眾良好的體驗。

博物館視覺符號設計應該依靠實地的實驗和具體的參數,不能只憑直覺設計,否則將難以了解受眾的心理需求,接收與解讀信息。在陳列文物周圍的小標簽擺放的位置、高度、傾斜角度等都需要經過精心測量、準確計算、反復測試之后方可安裝調試。這樣的人性化設計使觀眾在觀看文物解釋說明文字時就不會出現蹲在地上或者抬頭仰望的尷尬局面。

博物館為了使前來參觀的觀眾輕松愉快地完成參觀,在二樓環廊、各展廳出口處設計了休息區。這些休息區臨窗而設,布置典雅,可以讓觀眾翻閱、觀看有關的資料;在民俗展覽中,運用多媒體導向技術讓觀眾以3D的角度全方位了解展品,選看多媒體資料,部分展品還可以觸摸,使觀眾感到親近;在動態展示中,觀眾還可以參加手工制作,親手學習壯錦的編制或者動手制作陶藝;在習俗表演中,觀眾可以同歌共舞等。將人性化關懷與視覺系統設計人性化相結合,充分考慮觀眾在博物館這個環境中的需求,時刻將觀眾放在主體位置,一切都是為觀眾服務。

參考文獻:

[1] 劉娟.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導向識別設計研究[D].湖南大學,2008.

[2] 白云.導向系統中的圖形符號設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

[3] 張雅.導向設計融入環境的一些探索[J].包裝工程,2009(3).

[4] 王慶斌.標識導向系統的色彩規劃與設計[J].中國標識,2008(11):49-52.

作者簡介:肖凱,設計藝術學碩士,副教授,高級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猜你喜歡
視覺傳達設計博物館
博物館里的“虎”
博物館
多媒體技術與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的創新性分析
淺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
露天博物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