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藝術品經紀人管理機制創新研究

2018-07-23 08:54肖煌
藝術科技 2018年11期
關鍵詞:管理機制創新

摘 要:藝術品經紀人的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本文著眼于將藝術品經紀人的創新管理機制,通過系統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原理和方法來進行行業的應用與創新研究。藝術品經紀人的管理要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以“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注重系統或組成部分之間關聯性的意義。對管理要素進行識別是我國藝術品經紀人管理發展的前提,找出其存在的問題或薄弱點,然后有針對性地介入。中國當代藝術品經紀人的創新管理機制,通過對藝術品經紀人的價值研判,社會發展分析及行業發展的現實需求缺失,科學整合藝術家、畫廊企業、藝術機構/協會、收藏家、投資公司、政府等各類社會資源和關系,進一步推動藝術品市場規模擴展和產業升級,以求加速拓展文化藝術產業全面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藝術品經紀人;管理機制;創新

1 我國藝術品經紀人概述與管理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文化的繁榮,我國高凈值人群對藝術品投資與收藏的關注持續升溫,藝術品市場快速成長起來。藝術精品由于其稀缺性、珍貴性而受到市場持續追捧,同時,低價位普品也開始進入藏家視野,藝術品市場出現兩極分化。隨著多位中國藏家的大手筆競拍及2017年的市場回暖,藝術品投資正在成為中國投資理財領域的新亮點。但是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中,也存在著很多初級發展階段的弊端。

1.1 交易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問題是信息經濟學假定市場上存在的市場信息不完全和買賣雙方之間信息的不對稱。而藝術品交易市場是一個信息極為不對稱的市場,買賣雙方因專業知識的差異無法在藝術品的品質、鑒別和量化定價上達成匹配意見。另一方面,藝術品流通的市場信息相對保守,很難形成公開化、透明化的量化定價標準,藝術品市場相比其他產品市場存在更為嚴重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在我國當代藝術品市場上其實已經出現這種人為因素引發的逆向選擇的事實。

1.2 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倒掛

近年來,隨著拍賣市場的快速發展,理應作為基礎市場的一級畫廊市場受到了拍賣市場的嚴重擠壓,具有中國市場發展特性的現象表現為藝術家和藝術品直接越過經紀人,與拍賣行直接產生送拍合作的行為,嚴重干擾了藝術市場的有序發展,由此導致我國的藝術品市場一、二級市場嚴重倒置。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藝術品經紀人的生存空間異常狹小,雖然名義上是開展經濟活動,卻在實際交易中充當單一的介紹買賣中介,毫無經紀人應有的功能。

1.3 藝術品價值與價格評估難

藝術品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們對其內在的、主觀的評價,而人們的偏好又各不相同,學術界、評論界對某一件作品、某位藝術家和某個流派從來都是各持己見,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公認的評判標準。

1.4 退出機制不完善

雖然我國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較好地解決了退出和變現機制的問題,但是由于監管的缺失和規則的不完善等眾多原因,絕大多數的文交所已被國務院叫停交易,等候整頓。另外,藝術品市場的交易成本要比其他的金融市場高得多,這些成本包括傭金、經紀費用、儲藏、鑒定、保險、運輸等成本,而交易商最終會把所有這些成本都計入最后的成交價格。

1.5 經紀執業人員資質信用管理缺位

縱覽地方上的相關規定,卻沒有建立相關信譽檔案制度。其他法律制度也是如此,大多只規定了經紀人執業過程中要保持業務記錄,且對執業的經紀項目、執業記錄等資料提交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備案制度雖然能起到規范經紀行為的作用,但是信譽檔案制度的建立能使公眾和監管機關對經紀人的執業情況、市場信譽有直觀的了解,這對于以誠信為口碑的經紀人來說更有威懾力。

2 我國藝術品經紀人的系統化管理

藝術品經紀人系統管理的創新發展,離不開社會實踐的思維創新與應用創新,只有在反復的社會實踐中,在綜合運用其他各種系統觀念的指導下,藝術中介管理的創新實踐才能成為有效的管理行為。

2.1 提高產業市場的流通效率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日益突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藝術品市場的流通效率,需要專門的藝術品經紀人憑借其信息網絡優勢,彌補藝術家和收藏家信息不足的缺陷。藝術品經紀人的專業化服務,其實是建立在藝術品細分市場的系統化信息管理的基礎上,提供的針對性與優化選擇策略。每一個藝術類別的細分都需要專業經紀人掌握有關的藝術市場知識,具有相對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能夠對藝術市場的發展趨勢和藝術品的升值空間等作出較為準確的分析和判斷。

