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綠化和美化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實踐意義

2018-08-07 07:12黃海峰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美化綠化鄉村振興

黃海峰

【摘 要】: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鄉村綠化和美化規劃應從長計議,納入整體規劃,應在建設項目前對環境綠化和美化進行整體規劃、同步進行,大力營造一個綠色、和諧、溫馨的宜居環境。本文結合廣西南寧市賓陽縣鄉村振興中的鄉村綠化和美化規劃,進行了探索性的論述。

【關鍵詞】:鄉村振興;綠化;美化;意義

【引言】: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實施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就是要全面加強原生植被、自然景觀、古樹名木、小微濕地和野生動物保護,堅決制止開山毀林、填塘造地等行為,大力弘揚鄉村生態文化,努力保持鄉村原始風貌,真正留住鄉情、記住鄉愁;就是要抓好四旁植樹、村屯綠化、庭院美化等身邊增綠行動,著力打造生態鄉村,提升生態宜居水平;就是要建設一批特色經濟林、花卉苗木基地,確定一批森林小鎮、森林人家和生態文化村,加快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綠色產業,推動產業興旺,增加農民收入,助力精準扶貧

1、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

準確理解鄉村振興,首先應當對“鄉村”的范疇和“振興”的內涵有一個科學的把握。鄉村,是城市以外的區域,包括廣大農區、林區、牧區、沙區;振興,既包括對鄉村原來美好環境、純樸民風等塌陷部分的恢復,也涵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的重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雖然是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舉措提出來的,但是,應當指鄉村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五位一體”全面振興。實施這一戰略,具有重大的基礎性、全局性、現實性、長遠性意義。十九大報告指出,國家將實施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力爭到2020年全國鄉村綠化覆蓋率達到30%,2035年達到38%,本世紀中葉達到43%,全面建成生態和諧、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生活富裕、各具特色的生態宜居鄉村。

2.鄉村綠化和美化工程中常見問題

2.1 綠化品種選擇盲目,綠化特色不突出

美麗鄉村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在綠化品種的選擇上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有些綠化和美化工程中盲目模仿城市小區綠化和美化形態,在種植過程中,綠化檔次較低,品種選擇單一、廉價,鄉村綠化和美化被看做是簡單的種樹種草。此外,由于缺乏規劃指導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使得綠化過程中,所配備的綠色植被結構單一、綠化效果低下。另外,一些鄉村綠化和美化沿襲傳統習慣,只是種植傳統的樹木,這樣便很容易引發農村生態系統失調。還有一些地區沒有將鄉村綠化和美化同環境綜合治理相結合,依舊存在隨處亂扔垃圾、隨意排放生產,生活污水的情況,這些都影響了鄉村綠化和美化的效果。

2.2 農民綠化意識薄弱,植物保護不到位

在鄉村綠化和美化中,很多農民依然有“種花種草沒有溫飽,種果、種樹不能致富”的想法,他們普遍認為美麗鄉村綠化帶來不了什么實質性效益,只是停留在遮蔭乘涼作用的認識層次上。其次,農村基層干部對鄉村綠化和美化建設熱情不高,缺乏組織積極性,認為鄉村綠化和美化化不是發展農村經濟的硬指標,對農村經濟發展起不到帶動作用。盡管鄉村綠化和美化建設最大得益者是農民,綠化建設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農民的生活環境和質量,但在村里,農民整體素質依然不高,往往由于農戶綠化意識薄弱,對花草、樹木的保護意識不強,從而導致不少美麗鄉村綠化后的第一年還可以,但到了第二年只有很少的花草樹木保留了下來。還有一些村民對美麗鄉村綠化建設并配合,他們認為美麗鄉村綠化與自己無關,是政府要做的事,所以綠化保護的積極性不高,這無疑給美麗鄉村綠化建設帶來了一定難度。

2.3 政府資金投入不足,后期管護缺乏

通常情況下,鄉村綠化和美化費用主要來源于城市財政補助經費,鄉村綠化和美化投資這塊經費往往不高,然而花卉樹木的種植以及后期養護都需要較高成本。草坪、花卉以及樹木的種植費用、養護費用等都是鄉村綠化和美化工程所包含的,一般這些經費都非常有限,因此許多綠化建設單位,只能在一些美麗鄉村種植低廉的花卉、草坪和樹苗等植被,這導致許多鄉村綠化和美化的綠化質量不高。另外,在后期養護上,村里往往存在資金缺乏、管護經驗不足以及無專職管護隊等問題。因為缺乏資金的投入,不少鄉村綠化和美化前期的造林綠化統一規劃,統一施工,統一驗收,管護期滿后一般都不會再統一管理,只能靠村民的自覺自愿的看管自家家前屋后的花草、樹木,進行維護,澆水、除草、防治病蟲害。由于后續管理缺乏資金投入,僅僅靠村、組和村民管理,從而導致綠化幼苗死亡率高、牲畜踐踏,缺株死株的現象較為嚴重,雜草較多,樹苗長勢差養。這樣若干年后,綠化效果就千差萬別,有的農戶綠化培育管護效果較好,有的較差,有的甚至把當初的綠化成果破壞殆盡,嚴重影響了綠化的整體效果。

