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態中的隱性美

2018-07-23 07:09李鵬
藝術科技 2018年4期
關鍵詞:隱性教育靜態雕塑

李鵬

摘 要:雕塑是我們經常會看到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較多出現在廣場、學校以及一些公共場所。雕塑通過一種藝術形式,能夠實現對人類的文化內涵、自然環境特征、精神意志的完美展現,是現代成文文化建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雕塑所展現的是一種靜態之美,這種靜態中所呈現的隱性美具有一定的隱性教育功能。本文對雕塑隱性美所產生的隱性教育功能進行研究。

關鍵詞:雕塑;靜態;隱性教育

0 引言

雕塑作為一種雕、刻、塑三種制作方法的綜合,泛指為美化城市或者用于紀念而進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者象形的觀賞物和紀念物。雕塑是指利用各種可塑材料或者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繼而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實現對社會生活的反映,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最終達成藝術創造的目標。雕塑作為一種靜態的藝術品能夠對人們產生一種感官刺激,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隱性教育。雕塑所呈現的靜態隱性美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

1 雕塑的特征及隱性教育

1.1 雕塑的特征

雕塑不僅能夠實現對人們生活環境的美化,同時還能夠提升人們的審美品位和思想水平,表現出如下特征:

首先,雕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特征。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具有一定規律性的,正是受到這種規律性的影響,社會展現出不同的人文氛圍。而社會人文氛圍的差異性也會對雕塑的基本情況產生一定的影響。雕塑作為一種視覺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種載體,展現了社會的人文特征,是社會文化的一種沉淀,是社會環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其次,雕塑具有歷史性特征。在現實中,很多的雕塑形象具有一定的歷史性特征。很多雕塑記載了不同時期社會發展的歷史,能夠凸顯歷史的烙印。雕塑所展現的這種歷史性能夠讓人們始終緬懷歷史、牢記歷史,讓人們從歷史中得到啟發,繼而提升個人的思想認識。

再次,雕塑具有一定的啟迪性特征。在現代城市建設中,每一個雕塑都能夠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雕塑作為社會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給予我們啟迪的同時讓我們能夠體會到正能量。尤其是那些歷史內涵豐富的雕塑形象,通過感受雕塑師當時的創作行為,能夠對人們的精神認知層面產生一定的影響,啟迪人們精神層面的升級。

1.2 隱性教育分析

隱性教育最早是美國教育學家、社會學家杰克遜在1968年所著的《班級生活》中首次提出的。隱性教育是在研究教育目標心理以及行為規律之后利用非強制的方式在教育對象心中形成一種潛在的說服力,最終達到教育的目標。和顯性教育相比較,隱性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教育隊形、教育內容以及教育目標都是不直接顯露的,是隱性存在的。隱性教育的教育形式是側面的、間接的,并且在教育實施過程中“迂回”“滲透”是非常常見的教育方式。

隱性教育能夠幫助受教育者長久地受到教育,這種隱性、委婉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完成學習,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掌握。隱性教育是指通過間接、內隱的教學方式使受教育者得到了相應的教育。隱性教育將教育內容通過內斂、含蓄的方式表達出來,讓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感染進而接受教育。

2 雕塑靜態美的隱性教育功能研究

2.1 雕塑所呈現的隱性教育作用及表現形式

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組合體。社會環境的建設往往會對人們的思想認識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雕塑作為一種展現靜態之美的形象,在現代社會的城市環境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雕塑的人文性、歷史性以及啟迪性特征的展現,能夠使雕塑更好地起到隱性教育的作用,從而對人們的思想認識產生影響。雕塑立體呈現了色彩學、形體塑造學等多種結構知識,并實現了對社會環境某種內涵的生動展現,具有較強的隱性教育作用。雕塑所蘊含的隱性教育作用往往比那些苦口婆心的講述所起到的教學效果更好。尤其是現代人的自我意識很強,非常排斥別人強加給自己的東西,雕塑這種無聲的教育形式還是能夠讓人接受的。雕塑通過這種無聲的表現形式更好地實現了人們對雕塑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內涵的深刻理解,進而起到很好的隱性教育作用。

2.2 發揮雕塑熏陶力,強化隱性教育效果

雕塑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有生命力的,是一種特定情感和認知的真實表達。尤其是現代社會中雕塑更多的時候成為一種精神以及文化的象征。通過雕塑熏陶力的發揮能夠更好地強化雕塑的隱性教育效果。首先,要在設計雕塑的過程中注重熏陶力的表現。在設計雕塑的過程中,設計者要緊緊圍繞所要表達的內涵設計雕塑形象,并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實現熏陶力的提升。其次,要注重雕塑形象和整體社會環境之間的良好融合。雕塑作為表現文化內涵的主體,要具備飽滿的形象,能夠完全將表現的內容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同時,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雕塑形象和周邊環境之間的良好融合。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帶給觀賞者更加震撼的視覺感受,顯著提升雕塑的表現力和熏陶力,繼而顯著提升隱性教育的作用。實現雕塑隱性教育效果的不斷增強就必須注重雕塑這種教育主體在形象設計以及周邊環境融合等方面的完善,繼而充分發揮雕塑的熏陶力,完成隱性教育。

3 結語

雕塑作為現代人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具有一定的隱性教育功能,能夠實現對人們思想意識甚至行為的影響。因此,充分利用現代雕塑呈現的隱性美,發揮其隱性教育功能對于增強人們的審美意識、凈化人們的思想等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對隱性教育進行深入的研究,深入分析雕塑隱性美產生的隱性教育對于人們思想活動的影響,并有意識地發揮出雕塑隱性美的隱性教育作用,構建并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凱宏,勒紅蓮,裴志超.高校園區環境雕塑的隱性教育功能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5(03).

[2] 杜俊平.高校雕塑教育中社會功能性的體現[J].時代教育,2014(15):208.

猜你喜歡
隱性教育靜態雕塑
巨型雕塑
最新進展!中老鐵路開始靜態驗收
猜猜他是誰
寫實雕塑
隱性教育視角下高校體育社團對大學生契約精神的培養研究
淡化教育痕跡,強化隱性教育
具7μA靜態電流的2A、70V SEPIC/升壓型DC/DC轉換器
50t轉爐靜態控制模型開發及生產實踐
自然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