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校插畫教學中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應用

2018-07-23 08:54張琬崚
藝術科技 2018年11期
關鍵詞:形象思維插畫邏輯

張琬崚

摘 要:插畫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多種形態。隨著創作載體的多變,綜合材料的介入,當代藝術多元包容創作態度的運用,插畫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國內高校的插畫課程教學大多注重觀念的表達、材料的跨界運用、技法的綜合提升,創作思維的運用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試圖從現代思維科學的角度切入,著重分析抽象(邏輯)思維與形象(直感)思維在插畫教學中的介入研究,力求為今后的插畫創作及教學提供清晰的前行思路。

關鍵詞:思維科學;插畫藝術;抽象(邏輯)思維;形象(直感)思維

1 思維認知對插畫藝術的介入影響

當代插畫藝術的作用已經不是對文字場景的再現與文字描述的視覺補充說明,好的插畫師會運用自身調動起來的創造力賦予作品足夠的想象空間。無論是從設計領域或是藝術領域來分析插畫藝術,它首先都是一種思維活動,需要綜合各個領域的知識,包括邏輯學、藝術學、心理學、醫學等,并且是建立在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基礎之上的一種設計思考方式。插畫創作從分析指定文本、商品、市場等的發展為概念創意,然后確定插畫設計草圖,整個過程交叉了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在這個從概念出發到作品完成的整個過程中,既需要抽象(邏輯)思維為其提供理性支撐,又離不開形象(直感)思維為其輸出情感表達。同時,錢學森現代思維科學體系中還包括了社會(集體)思維和靈感(頓悟)思維,從社會角度來說,插畫作為一門藝術,具有一種可觸摸、可欣賞的集體性質,會涉及社會功能、結構、材料、心理情感等一系列社會綜合知識,同樣也屬于邏輯思維范疇,從靈感(頓悟)思維來看,想象與靈感是插畫創作的核心靈魂,在靈感來源、創意想象、造型表現等方面都與講究獨創性、瞬間性等特征的突發式靈感(頓悟)思維聯系密切。

2 插畫藝術需要邏輯思維的理性支撐

插畫不完全等同于純繪畫學科,于“繪畫”與“設計”之間的跨界狀態賦予了它更加多元開放的創作態度與包容性。當代的插畫藝術之所以界定不清,一是由于插畫藝術發展至今越來越重視綜合媒材與綜合技法的運用。油畫、丙烯、水墨、水彩、材料拼貼等繪畫材料運用在插畫創作中已是常態,所以就會產生面對一幅用油畫顏料創作的插畫,無法判斷它是一幅油畫作品還是一幅插畫作品的問題。二是源于插畫的發展演變。眾所周知,插畫最開始帶有商業目的,注重設計感,畫面除了要遵循一般設計思維規律之外,還會涉及對文學著作的理解、對情感心理的把握,因此,插畫藝術逐漸分為了兩類,即商業插畫(有明確的商業目的)與藝術性插畫(以強調藝術性表達為主)。綜上所述,雖然插畫藝術的界定不清,但是要明確插畫與其他藝術門類的區別也十分簡單,它具有兩個本質核心屬性,即敘事性與藝術性,藝術性是共有特性,敘事性是插畫的核心屬性。無論是商業插畫或是藝術類插畫,創作思維的起點都必須明確并且依賴于一個事件,需要講清楚并保證讀者能讀懂這個事件。因此,抽象(邏輯)思維在插畫師進行藝術創作之前起到理性分析的作用,是講好一個故事的前行關鍵。

2.1 邏輯思維的明確指向性

錢學森的現代思維科學體系中指出,抽象(邏輯)思維規律一般是用理性來表達,由人的左腦控制。它的思維過程主要是先從概念出發,綜合運用一般與個別、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等方法,進行科學判斷,得出結論。這套抽象(邏輯)思維過程用在插畫設計中可表現為:假使你得到一篇文學劇本,這是插畫創作的起點,第一步必須明確這個事件的概念,即它的基本內涵與定義等,然后根據這個概念思維得出一個創意,通過分析、歸納等手段設計插畫草圖,再完成創作,在創作過程中,形象(頓悟)思維開始逐漸介入直至占據較大的思維面積,整個過程它就像一個箭頭,指引著插畫師走向目的地,順利完成一幅作品。

2.2 邏輯思維的條理秩序美

藝術是感性的思維與表達,但不能完全脫離邏輯思維。如果在創作中缺乏邏輯思維,那么在創作過程中就會模糊創作意圖與目標,尤其是對于插畫藝術來說,能夠清晰準確地闡述清楚文字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傳遞文學作品蘊含的情感,顯得至關重要?!爸v故事”才是插畫創作的首要目的,而要“聲情并茂”地講好一個故事,光靠理性分析文學劇本是不夠的,在插畫師創作過程中也需要分析畫面中的構圖、造型、色彩等各種法則。以三大構成課程為例,在色彩構成練習中,伊頓的色彩構成理論全面且邏輯地展示了其色彩理論的基本結構;在平面構成中,康定斯基所提出的“點、線、面”也同樣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規律。同時,眾所周知的黃金分割、等比數列等數理知識,都被廣泛運用在產品設計、建筑設計及平面設計之中,而插畫作為平面視覺藝術的一種,自然在創作構圖、造型、配色時離不開這些秩序美的法則。因此,邏輯思維規律的介入除了能為插畫師指向創作目的,同時還能為插畫藝術創造出條理秩序美,這些都將作為插畫藝術創作的理性支撐。

