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屏數字動畫的多媒體交互系統設計研究

2018-07-23 08:54李嫻
藝術科技 2018年11期
關鍵詞:系統設計

李嫻

摘 要:通過對多屏數字動畫在多媒體交互系統中的設計意義分析,本文明確了現階段多屏數字動畫的發展情況,以設計方案、軟件設計模型及仿真實驗三個方面為切入點,研究了多媒體交互系統的多屏數字動畫設計具體形式,旨在為同行業人士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多屏數字動畫;多媒體交互;系統設計

1 多屏數字動畫概述

讓兩個以上的屏幕或畫面共同完成一個動畫故事的渲染就叫多屏數字動畫。在市場經濟發展及科學技術優化的環境下,多屏數字動畫誕生,實質上是動畫設計發展的客觀趨勢,具有較強的特殊性,能夠最大化呈現普通動畫的藝術氣息,提升受眾者的觀看體驗,在推行以后得到人們的一致好評。

多屏數字動畫在播放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新穎的播放形式及環繞立體視聽效果抓住社會大眾的眼球,提升動畫的市場觀賞價值。例如,三星在2014年制作了一個名叫《假日夢想》的趣味廣告,主人公是一名小女孩,講述了小女孩在夢中看到了海底世界、月亮、海盜船等等,雖然故事情節老套,沒有時代感,但其表現形式相對新穎,是由74個大小不同的多媒體屏幕共同演繹的,人們在觀看的過程中按照事情發展順序,跟著小女孩穿梭在74塊不同的屏幕上,具有較強的現場感。

2 探究多屏數字動畫的多媒體交互系統設計

2.1 具體設計方案

將系統設計為多屏數字動畫的交互系統模式,能夠優化系統運行的硬件環境。通常這種系統的硬件設計結構多為C/S軟件架構,為動畫信息數據交互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模型環境,這個數據模型能夠應用在各個操作平臺及系統中,若沒有這個數據模型,在跨平臺的信息數據交互活動中,需要重新設定系統參數,會增加相關人員的工作量,因此這項交互技術的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這個系統可以降低數據信息傳輸出現概率,將實時傳輸協議(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簡稱RTP)和實時傳輸控制協議(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簡稱RTCP)的數據反饋機制優化,提升了系統的應變能力。

系統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相關硬件設備的支持,例如數字化服務器、數據交互設備、數據庫、數據計算板塊及控制板塊等等。數字化服務器是上述硬件設備中最重要的設備,它是多屏數字動畫運行的基礎,一般選用會話初始化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簡稱SIP)數字化服務器,這種服務器能夠將交互活動中的數據收集起來,篩查并留下有效數據,提升數據交互的暢通性。

2.2 軟件設計環節

(1)銜接數據的模型搭建。數據模型是多屏數字動畫交互系統設計的基礎,搭建銜接數據模型就是為信息數據的平臺交互提供途徑,提升各平臺的兼容性。相關人員要根據數字動畫的基礎數據對模型進行參數調整工作,提升模型的傳輸效率,使其滿足動畫的使用條件,具體公式為Fabcn=y2ijG-yiyj(Bijcos?ij-G2maxsin?ij-P2ij,其中匹配系數的最大值用G2max來表示,搭建平臺參考系數用yi來表示,其他系統的操作參數用yj來表示。

(2)RTP協議及RTCP協議的數據交互計算改良。在本文設計的系統中,只用設計模型是不能實現多屏數字動畫的,還需要將RTP協議及RTCP協議的數據交互計算合理改良。通常RTP協議的通用信道的變換差衡量參數用H來表示,RTP協議信道的傳輸數據能力參數用Hc來表示,再結合其他參數進行RTCP協議計算改良,得到公式μit=LnIit-LnA-?LnKik-φLnHit-FDIit-?Ln(H*FDI)it,在這個算式中,變換RTCP協議信道的差異指數用Iit來表示,它與RCP協議參數一樣也是一個恒定值,RTCP協議信道的傳輸能力用Hit來表示,動畫在PTCO協議信道中的反應能力用FDI來表示,RTCP協議在交互過程中的參數用Kit來表示,設計模型的閥代參數用?來表示,在多屏數字動畫的多次交互中,傳輸承受能力的負數值用A來表示。

經過多次改良的RTP協議及RTCP協議的數據反饋能力適用范圍發生了細微的變化:當Pj值不等于0時,說明多屏數字動畫的銜接能力為1,當Pj值的范圍在Tj(區間為[79.0,91.0])內時,說明多屏數字動畫的銜接能力為MAXxij;當Tj的值等于0時,說明多屏數字動畫的非傳輸系數為1;當Tj的值在Pj范圍內時,說明多屏數字動畫的非傳輸系數為MAXyi+1j。上述過程就是多屏數字動畫在系統交互中的承接與非承接控制環節。

2.3 對比實驗探究

(1)配置系統參數。想要系統正常進行多屏數字動畫交互活動,就必須對相關的參數進行合理配置:在RCTP協議中,FDI動畫信道的參數值應控制在[78.6,90.0]值域內,將系統內置標注動畫碼系數設定為8.8,然后再將其他參數參考基礎數值進行設置,代入公式中進行多次試驗,查看信息交互的次數、數量及修正次數。

(2)建立評估的相關指標。多媒體交互系統的評估指標有兩個,即反饋數據指數和接收數據參數。在建立的過程中需要分別設計函數模型,并注重交互修正次數的參數值。

(3)根據實驗數值分析實驗結果。相關人員不僅需要對傳統的信息交互系統進行實驗,將其作為實驗參考數值,還要對上述計算公式進行反復的代入實驗,得到相關數值。得到以下結果:傳統的交互系統在對數據錯誤類型進行核對時,反饋指數為5.2,接受數據參數為20.7;而本文的交互系統在對數據錯誤類型進行核對時,反饋指數為8.5,接受數據參數為47.3,兩者的反饋參考值相差20/kb。由此可見:第一,本文的多媒體交互系統比傳統交互系統的工作能力強,能夠對RTP協議及RTCP協議的數據進行優化處理;第二,傳統交互系統的數據處理失真比例高于本文的多媒體交互系統數據處理;第三,傳統交互系統的設計難度高于本文的交互系統設計;第四,本文設計的交互系統算法設計較簡單,具有較高的精確度;第五,本文設計的交互系統播放動畫時出現卡頓的頻率降低。

3 結語

多媒體交互系統能夠將多個多媒體屏幕連接,實現數字動畫,提升交互反饋的時效性,使工作人員脫離雙系統難題的束縛,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時數據信息在交互活動中保存得相對完整,弱化了操作系統對信息數據交互的影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系統設計
基于UML技術的高校貧困生管理系統建模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