3、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美化和綠化建設的原則

3.1人本原則

以人為本,處理好人與空間環境的關系,創造宜人的活動空間、休閑場所和聚居生活氛圍。應按“人―園林―人”的順序來表達設計意圖,研究人與園林綠地關系的行為心理,使園林美化同時具有景觀、生態、游憩等多種功能,在其功能中尋找最適合環境的平衡點。

3.2因借原則

因地制宜,借自然環境景觀條件與景觀要素提升新農村開發的環境效益。根據賓陽縣環境特點,在建設中強調自然景觀特征,盡可能地保留村落、庭院以及所轄區域的古樹、名貴樹種。在鄉村綠化和美化樹種選擇上,栽種本地特色植物,形成獨特的園林美化。

3.3生態原則

鄉村綠化和美化建設不應以城市園林綠化作為模板,鄉村一舉成名自有它的魅力――生態。因此堅持生態規劃原則,減少非功能性的硬化,創造生態優良的新農村環境。

3.4和諧原則

鄉村綠化和美化設計通過對環境的設計使人與環境相互協調,和諧共存,創造出高品質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品位。此外,在農村設計鄉村綠化和美化景觀時,切不可與農田爭土地,要在農田以外的閑散地、荒地、道路、河渠、湖泊、庭院上做文章,最佳作品便是園林、農田、庭院三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3.5經濟原則

鄉村綠化和美化建設很大程度上由于經濟原因一直處于尷尬和被忽略的地位, 所以在進行園林美化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和注重經濟合理性,以綠化為主,水景、小品等設施配置可適當減少,同時在設計這些景觀時,不僅要考慮考慮一次性投入費用,還應考慮其建成后的使用和維修成本。

3.6持續原則

鄉村綠化和美化建設不僅能將農村建設成為園林式村莊,并具有城市園林的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和保護、美化、游覽、創造財富四大功能,縮小城鄉差別的作用。

4、在鄉村戰略中鄉村綠化和美化建設的內容方向

4.1在鄉村綠化和美化景觀建設方面,突出鄉土特色在鄉村綠化和美化建設中,本著“大街綠化成景、小巷栽樹增綠、庭院花木點綴、空地園林填趣、村邊片林合圍”的園林建設目標,強調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要有現代化氣息,人性化設計理念,注重服務功能完善,綠化、美化、香化居住環境。在綠化過程中注意觀賞性樹種與當地鄉土樹種的有機搭配,既有適宜觀賞的雪松、石榴、臘梅、棕櫚、玉蘭等,又要有楊樹、柳樹、梧桐、國槐、苦椿、合歡等夏天冠大葉密適宜納涼、冬天葉落枝枯,增強視線的本土大型喬木,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喬灌花草藤相結合的立體綠化模式和相宜的季象色彩,利用瓜果蔬菜進行輔助綠化,進一步體現鄉村特征??蛇x種柿子、石榴、墨桔、葡萄、棗、杏等果樹,掛果時間長、易管理;通過種植四季常綠的大蒜、蔥、韭菜等常食用的蔬菜,既保持綠色常在,又方便生活;選栽既開花又結果,觀賞實用兩相宜的藤蔓植物,如絲瓜、南瓜、豆角等,進行垂直的空間綠化,還有利于房屋的夏季隔熱,生態、實用并節能,一舉多得。同時注重沿街路燈、休閑廣場草坪燈、街心花園的亮化工程。

4.2 鄉村綠化和美化設施突出節約型建設

鄉村綠化和美化設施設計應體現農村社區文化的特殊性,要為農民提供休息交往空間和休閑娛樂場所,所以設置兒童、老年活動健身鍛煉場地和器械,起到點綴和強化景觀效果的作用。建筑小品等硬質景觀設計應具有功能性、觀賞性和趣味性,要適合農村環境所需,以亭臺、水榭、假山等適合農村環境所需的小品為主,形成簡潔美觀。農村水景設計還必須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和水源情況,利用現有水源,適當確定水體面積、深度和形狀,采用多種手法創造以水為中心的動態和靜態景觀。

結束語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鄉村綠化和美化建設要結合農村的現實情況進行各項具體規劃,制定一套針對性強的新農村綠化和美化系統規劃原則,以達到新農村生活環境整潔、優美、健康、有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軍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重大[J]. 當代農村財經, 2018(1).

[2] 鄒慶華. 實施美麗鄉村綠化美化工程 提高村民生活質量[J]. 吉林農業,2016,No.37102:116.

[3]徐建峰,夏志萍,莊麗珠,鄭婷. 關于美麗鄉村綠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 現代農業科技,2009,No.50208:256.

猜你喜歡
美化綠化鄉村振興
迷彩色在通信基站天線美化中的應用探析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美化你的伴侶
我愛綠化
沙湖立交綠化
小猴栽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