3 插畫藝術需要形象思維的感性表達

插畫藝術是一種始終不斷追求創造性的活動,強調創新與創意。而創新與創意離不開形象(直感)思維的介入。形象(直感)思維是人類思維史上最先形成的一種思維,無論是藝術研究、科學研究或是普通百姓,只要是人類發出的認知運動,形象(直感)思維就被普遍地運用著。雖然思維分為多種體系,但人類的意識活動很難從始至終只運用一種單一的思維規律,假如一個人的生活或者一項科學研究完全只遵循干巴巴的抽象(邏輯)思維規律,雖然一切井然有序,卻也會顯得毫無生趣,并且很難有創造性的突破。

3.1 形象(直感)思維的直觀形象性

有科學研究表明,抽象(邏輯)思維由左腦支配,偏向理想思考,形象(直感)思維由右腦支配,更多運用于藝術思維活動,作為感性的表達,因此又常被稱為藝術思維。形象(直感)思維最基本的特點是形象性,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觀念是其基本思維形式;感知所得的圖形、圖像及形式符號是其表達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一般思維機制是實踐(觀察)—類比—想象—模擬(相似)。以插畫創作為例,當面對一部文學作品或一篇簡短故事時,形象思維不會像抽象(邏輯)思維那樣對整體創作進行有秩序、有邏輯連貫性的線性思考,而是通過體會這段文字帶給人的直觀感受,調動許多的形象素材資料,是一些零散卻又不斷被合成更新的形象,不同于抽象(邏輯)思維的線性思考,是一種面性的、立體的思考方式,這種方式可以非常直觀地表現出人們對事物的感受,例如喜、怒、哀、樂,由此快速從整體上把握問題,確定整個插畫的情感基調。而實際上,形象(直感)思維通常運用在對整體事件的定性分析之上,是一種感性的認知,存在一定的或然性,需要通過抽象(邏輯)思維后期不斷的驗證準確做出情感表達。因此,在創作過程中依舊需要抽象(邏輯)思維與形象(直感)思維的交替運用及巧妙結合,不斷驗證完成整體的創作。

3.2 形象(直感)思維的趣味想象力

插畫藝術除了需要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同時還需要激發起他人的想象力,這些想象能將人們帶進不可思議的插畫世界。趣味性與神奇感是插畫藝術不可或缺的兩種本質特征,如何運用形象(直感)思維去激發潛在的想象力從而促進插畫創作,便成了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想象是形象(直感)思維規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對已有或已知的形象通過思維加工的方式獲得新形象的過程,并不是簡單的對形象的再現。以插畫教學為例,由筆者四年的教學經驗可得,很多學生在面創作插畫時最大的難題不是來自對專業技法的擔憂,而是“畫什么?”“怎么畫?”等問題,他們對于將一段文字變成畫面缺乏變通思維,對于畫面整體的把控和故事形象的設計缺乏想象性的形象思維。其實想象力每個人都有,只是沒有找到最大程度喚醒它的方法,模仿法、組合法、移植法、想象法都能增強想象力。以想象法為例,當面對某一具體形象事物進行插畫創作時,首先應在腦中最大限度地拋開事物的實際情況,在保留其特征形象的同時,努力忘記它的本質形象,然后逐漸深刻地反映該事物本質特征的簡單化、理想化形象。整個過程就是對形象(直感)思維規律想象力的運用,對已知形象通過思維加工的方式,介入更多主觀理念、情感色彩,以獲得的全新形象。

4 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對插畫教學的創新引導

在高校的插畫課程教學中,除了著重對其創作技法進行強化外,對學生創作思維能力的提高也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很多藝術類課程教學中,很多人往往認為藝術創作不需要過于嚴謹的邏輯思維。插畫藝術創作從文本題材、敘述能力、創作技法、表現方式、媒介材料等方面入手,綜合考慮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抽象(邏輯)思維與形象(直感)思維交叉、相互協助、不斷完善,共同服務于插畫藝術的創作。抽象(邏輯)思維為插畫創作提供理性的結構支撐,指明創作方向,作為骨架支撐形象(直感)思維,而形象思維在理性的構架上有秩序地進行趣味想象,不斷完善、豐滿著邏輯思維,就像人的身體與外衣,結構與毛皮,缺一不可。在插畫創作與插畫教學中,只有將兩者結合,才能實現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并從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創作能量。

參考文獻:

[1] 劉奎林.新時代的四種思維創新方式和五種創新思維研究[J].成才之路,2018.

[2] 于君.從意象談插畫表達的創造力[J].學術論壇,2015.

[3] 黃露莎.“解構? 重建”思維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和探索[J].設計平臺,2016.

[4] 高隆昌,盧淑和,李宗昉.思維科學概論[M].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形象思維插畫邏輯
刑事印證證明準確達成的邏輯反思
就要緊緊粘住你
邏輯
創新的邏輯
高中數學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無臉小插畫
創意也愛“形象”——形象思維法
超暖萌治愈系插畫
插畫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