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式教學法在服裝配飾設計課程中的實踐與改革

2018-07-23 08:54李婧周錦濤皮珊珊
藝術科技 2018年11期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法

李婧 周錦濤 皮珊珊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應用型本科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實踐落地。然而現行的教學活動中,教學模式的單一、實踐設備的不完善和學生關注重點的轉移導致學生的興趣缺失,教學效果欠佳。本文基于應用型本科設計類課程的發展現狀,分析服裝配飾設計課程在傳統的教學課程內容、方法和考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項目式教學法在本課程中的教學意義以及實際應用舉措,希望為該課程的改革探索出一條適合于當下專業教學的道路。

關鍵詞:項目式教學法;服裝配飾設計;多元考核體系

1 服裝配飾設計課程概況

服裝配飾課程設置在大四學年,面向服裝藝術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表演專業開設。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掌握了比較完整的服裝設計知識和結構工藝基礎,并具備良好的計算機操作技術,是進行創新設計實踐、鍛煉其創造性的最佳時期。而該階段又是學生從學生角色逐漸向工作角色的過渡時期,學生面臨畢業設計和工作實習,配飾設計課程在這一時期的介入能夠帶給學生新的思路。

2 服裝配飾設計課程面臨的問題

第一,教學方式的單一。一般以教師理論教學為多,實踐教學少。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學習的方式會相對枯燥,且服裝配飾種類很多,列舉出的類別有限,很多知識只能點到為止,不能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喜好和需求。

第二,學生面臨就業問題。大四階段,就業為學生頭等大事,部分學生在這一時段會忽略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認為配飾作為服裝的分支,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學習。其次,傳統的設計課程中設計與市場的聯系不夠緊密,導致一部分學生在找工作期間不順利,對自己的審美和設計能力產生疑惑,缺乏自信。

第三,設備的普及性不足。國內大部分服裝院校都開設了配飾設計課程,但沒有精細劃分到具體配飾方向,也沒有設計專門的專業學科來進行人才培養。[1]作為邊緣學科,教師授課方向以設計與鑒賞為主、制作為輔,鮮有專業設備用于學生制作實踐。

第四,考核體系片面,設計類課程沒有標準答案。由于審美傾向不同,市場的評判標準也存在差異,若由教師一人評判,學生對教師的個人風格存有疑慮,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部分學生容易帶著應試教育的心態來學習課程,只求結果,不重視過程。這使得學生的設計思維受到限制,設計出來的產品難以在創新性和產業化需求中作出平衡,教師也難以對學生的設計過程、合作過程作出評價。因此,在既定的現狀下,“項目式教學”法的教學改革對應用型本科設計類專業課程是十分迫切的。

3 項目式教學法課程改革的目的和意義

項目式教學法,以理論知識為基礎,以項目為導向,學生根據項目的目標自主解決問題。在課程的最初,教師根據課程大綱的要求,給學生設置任務,學生圍繞教學項目的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獨立完成或與其他學生組成團隊共同完成。項目式教學法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組織者或引導者,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實操、協同合作、交流探討。[2]通過項目,不僅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更能培養有良好職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4 項目式教學法在服裝配飾設計課程教學中的實踐

4.1 “雙導師制度”走進項目課堂

大四專業課程教學在整個大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知識課程,更能使學生將大學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建立專業知識體系。學生在課程中的探索,除了自主組建團隊分工合作外,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本課程引用“雙導師制度”項目化教學模式,除在校教師外,邀請配飾行業中的專家或是工藝大師作為企業導師。在發布項目后,校內導師負責理論知識的傳播與指導,校外導師將理論知識實踐化。[2]根據課程項目安排,校內導師組織學生赴博物館、展示廳參觀,通過講座和論壇形式讓學生理解配飾文化內涵與審美態勢;校外導師組織學生赴服飾產業園等地參觀與交流,讓學生接觸最新配飾發展趨勢和工藝特色,了解課堂知識對接的市場模塊。讓學生打破自我局限,了解配飾的前沿進展。彌補在校學生對當今配飾趨勢和工藝這一模塊的薄弱知識。通過雙導師制度培養,一方面充分優化教學資源,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讓大四學生對教學效果保持良好的興趣與態度,取長補短,實現優勢互補。

4.2 校企合作,構建項目平臺

大四上學期,正是企業招聘的黃金時期,也是應屆學生尋求就業崗位的高峰期。在課程中融入企業實踐與合作是應用型本科教學中的最佳模式,不僅能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更能幫助學生順利走出校園步入社會。

