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名畫動畫中靜態畫面的動態美

2018-07-23 08:54李雅杰
藝術科技 2018年11期

摘 要:名畫動畫是動畫界一種新的創作形式,即對原本靜止的畫作進行動態處理?!睹赡塞惿呦聵翘荨窐s獲奧斯卡動畫獎,其獨特的拍攝手法讓人贊嘆不已,將名畫以動態的形式完美呈現出來。本文將從靜態與動態兩方面簡要分析《蒙娜麗莎走下樓梯》靜態畫面所蘊含的動態美。

關鍵詞:名畫動畫;動態美;《蒙娜麗莎走下樓梯》

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被奉為經典,畫面中的女子流露出不可捉摸的神秘微笑。美國導演瓊·格雷茲以此畫為引,創作了《蒙娜麗莎走下樓梯》這一著名動畫,借此在國際上享譽盛名。

1 作品分析

這部作品用新的繪畫技巧制作而成,直接在攝影機下用顏料在同一畫布上連續作畫,包含了三十多位不同流派和風格的世界著名畫家的作品。

1.1 保羅·高更

保羅·高更是法國后印象派畫家。其后期作品主要體現塔希堤島土著居民的風俗及居民的精神世界。繪畫手法以平涂為主,簡化線條,用色強烈,抽象化的背景處理襯托出人物形象,描繪出了土著民族質樸的原始美。

《蒙娜麗莎走下樓梯》引用了高更筆下的《熱情洋溢的土著裸女》之一,圖中一名膚色黝黑的裸體女人趴在床上,左上方背景處有一黑衣人,描繪了塔希提土著女人休閑的生活狀態和她們健康、粗野、真實的美感。主色調使用神秘的紫色與沉穩的褐色,平涂畫法突出了畫面的原始感。

1.2 愛德華·蒙克

愛德華·蒙克被譽為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其作品充滿了對死亡與病痛的回憶與恐懼,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作品筆觸大膽奔放、色彩艷麗豐富,給人強烈的刺激感,充滿了緊張不安、壓抑悲傷的情緒,用對比強烈的線條、色塊、簡潔概括夸張的造型,抒發自身感受和情緒。

《蒙娜麗莎走下樓梯》選用蒙克的《青春期》。這幅布面油畫描繪的是半夜第一次來月經的少女,她睜大雙眼,充滿驚慌和茫然,雙臂交叉,似乎極力想要擋住自己的隱私部位。身后巨大的黑色陰影像一個幽靈躲在暗處窺視,營造出不祥與恐怖的氣氛。

此外,影片還選用了蒙克的《吶喊》。這幅畫是蒙克與朋友在夕陽中散步時有感而畫,整幅作品表現的是作者個人的主觀感受,強調一種外人無法理解的恐懼和沉重。

1.3 亨利·馬蒂斯

亨利·馬蒂斯是野獸派的代表。野獸派擅長直接從管中擠出顏料作畫,畫面簡潔、清晰,省略了多余的細節,以單純的線條和色彩構成畫面藝術形象,對大塊的鮮明色彩做抽象的安排,達到既富有裝飾性又具有空間深度的效果。

《蒙娜麗莎走下樓梯》選用馬蒂斯的《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整體畫面十分沉靜,采用大膽而粗獷的線條勾勒大致輪廓,呈現出粗獷的人物形象,絲毫沒有女子溫文爾雅的氣質,用純度極高的藍、黃綠色與粉色表現人物頭發、眉毛以及臉部陰影,打造具有野性氣息的視覺效果。

1.4 安德烈·德蘭

德蘭和馬蒂斯被稱為野獸派的先驅,但德蘭本人卻被稱為“不太野獸派的野獸派大師”。他的手法不那么粗野,筆下的曲線更為典雅,色彩也更加和諧。

《蒙娜麗莎走下樓梯》運用德蘭的《馬蒂斯肖像》。以冷色調為主的畫面上筆觸明顯,生動地勾勒出馬蒂斯的神態,背景的黃色與人物衣服上的藍色形成鮮明的對比。

2 靜態與動態

現在有很多對靜態世界名畫作動態處理的作品,例如《Beauty》。這部作品采用CG技術制作,百幅世界名畫伴隨柔和的音樂動了起來,讓寂靜之美展現出一種運動之美。但整個展示過程雖然有2.5D的動態美,提升了畫面的延展度,但較多是推拉鏡頭,人物部分肢體的變形處理使整個動畫顯得呆板、冗長、乏味。

而《蒙娜麗莎走下樓梯》優勢明顯。筆者將從以上幾幅畫來分析由靜態美過渡到動態美的連續性關系。

作者對《熱情洋溢的土著裸女》進行了色調上的修改,人物身體的顏色與床單顏色對比明顯,以冷色調為主,其他部分基本保持一致。同時將《青春期》色調做了冷色處理,人物皮膚更顯蒼白,呈現出一種病態美。兩幅作品色調一致,在顏色上容易過渡;動作上,從趴著到起身坐著,也比較連貫;背景上,將黑衣人做虛化處理,慢慢從左上方移至右上方人物身后,整套動作流暢、自然。

《吶喊》也以冷色調為主,從《熱情洋溢的土著裸女》到《青春期》,再到《吶喊》,在顏色的轉換上處理較簡單;動作上,前一幀是人物坐著的半身像,后一幀是人物面部特寫,中間做了類似推鏡頭的處理;背景上,前一幀主要分為深色的墻面和淺色的床單,相對平行,做扭曲處理,增添顏色形成后一幀顏色艷麗的《吶喊》。

《帶綠色條紋的馬蒂斯夫人像》色調和造型塑造基本與原作相似,顏色的飽和度稍微有所降低。前一幀的《吶喊》與后一幀的《馬蒂斯夫人像》色調相似,較好處理;動作上,前一幀和后一幀都是人物臉部特寫,角度也相似;背景上,前一幀的顏色與后一幀相似,只需把前一幀細化了的背景處理成三個平涂式的色塊即可。

對《馬蒂斯肖像》的色調進行了調整,飽和度相近;動作上,前一幀與后一幀都是人物臉部特寫,刻畫重點由左側臉轉移到右側臉,對臉部進行了細節刻畫,如胡須;背景上,前一幀背景基本分三大塊,后一幀為兩大塊,過渡簡單。

3 結語

整部作品基礎色調、人物造型等基本一致,有利于在同一畫布上連續作畫,再采用逐格拍攝的手法,使作品更加流暢、自然。不論是在選圖,還是色調的調整方面,作者都無比用心,較好地保持了名畫動畫中畫與畫銜接的連貫性,合理的前后順序編排完美地呈現了這部經典之作。

參考文獻:

[1] 束翠菊.探究保羅·高更后期繪畫語言的象征性[J].美與時代:美術學刊,2016(10):60-61.

[2] 馮心.追求與感動——對《吶喊》中情感表達的思考[J].戲劇之家,2016(17):182.

作者簡介:李雅杰(1993—),女,陜西商洛人,西安工程大學新媒體藝術學院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數字媒體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