2.2 產業生態結構優化發展

隨著藝術品的迅速商品化,拍賣市場因其獨具宣傳效益和較高的透明度,吸引了大量的資本介入,迅速成為便捷的藝術投資平臺。同時,在藝術生產者方面,拍賣市場上屢屢刷新的成交記錄能夠快速地拉動作品行情,也誘使藝術家跳過專業的畫廊市場經紀環節,或者倉促地從一級市場轉向二級市場。畫廊市場上經紀人的存在,使藝術品的交易符合價值規律,真正發揮一級市場為藝術品定價的功能,進而使整個藝術市場的結構趨向合理化,促進市場的規范化發展。

2.3 藝術品消費市場的升級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藝術品市場日趨活躍,消費需求日益增長,藝術品從強調資產性質逐步向偏重功能及滿足精神消費需求的性質轉變,這也正是三級市場崛起的重要原因。消費需求的轉變為藝術品電商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本文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發現了中國藝術品市場消費特性隨時代的轉化。中國職業藝術品經紀人將迎合時代的發展需求,打通消費者與創作者之間專業知識、作品信息、市場定價等方面的傳統壁壘,這將是市場貼上“專業化”標簽的變革。

3 我國藝術品經紀人的信息化管理

3.1 建立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信用機制

區塊鏈被很多人認為是顛覆性的技術,認為它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其實,它不僅可以應用于金融領域和其他生活行業場景,還可以應用于藝術品交易市場。區塊鏈作為一種分布式記賬系統,它可以用來提供一個不可變的、能夠接受審查的所有權數據庫。每一件藝術品的情況以及它的合法擁有者都被記錄其中,不僅可以通過鑒證備案各項科學技術鑒定驗證真偽,建立藝術品市場交易機制整套數字化運營體系,還可以增加市場的透明度和流動性,為想要投資藝術品的入場者提供便利。區塊鏈認證技術的發展,可以借鑒當下國內外虛擬資產產生和交易的模式,引導和規范我國當代藝術品的金融應用市場,促進藝術品市場向數字經濟時代轉變。

3.2 建立云計算技術為基礎的信息共享機制

(1)建立資信評級法律制度和數字化系統。在具體操作上,首先應當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行業協會和第三方評級機構,制定統一的信用評級指標體系,包括各項指標和評級等級劃分標準。其次,立法機關在現有的法律制度當中補充規定,凡是進行藝術品經紀行為的個人或者組織,必須根據法律的要求提交自身的相關資料,同時要經過第三方機構的信用評級,根據等級來確定:第一,是否能從事經紀業務;第二,在多大范圍內從事經紀業務;第三,經紀業務如何開展。最后,根據信用評級的結果,在法律和行政法規等規范性文件中寫明懲罰措施,如評級不過關的,限期整改,甚至繳納處罰金或者吊銷營業執照等。

(2)建立資訊共享及作品版權體系。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以作品版權體系為核心的資訊共享機制,實現信息透明開放共享:一是建立藝術品身份證制度,即藝術機構每銷售一件藝術品都要對其進行登記。二是加強與相關行政執法監督機構、行業協會自律管理系統和藝術品經營管理系統的信息共享,對行業協會的內部信用檔案進行網上公開,對藝術品經紀人的信用評級結果也要進行公開,以方便委托人和社會公眾對藝術品查詢真偽,了解藝術品真實的流轉情況。三是解決數字作品的版權問題。這些被廣泛復制的數字作品進行交易時,作品附帶的版權認證體系通過區塊鏈技術能有效確認其所有權歸屬。

(3)建立平臺化互聯網藝術金融機制。當代藝術品信用數字體系的建立,會促進互聯網藝術金融平臺的發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基于大數據平臺的征信管理及社會運用越來越廣泛,隨著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征信為抓手的信用管理功能,以行業協會信用備案數字化系統為基礎的藝術品互聯網金融平臺,會成為改變藝術品傳統交易和中介方式的創新模式。

