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賦能時代背景下的文化新視野

2018-07-23 08:54冼曉茵
藝術科技 2018年11期
關鍵詞:新模式文化產業

冼曉茵

摘 要:AI已經賦能文化產業的各個角落,無論是文創、文化交流,還是電影行業、娛樂生態等領域,都已經隨處可見AI技術給行業帶來的各種新奇變化。擁抱新鮮事物通常是新的機會與希望的前奏,AI賦能時代已經到來,我們大可縱觀它給文化帶來的一些新視野,或可啟發新時期文化發展的新思路。

關鍵詞:AI技術;AI賦能;文化產業;新模式

“人工智能(AI)”概念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60年來,AI的理論和技術日趨成熟,應用范圍也日漸擴大,在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當下,AI的發展更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人工智能一詞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流行語。目前,最尖端的AI產品在語言識別、圖像識別等方面已經達到了不亞于甚至超過人類的水平。有專家認為,未來人工智能帶來的新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載體,將對世界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

如今,AI技術的興起正在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為經濟社會帶來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2018年9月,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以“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為主題,以“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市場化”為特色,圍繞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前沿、產業趨勢和熱點問題等進行了專門的討論。從大會的內容和意義來看,AI技術影響的不僅僅是傳統工業,AI技術與文創產業的有機結合同樣有著極大的想象空間。

1 技術先行,AI為文創賦能

傳統觀點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是以創意為主,技術只是實現創意的工具。而在AI被普遍運用的今天,技術似乎變得與內容同等重要,技術已經不僅僅是實現創意的手段,更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創意者可以以先進的技術做創意的支撐,技術就是創意的源泉。

近些年AI技術已經對文創產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積極擁抱人工智能的文創企業不在少數。比如,人工智能公司Novamente與南加州大學合作開發的 “知識引擎”,可以分析電視劇觀眾的情緒變化;BBC正在嘗試讓機器和人類一樣,在編輯制作過程中選擇正確的鏡頭;網絡視頻網站通過智能分析、個性化匹配廣告,讓影視作品有了更多的盈利模式。

2 AI作為高效率工具推動文創發展

AI正在不斷影響文創產業的發展。然而,它畢竟有著很高的技術壁壘,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一般的文創企業幾乎很難自主開發。

但是想要借助人工智能實現降低人力、時間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文創工作者還是可以選擇一些有AI賦能的軟件或工具。比如,由藍海創意云自主研發,專門為影視工作者打造的影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安捷秀(AgileShot),其特有的人工智能自動分解劇本功能,可以智能拆解劇本,通過自然語義分析保證準確率,5萬字劇本拆解時間不超過5秒,遠超傳統人工方式。不管是在線寫作還是通過本地導入劇本,它都能自動生成人物和場景列表,智能關聯索引關系,快捷跳轉瀏覽劇本。它除了有人工智能自動分解劇本功能之外,還有預算和財務管理、進度監管、質量把控、在線審片、后期PIPELINE管理等功能,在解決影視項目執行過程中普遍存在的超預算、延期、質量不佳等突出問題時有良好的表現。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將是電影行業工業化,乃至文創產業大升級的有效途徑和核心動力。我們應該探索AI在文創領域的可能性,使其進一步助力文創行業的高效率、智能化發展。

3 AI賦能全球文化交流

當下全球文明交流頻繁,不同價值觀的沖突逐步顯現。AI技術可以實現對用戶偏好的近距離抵達,打破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和利益等壁壘,為全球文化無障礙交流創造可能性。

例如,字節跳動人工智能實驗室于2015年開始全球化布局,截至目前,字節跳動產品已覆蓋超過150個國家、75個語種,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位居應用商店總榜前列。AI技術是字節跳動全球化戰略取得當前進展的關鍵。

字節跳動的核心產品——抖音,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促進文化交流的案例不勝枚舉。中國女孩梓夢彈著古箏曲《虞美人》,憑借溫婉端莊的模樣在抖音海外版TikTok上圈粉無數,她將中國民族樂器、古典樂曲與漢服三大文化符號融合在一起,讓外國的年輕用戶了解了中國文化。

國內抖音“少林夢”的挑戰同樣火到了日本。一名日本用戶將《少林英雄》的中文和日文歌詞用毛筆寫下來進行對照。雖然筆法稚嫩但寫得很用心,這條視頻被2萬用戶點贊。同時,日本文化也在中國抖音得到了傳播。很多中國用戶到《灌籃高手》實景地——神奈川縣鐮倉市湘南海岸打卡,并配以主題曲,用抖音拍攝下來并上傳至抖音繼續傳播。

科學技術讓原本很多不敢想的創意變成了現實,未來有望繼續用AI技術更好地解決全球信息創作與交流問題。

4 AI賦能娛樂生態業

愛奇藝于2017年已領先將“AI”技術落地。愛奇藝已將AI算法貫穿劇本創作、選角、流量預測、審核、編碼、剪輯、經營、搜尋、推舉、宣發、熱點預測等多個環節,更大程度地激活了IP的商業化潛力,也讓平臺更懂娛樂、更懂用戶、更懂內容與合作伙伴。

2018年,中國娛樂生態迎來了AI時代的新機遇和挑戰,成立8年的愛奇藝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其愿景是“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攜帶泛濫精品內容邁向更廣闊的國際舞臺。憑借創新和質量兼具的網綜、網劇和網絡大電影等優質內容,愛奇藝的IP開辟鏈被深入打通,一魚得以多吃;用戶付費模式在更多優選內容領域落地生根。除了海量的優質內容,愛奇藝充分看重AI等技術為娛樂行業帶來的創新,AI、VR等新技術不只帶來了多元玩法,也見證了愛奇藝讓科技賦能娛樂行業,通過智能創新、自然交互和開放服務,給用戶帶來極致的娛樂體驗,推動了中國娛樂產業的升級發展。

2019年初,愛奇藝公布了“iVR+2018生態計劃”,希望通過“技術+人”,為合作伙伴和用戶給予更大的報答。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博士指出;“未來的娛樂是AI的娛樂,創作者和平臺將通過AI技術為用戶做個性化創作和精準推送?!?/p>

AI已經賦能文化產業的各個角落,無論是文創、文化交流,還是電影行業、娛樂生態等領域,都已經隨處可見AI技術給行業帶來的各種新奇變化。擁抱新鮮事物通常是新的機會與希望的前奏,AI賦能時代已經到來,縱觀它給文化帶來新視野的同時,也應該對它持有樂觀的態度,因為它本來就是一種文化現象。

猜你喜歡
新模式文化產業
對文化產業創新模式的分析:以傳媒類文化產業為例
文化產業
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