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大歷史的鄉土化敘述:評劉湘如小說《美人坡》

2018-07-28 07:08周敏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關鍵詞:饑荒

周敏

摘 要:皖籍作家劉湘如的小說《美人坡》,上卷由描寫主人公的人生遭際,對三年自然災害以及文革做出個人化的反思。下卷則借由主人公的愛情經歷及婚姻變故,折射出中國社會在改革開放后面對西方意識形態、生活方式所產生的混亂和迷失。

關鍵詞:饑荒;文革;混亂;迷失

作為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我總是對自己出生前中國大地上發生的那場慘烈的大饑荒以及隨后幾年的“文化大革命”懷著好奇。盡管老輩人在言語間常常提起,聽來卻總是猶如隔著一層帳幔般不真切。于是有了想象,可想象的翅膀每每因為經歷的空缺而無枝可依。當然從眾多相關的文學及影視作品中也得了些印象,不過這些印象都屬于自己足跡不至的他鄉遠地,因而對自己家鄉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真實歷史越發想要了解。

這個歲末的一個冬日,我坐下來,心里很安定。因為有一本書,確切地說,是一本小說,解答了我心里的懸疑。這本以作者出生地及以后生活環境為寫作背景的書,名字叫《美人坡》,創作者劉湘如,皖籍作家,出生于肥東。和我這個小輩有同鄉之誼。

讀大學后我就不?;乩霞伊?,十年來有意無意地幾乎不怎么說家鄉話了。而翻開這部小說,我相信所有的肥東人都會在里面找到自己最熟悉最鐘愛的聲音。就像是晴好的冬陽下聽老外婆用純正的鄉音絮叨,那感覺厚實而溫暖。

方言的大面積使用不能不說是《美人坡》語言上的一大特色。既然“方言介入有助于地方特色”,那么小說中濃厚的風土人情的呈現,與作家使用的地道且頗具特色的方言顯然是分不開的。也正因為此,我常常在讀小說的過程中產生回到老家的幻覺。對作家和手中的作品也愈覺親切。

一、小說一開頭就是1960年的一個冬日。巨大的不幸就是在這個夜晚來臨的。父親帶辛方生鏟回了榆樹皮,母親將榆皮磨成面,做成了元宵丸子。餓肚子已很久的父親“一連吃了三大碗,連湯帶水”。深夜時分,父親帶著鼓脹的肚皮咽了氣——他吃得太多,被生生撐死了。幼小的辛方生承受了失父的打擊,又在接下來似乎漫無邊際的饑餓日子里受到更為酷烈的傷害。他要救母親,沒有吃的,她會死,像父親一樣。怎么救?走投無路的男孩偷了兩個村里共有的山芋種。剛把它們獻到母親跟前,就被隨后趕到的民兵抓了起來。他遭到了遠非他這個年紀的孩子所能承受的刑罰和毒打,差點丟了性命。持續三年的饑饉,帶走了無數鮮活的生命,但也有無數生命掙扎著活了過來。

這就是作家用他的筆為我們復現出的他親歷的饑荒,中國歷史上的“三年自然災害”。

小說中接下來就寫到了那場席卷全國的“文化大革命”風潮。辛方生先是被這股颶風刮倒了——年僅十八歲的他作為“雙料”反革命被關進監獄,在暗無天日里度過了將近半年的光陰。出獄后面對無處不在的“革命”,辛方生不愿再待在老家。他來到了城里,加入一個造反兵團,成了造反派,并且得到重用,成為T派骨干。這時的辛方生“感到幸福、滿足”。

這里,小說并沒有跟風式地否定和控訴文革給人們帶來的劫難,因為盡管“文革”是狂熱的,有巨大破壞力的,但對當時身份卑微,渴望出人頭地如辛方生一般的青年來說卻可能是激動人心的。這樣的描寫,反而更接近事實的真相。正如學者黃炎所指出的那樣,辛方生“作為一個年青人,和所有當時傾情愛國積極向上的人一樣,愿意投身于運動中,‘打倒閻王,解放小鬼,可以向權威挑戰,可以呵斥和指點當權者?!?/p>

小說里作者也寫到了“文革”的另一面——狂熱湮滅理智之后人性之惡的大爆發使無數無辜的人陷入地獄般的深淵。正直寬厚的林士杰老師先是被監禁在學校,受盡折磨。后來又像辛方生一樣含冤入獄。美麗時髦的上海知青邊艾娜被當成“牛鬼蛇神”受到了令人發指的迫害,差點精神分裂?!拔母铩笔?,究竟有多少這樣的事情發生?

