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時代下藝術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改革與創新

2018-07-23 07:09朱楠
藝術科技 2018年4期
關鍵詞:藝術院校固定資產信息化

朱楠

摘 要:信息化時代下,藝術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面臨著諸多不足及挑戰。當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著制度不完善、信息化及智能化水平較低、資產的評估及考核體系缺失等問題,導致資產管理效率低下,限制了學校的發展。筆者針對上述問題并結合藝術類高校資產管理的特點,提出建立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信息登記機制、建立開放共享的固定資產信息平臺及制定健全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三大措施,旨在為藝術類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改革提供參考,促進藝術高校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藝術院校;固定資產

0 引言

建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及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是當前我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核心任務。藝術類高校接下來必然迎來新一輪的改革與發展。但是,長期以來,藝術類高校對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傳統的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日益凸顯,制約了藝術類高校的發展。當前,高校信息化面臨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業務融合的挑戰,高校信息化從以管理信息化為核心的數字校園轉型為以服務用戶為核心的智慧校園已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如何結合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提高固定資產服務高校的效率,為學校的大發展奠定扎實的物質基礎,是當前藝術類高校必須考慮的問題。

1 固定資產管理的弊端

1.1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藝術類院校中,領導對資產管理的意識不強,普遍存在“重資產購置,輕日常管理”的現象。相對于綜合類高校,缺乏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及管理人員,且缺少對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指導,各系部資產管理人員的管理方法、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同時,缺乏健全的資產領用、保管、記錄臺賬,無定期盤點,對長期不能使用的資產、報廢的資產沒有及時清理。

1.2 固定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及智能化水平較低

由于藝術類院校長期對固定資產管理的不重視,固定資產的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水平低,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部分學校還采用簡單的Excel或者單機版的軟件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未構建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平臺,僅對固定資產進行登記,而無法實現資產的動態化管理。

1.3 固定資產的評估及考核體系缺失

作為專業藝術院校,部分固定資產的專業性比較強,如各類樂器、演出服裝道具、美術作品、服裝設計成品、文物修復作品等,對此類資產的管理在保管、維護、租借、展出等方面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監督機制、考核激勵機制,導致諸多設備利用率低,物資損失浪費比較嚴重的現象。同時,缺乏一套完善的藝術作品資產的估價機制。在藝術院校有諸多教師、學生、學員創作的藝術作品,如陶器、漆器、木雕、古琴以及各類書畫作品、服裝設計作品等,其制作原材料和最后的藝術成品在資產價值上完全不在同一層次上,但因缺乏估價機制,此類藝術作品資產出現嚴重的賬物不符現象。

2 管理機制的創新

2.1 建立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信息登記機制

科學合理的資產信息登記機制是實現固定資產有效管理的第一步。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二維碼識別技術可同時存儲數字、文本和圖像,且其管理成本低廉,通過移動終端即可實現對其標簽進行掃描,方便快捷。將二維碼識別技術引入高校的固定資產登記及管理中,賦予每件固定資產唯一的二維識別碼,同時把每件固定資產的信息(資產編號、名稱、領用人、型號、購置日期)存儲進二維碼中,生成二維碼標簽,利用移動終端(如手機)掃描,即可方便快捷地對固定資產進行登記管理。尤其是在藝術類院校中存在諸多藝術作品等固定資產,而藝術作品類資產有別于電子設備等固定資產,每一樣藝術作品均具有特殊性及唯一性,借助二維碼識別技術,可將每件作品創作的過程、創作人、作品的內涵及功能,以文字及圖片的形式存儲,使用人通過移動端掃描作品的二維碼即可獲知該件作品的信息,豐富了藝術類資產登記的信息。

2.2 建立開放共享的固定資產信息平臺

當前,互聯網信息化及智能化技術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藝術類院校固定資產的管理應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思路,在固定資產二維碼信息采集的大數據基礎上,建立智能化的固定資產信息管理平臺,通過互聯網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通過該平臺,學校領導層可及時掌握學校固定資產購置、使用的準確數據,資產管理人員可方便快捷地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管理,普通教職工也可零距離了解學校固定資產的配置情況,由上至下,從資產購置、管理及使用三個環節實現對固定資產的共同管理。同時,借助互聯網技術,可實現與兄弟院校間固定資產信息的共享,互通有無,既可減少固定資產的盲目采購,又可促進院校間的合作,實現協同創新發展。

2.3 制定健全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健全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是保證固定資產安全完整、合理配備和有效使用的重要手段。首先,高校領導應該重視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認識到固定資產的合理配置及高效使用是促進教學和科研發展的重要保障,成立固定資產管理領導小組,定期舉行會議,制定并完善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在學校層面成立固定資產管理的專門部門,指派專人負責,同時對系部資產管理人員開展資產管理培訓,各級資產管理員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宏微兼顧,全面提升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能力。其次,探討建立固定資產使用評價體系,建立獎懲措施,對于固定資產使用率高的部門予以一定的績效獎勵,調動系部及機關部門資產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盤活閑置的固定資產,打破院(系)部間固定資產共享的屏障,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避免資產的重復購買。

總而言之,互聯網信息時代背景下,藝術院校資產的管理工作迎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藝術類院校的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資產管理在學校內涵及硬件建設中的重要性,認真分析傳統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弊端,充分借助大數據帶來的優勢,重視資產管理工作,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構建固定資產大數據平臺,為藝術類高校的跨越式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王洪斌,朱效剛.藝術教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與方式研究[J].教育文化論壇,2014,6(6):50-52.

[2] 武向俠,張月琪.高校資產管理的系統性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6,19(2):187-189.

猜你喜歡
藝術院校固定資產信息化
資產管理工作在藝術院校的應用
消防部隊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小企業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問題研究
等級考試為導向的藝術院校計算機教學研究
音樂探索(2015年1期)2015-04-27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中國藝術院校巡禮(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