4 完善我國現行藝術品經紀人管理體系的建議

當代藝術品經紀人的管理制度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它不僅僅涉及藝術家和經紀人之間的關系,還涉及經紀人與其他投資者、藏家的關系,經紀人與運輸、保險、倉儲等機構的關系等,這些都在代理制的系統工程之內。藝術品經紀人作為藝術品市場交易環節中重要的紐帶,對管理要素的完善直接影響著藝術品市場的走向。

4.1 傭金薪酬標準

目前,我國畫廊市場經紀人傭金的獲得是根據經紀合同中的約定來實現的,筆者認為要促進藝術品的流通,制定一套全國統一的傭金標準十分必要,也有利于避免經紀業中漫天要價、傭金不透明的情況。建議在實際操作中,根據藝術品畫廊市場經紀人提供服務的內容,確立基本傭金和激勵傭金兩個標準。

4.2 可行性稅收政策

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經紀人收取的傭金和費用需要依法繳納稅費。目前國內暫時還沒有“藝術品稅”這個專業稅種。在征稅過程中,征收機關主要是將參與藝術品市場的不同主體,按照生產、流轉、保藏等環節的不同而分類,歸入不同的市場主體與納稅種類來實現對藝術品征稅的目的。藝術品交易在我國存在大量的私下交易行為,中間環節的稅收也難以征收,因此對于藝術品稅收的監管有一定的難度。

4.3 行業協會監管

行業協會監管主要是指藝術品經紀人所加入的行業協會對其違規行為進行的懲處,雖然行業協會沒有行政處罰能力,但是可以對藝術品經紀人的經紀行為進行檢查,對違反執業守則的行為進行懲戒,如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扣除經紀人保證金賬戶里的保證金;在行業內進行通報批評并要求整頓、降低其信用評級、取消會員資格,對違法行為,協會還可建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其執業證書。

4.4 行業代理制度

畫廊代理過程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全方位監督,代理合同的監督是重點。代理制度有著廣闊的向度,從代理藝術家及作品的征集,到對藝術家及其作品的包裝和宣傳,再到聯系藏家,這一過程涉及的領域方方面面。通過完善代理制度,不僅能約束當代藝術品經紀人的經紀行為,同時也能加強畫廊“培育藝術家”的意識,發揮畫廊在一級市場上的作用。

4.5 執業資格管理

要對藝術品畫廊市場進行更好的監督和管理,需要從準入制度入手,對藝術品經紀人從業資格的取得有更嚴格的要求。藝術品畫廊市場經紀人執業資格的考核內容應當更加科學、更具針對性,并且要求進行考前培訓。我國實行經紀人執業資格考核制度。對文化經紀人的資格考核,都是由當地的經紀人協會組織,考試大綱和考核要求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會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審定。并建立起保證金等風險防范制度,不僅有利于約束經紀人的行為,使受損方得到及時的補償,還能使經紀人在執業過程中擺脫委托人的一些不合理意見,真正在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判斷時無后顧之憂。

5 結語

通過本文的研究,要從行業的現實情境和實踐層面,完成幾個方面的突破:一是基于文化藝術產業經濟發展的平臺化機制屬性,從創新管理機制的建構角度出發,打造全新的藝術品投資與藝術品消費產業生態鏈條,從而使藝術品經濟為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二是通過當代藝術品經紀機制的架構,形成相對完善的藝術產業生態機制和行業競爭力,并提升產業的跨界融合發展。三是通過數字技術的時代優勢,推進當代藝術品經紀的行業信息化統一管理、資訊共享,以藝術品交易為切入點,公開透明化信息資源,實施精細化會員資質管理,形成具有流通價值和投資參考屬性的信息化公示平臺,進而推動實體產業融合。四是在行業協會的規范化和系統化運營方面下功夫,建立藝術投資的退出通道及多元化的劣后機制,做好專業的當代藝術品投資教育與風險教育引導,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人島.藝術市場經濟學概論[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褚巖.文化經紀人概論[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

[3] 呂藝生.藝術管理學[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4] 章釗國.藝術市場學[M].浙江:中國美術學苑出版社,2003.

[5] 芮明杰.管理學:現代的觀點[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吳明娣.藝術市場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7] 郭晶.北京當代藝術品市場職業畫廊經紀人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學位論文,2015.

作者簡介:肖煌,男,湖南人,研究方向:文化產業管理。

猜你喜歡
管理機制創新
關于軟科學質量管理機制的問題探討
工電道岔結合部聯合管理機制的探討
安全計算機通信管理機制的形式化驗證與實現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機制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