“文革”已過去了幾十年?,F在的人們傾向于回避和排斥那個年代,但對于“文革“,有多少人曾認真地反思過——無論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或是未曾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作者在小說中重提過往,是讓今天的讀者來思考:我們的民族究竟需要一種什么樣的品質,才能避免那讓全體中國人汗顏的大悲劇再次重演?《美人坡》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成為一部深刻的作品。

二、小說的上卷《坡與網》基本上著眼于青年辛方生的人生遭際。他原本是一個渴望學有所長,并以此實現自己理想抱負的青年,卻因為屢遭劫難變為一個“內心強烈的自尊與自卑總是交替出現”的人。這種性格使他在無論事業和愛情上都只能“始終在迷惑和失措的困境中糾纏”。而下卷中辛方生的所有行為也因他的性格成為必然。

小說的下卷《人往何處去》著重描寫的是“我”(即辛方生)和妻子林麗雅的愛情經歷及婚姻變故,并由此折射出中國社會在改革開放后面對西方意識形態、生活方式所產生的混亂和迷失。小說上卷本以第三人稱的語氣寫成,到了下卷轉換為第一人稱,以“我”的感情和身份去直接敘述。作品也不再按時間順序鋪排事件,而是按“我”思想情緒的發展變化來安排敘述的次序,這種布局恰恰映射了下卷中描寫的當今時代的浮躁和跳躍。

林麗雅和辛方生是歷盡艱難才走到一起的夫妻,本來他們的生活是安寧幸福的,可是在社會上的眾多新事物紛紛出現之后,仿佛一夜之間,小家庭的美滿一去不返。林麗雅不滿于辛方生的枯坐書齋,不滿于他對外界變化的遲鈍,甚至不滿他對自己強烈到過分了的愛,因為此時的愛,已經“被世俗的社會現實重新定義?!蔽锘澜鐚θ说膹姶蟮漠惢?,使人們漸漸放棄了精神的追求而投向物質利益的懷抱。所有這一切都表明,在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社會確實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禮崩樂壞”。對此,作者并沒有回避,而是用沉重的筆將它暴露于世人面前,痛切地呼喚人性中美與善的復歸。

辛方生不愿接受卻又不得不面對這個面目全非的世界,他不能不感到徹骨的孤獨。在小說的上卷,作為一個青年,他還能拼命去尋求發展自己的道路,還有殘存的抗爭的意志。下卷中,中年的辛方生努力地妥協,努力地想要適應,卻只落得身心俱疲,郁郁寡歡。小說中反復出現的城市上空的“烏鴉”,透視出辛方生內心的恐懼和懦怯。那么,他該往何處去呢?

小說最后,辛方生的妻子回到了他身邊,他周圍因權錢而人格畸變的王艷芳、常春藤等人都被送上了審判臺,他的思想也因看破塵世而歸隱于禪佛??v觀整部小說,辛方生從一心要走出鄉村,擺脫“泥糊腿”的命運到篤信“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走了一段入世后又出世的長路。

作為小說作者最鐘愛的人物形象,辛方生的行動和心理是十分真實可信的。誠如文藝理論家李正西所言,“他是那個時代某一社會群體思想情感、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集中體現?!痹蛟谟谧髡咴谒茉爝@個知識分子形象時,并沒有將他無原則地美化和拔高,而是“以人性的視角表達出了他的掙扎、迷惘、動搖、尊嚴、自卑?!边@種真實的筆法正反映了作者還原社會生活及人性本真的至真至誠,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自己對社會變革以及國民性的深入思考。著名文藝評論家方遒正是據此稱《美人坡》為一部“醒世之著”。

誠如作者成書后的感言:“年年風情千般史,字字泣血一部書”,相信《美人坡》這部耗時十年,浸透作者心血的優秀之作必將以它的價值在當代文學史上熠熠閃光。

參考文獻

曹文軒.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92.

劉湘如,李正西.美人坡創作談.新安晚報[N] .2004-2-1.

許春樵.做人的代價.新安晚報[N] .2004-3-14.

(作者單位:安徽省廬江縣委黨校)

猜你喜歡
饑荒
高管饑荒經歷與企業債務違約
當“饑荒”來臨時,拼的不是誰長得好看
當“饑荒”來臨時,拼的不是誰長得好看
游戲救國
饑荒是你造成的
游戲救國
游戲救國
74年前的河南大饑荒
非洲四國遭遇70年最嚴重饑荒
完形填空分級演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