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的現狀及完善

2018-08-05 01:15劉利君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8年17期
關鍵詞:實施細則生態農業環境保護

劉利君

我國人口眾多、耕地有限,以往掠奪式、粗放式的農業發展模式越來越凸顯其環境危害性和脆弱性,發展生態農業是推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由于我國現行生態農業法律保障不夠健全,法制監管機制不夠完善,必將制約生態農業的可持發展。本文分析了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現狀,提出了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的完善策略,希望本文能為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護工作提供借鑒與參考。

現階段,我國生態農業正處于從試驗示范向全面推進過渡的重要節點,而生態農業建設能否取得預期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國的生態農業法律保障體系是否健全。就目前來說,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還存在原則性規定多、實際可操作性低、以政代法現象突出等問題。對此,積極研究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現狀及完善策略,對我國生態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現狀

原則性規定較多。法律對事項的規定越具體,則執法的可操作性越高,越利于維護法律的尊嚴與權威。而現行《農業法》中與生態農業相關的內容多是一些原則性的描述,在《環境保護法》等其他一些與環境資源或農業環境相關的單項法中也僅有一些農業環境保護方面的限制,并未具體提及生態農業,更沒有結合生態農業發展的特點及需求做出明確的具有針對性的法律制度設計。

實際可操作性不高。目前,生態農業還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法律概念,在《農業法》等相關法律中并未就生態農業的內涵進行明確表述和界定,也未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更未就如何發展生態農業提出相應的實施細則。法律規定的籠統性,加之配套制度的缺失,導致大部分的生態農業法律規定都缺乏實際可操作性。還有一些法律規定只有剛性的制度要求,而缺少了實施的程序和過程,造成制度難以實施或無法完全落實。以“限期治理”為例,現有的農業生態法律制度中多次提到這一規定,但目前并沒有一部法律就如何進行限期治理給出明確的程序規定,從而給執法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以政代法現象突出。某種程度上說,我國一直都是采取的行政主導下的環境保護策略,決定環境保護效力的不是法律而是政策。具體到生態農業建設方面,目前對該項工作發揮主要作用的是各級政府的紅頭文件、工作報告或其它的一些政策指導性文件,如頒布已有十年之久的《全國生態農業建設技術規范》仍是當前生態農業建設領域的主要指導文件。

二、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的完善策略

明確生態農業的法律地位?,F階段,我國尚未出臺專門的生態農業法律法規,有關生態農業的法律規范散見于《農業法》及其他環境保護單項法之中,這使得農業生態惡化的趨勢難以得到有效遏制,對農業資源的掠奪式開發行為屢禁不止。對此,應當盡快確立生態農業的法律地位,對生態農業的內涵、制度、法律責任等予以明確規定,為生態農業建設活動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加快生態農業立法工作,通過加緊修改《農業法》或專項立法方式,將所有生態農業相關活動所產生的有關資源循環利用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關系作為調整對象,以彌補當前生態農業建設的法律空缺。在這一方面,我國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做法,如歐盟各國均出臺了指導生態農業發展的專項法律政策,在《歐洲共同農業法》中也針對生態農業發展設置了專門條款;日本則出臺了《綠色食品生產法》。我國近年來關于生態農業立法的呼聲很高,但目前仍處于醞釀階段,今后我國應加快立法進程,盡快構建與國際環境接軌的生態農業法律體系。

完善生態農業法律的實施細則。在明確生態農業法律地位的基礎上,盡快對當前涉及生態農業的法律法規進行補充和調整,通過消除沖突、填補漏洞,更好地體現立法的全面性、協調性、配套性。此外,為了解決生態農業法律法規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應當在完善現有立法的基礎上,盡快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實施細則,就如何發展和建設生態農業做出詳細、具體、可操作性的規定。比如制定《生態農業規范實施細則》,明確生態農業建設的相關影響因素、技術標準、實施辦法等,特別是要注意具體操作流程的規范化、監測評估措施的可行性、法律限制性規定的權威性、政策指導方向的有效性等,從而提高生態農業法律的可操作性、可執行性,切實發揮對生態農業建設的法律保障作用。

加快地方配套立法。為了確保生態農業法律制度在各地的全面實施與落實,增強生態農業法律的實踐指導性,各地方政府應當積極做好配套立法工作,構建相對完善的、能夠基本涵蓋生態農業各方面的地方性法規體系,為全面推進生態農業建設打好法律基礎。具體地說,各地方政府應當做好下幾項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生態農業綜合評價制度,明確生態農業評價指標及認證標準,完善生態農業認證機構的資質管理。二是完善生態農產品認證制度,嚴格規范生態農產品認證機構及其認證行為,保證其公平客觀開展認證活動并擔負起應有的法律責任。三是制定促進農業生態發展的經濟激勵制度,從金融貸款支持、農業稅收優惠、農業補貼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法律政策支持。

綜上所述,本文以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護現狀為切入點,從明確生態農業法律地位、完善生態農業法律實施細則、加快地方配套立法幾個方面提出了我國生態農業法律保障的完善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完善我國生態農業法律體系,促進我國生態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實施細則生態農業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
紡織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
借央行降準置換MLF之際盡快出臺實施細則,為小微企業貸款帶來福音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第一輪基礎知識復習實施細則
希望盡快制定更多實施細則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安鄉縣發展生態農業的實踐
關于大力發展十師北屯市生態農業的思考
保證糧食安全,發展生態農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