項目發布后,學生與企業進行項目配對。本課程采用如下兩種合作方式。第一種,學生為項目的甲方,負責設計與出圖,企業配合學生進行產品呈現。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設計出自己的配飾效果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進行美學和工藝上的指導。設計成稿后,由學生、教師和企業共同評選出最佳作品,進行生產打樣。這種方式一般適用于創意類配飾設計,通過項目的搭建,能較好地體現學生的設計創意性和企業的高生產能力,讓圖稿變為產品,真正達到創意落地。

另一種為企業定題,學生作為項目乙方出稿。企業以自己的需求給學生設定實際項目或虛擬任務,學生自行分組作為企業的子團隊。根據給定項目進行配飾主題靈感發散,立足市場需求,捕捉閃光點,通過小組成員不同支線的設計提案完善設計方案。設計方案經雙方確定后進行系列稿件的繪制與調整,進而與企業技術部門協商,選擇合適的工藝來達到最終設計效果。

校企合作,學校為企業提供活躍的思維創新力和設計力,企業為學校提供成熟的產業化設備與完善的生產流程。通過相互溝通與協作,讓學生不僅能在實踐中理解學校傳統課堂上的知識,更能了解企業的運作和市場發展,增強學生的商業意識。同樣,企業能獲得學生設計樣稿,減免一定份額的設計費用,更能從中招聘到匹配公司的員工,減少了培訓磨合成本。

4.3 賽教結合,提升項目水平

大賽代表著一定范圍內人群或產業群體的需求風向標。作為應用型本科教育,“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理念應貫穿于教學之中。課程開始,教師選擇較為符合課程的賽事作為項目進行專業教學,并動員學生參賽。本課程根據課程安排與賽事時間的吻合度,引入“大唐杯襪藝設計大賽”,和“震澤杯紡織品設計大賽”兩項主要賽事。在賽事項目進行過程中,學生在解決項目問題時發現自己在思維和技能上的不足,在請教教師的過程中,教師能及時接收到學生的反饋,發現自己在教學上的盲點。其次,“賽教結合”能有效提升專業競賽的開放性。[3]服裝配飾類賽事項目有來自全省乃至全國性的高校學生及設計愛好者參加,學生可以通過比賽橫向了解不同院校的設計風格和學生的設計水平,從而在其中找到差距,攻克薄弱環節。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教學反思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作出及時調整,有助于專業課程的再教設計與開展。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攻克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學生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升,學生和教師的業務能力也能更貼合當今市場的需求。

4.4 構建多元學習效果考核體系

將項目式教學方法引入服裝設計類專業課堂中,課程的教學評價與考核體系也有較顯著的改變。由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個體提交作業——老師批改作業的單純考核路線變為教師發布作業——學生團體完成作業,雙師進行指導——教師、學生與市場評判作業的多圍度考核體系。

學生圍繞項目展開配飾品的構思、市場調研、設計與制作、成品的展售與最終產品回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自己的作品變成了產品,真正實現了設計力的轉化。學生的興趣得到了質的飛躍。同時,學生在項目實踐的過程中了解到市場、行業的標準,意識到自己所學理論知識與市場實操之間存在的差異,通過在項目過程中不斷地磨合與改進,最終找出市場的需求和自己設計風格的交叉點,使自己的設計體系變得更加完善。

有教師、學生和市場三方面共同評價,教師不再獨享評定權,學生能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設計風格和特色,學生有了更高的參與度,評判作品的結果更能體現當代大環境的審美傾向。結合市場反饋進行考核,不斷促進課堂理論知識與行業新動向接軌,逐步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此外,也能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保證教學質量。

5 結語

項目式教學法擁有獨特的過程實施與測評體系,是提升高年級大學生專業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立足專業課程的實際需求,以項目為導向、學生為主體,在學校、企業和市場共同作用下,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自我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讓學生在專業訴求和市場需求、教學實踐與職業發展等多方面平穩銜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應用型高水平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蓓.配飾設計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3(8):275.

[2] 谷龍艷,雷巖,呂金洲,法文君,李靜.“項目引導”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施[J].廣州化工,2018,46?(12):138-140.

[3] 俞雷.校企合作《家居配飾設計》課程教學初探[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28(07):108-109.

[4] 王坤,嚴尚濱.項目教學模式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8(12):102-105.

作者簡介:李婧(1991—),女,碩士,助教,從事服裝設計與品牌、服裝數字化設計研究。

猜你喜歡
項目式教學法
《ASP.NET動態網頁設計》課程項目式教學的思考
高效、探索、實踐
淺談項目式教學法在高職數據庫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項目式教學在《數控加工工藝》課程中的應用
項目式教學法在《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項目教學法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項目式教學法之于筆譯教學的適用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