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烈士陵園綠化設計中的植物配置

2018-08-07 07:12賀亞妮
中國綠色畫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烈士陵園植物配置紀念

賀亞妮

【摘要】:烈士陵園是城市綠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集紀念、教育與游憩功能為一體,而植物為陵園文化注入了生機,植物配置是陵園綠化設計的靈魂。本文以神府紅軍革命烈士陵園為例,對其綠化設計中的植物進行選擇與配置。

【關鍵詞】:烈士陵園;紀念;植物配置;現代陵園

烈士陵園作為一種紀念性景觀,既屬于公墓,又不同于公墓,其精神功能高于它的實際使用功能,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神府紅軍革命烈士陵園是為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英烈們而興建的,以后將不斷發展建設,逐步形成集紀念、教育、游憩為一體的多功能風景名勝區,現對其綠化設計中的植物進行選擇與配置,使之與陵園內的烈士紀念建筑群相結合,在營造出莊嚴、肅穆的紀念氛圍的同時,也給前來參觀和祭奠的人們帶來視覺的、精神的情緒變化。

1. 區位概況

神府紅軍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神木縣沙峁鎮王家洼村,距縣城55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交通便利。規劃區由神盤路邱家墕隧道南側岔路進入,入館道路全長1.5公里。神府紅軍革命紀念館四面環山,沿山底排水溝往上是沿著等高線布置的墓位,成梯田狀順山勢層疊布置9層墓區,以4米寬的人行臺階為基準,南側寬70米,高28米;北側寬80米,高17米;墓區最頂端是王兆相將軍墓,周圍山體綠化面積約300畝。規劃區現有樹種以柳樹和刺槐為主。

2. 總體思路及設想

本次規劃設計立足于創建文化陵園,摒棄人們心目中對傳統陵園陰森、恐怖的感覺,重新賦予她一種祥和、寧靜的氛圍。順應時代的發展,賦予陵園新的屬性:公益性、文化性、紀念性、經濟性,形成現代陵園的新概念。通過對生境的營造、環境的改造、意境的創造來達到其革命精神的體現。

對環繞神府紅軍革命英雄紀念碑四周的山體進行綠化建設,通過綠化可以實現滿山綠意盎然,遍地綠樹掩映,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與神府紅軍的光輝歷史這張永不褪色的紅色名片相呼應。把紅色文化與神木的自然風光、悠久歷史相結合,努力把烈士陵園打造成我縣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載體,成為當代人思想升華、靈魂洗禮的堅實陣地。

3. 植物的選擇與配置

3.1 突出烈士陵園的文化特點,寓意于景

烈士陵園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紀念先烈,教育后人。對于“紀念”這樣一個重大題材,植物配置也要牢牢把握住環境主體與人之間的關系,圍繞紀念性建筑營造一定的場所精神,寓意于景,尋求環境與人的交流。因為植物本身也是有生命的,人們在利用植物進行造景的過程中,會根據特定的環境,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生理和外形特征,通過擬人、寓意等藝術手法,使許多植物成為高尚品質和高潔情操的象征,即用植物的語言來創造一定的意境,由此來加深參觀者對特定環境的了解與感悟。如松柏因其蒼老剛勁、蟠虬古拙的形態和不怕嚴寒、四季常綠的生物學特性,比擬人的堅貞不屈及萬古長青的意志和精神。神府紅軍革命烈士陵園內常用的松柏類植物有油松、圓柏、臭柏等。另外,種植山桃和紅太陽李相呼應,喻示革命人士桃李滿天下,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烈士們的業績流芳百世;栽植火炬,喻示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燒,永不熄滅,同時象征先烈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等等。通過植物的配置,使紀念這一中心主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3.2 表現出植物營造的氛圍及其所起的作用

色彩最能引起人們的情感聯想,植物絢麗變幻的色彩為各種景觀的營造增添了迷人的魅力,春花、夏蔭、秋實、冬桿,一年四季不停變換著的生動表情,如人的生命一樣周而復始地進行著,帶給人們層出不窮的心理和視覺感受。就烈士陵園而言,最為適宜的色系為白色系、黃色系和藍色系,因為白色象征著純潔,黃色象征著高貴,藍色象征著幽靜和永恒。神府紅軍革命烈士陵園白色系的植物有刺槐和山杏;藍紫色系的植物有丁香;黃色系的植物有黃刺玫、連翹、五角楓、金葉榆和金葉復葉槭。當然,現代陵園為了烘托某種特殊的氛圍,也會用一些更為鮮艷的色彩,如紅色。陵園內紅色系的植物有山桃、榆葉梅、紅瑞木、紅太陽李、火炬、紫葉小檗,其紅色和英烈的鮮血相聯系,象征回憶與紀念。

3.3 植物的平面布置形式

在神府紅軍革命烈士陵園中,除了要用植物不同的形態和色彩來創造一定的景觀外,還應該運用不同的平面布置形式,并與一定的環境相結合,來營造不同的景觀氛圍。

3.3.1 規則式配置

規則式的植物種植形式能營造出一種莊嚴、寧靜的氛圍,在烈士陵園植物配置中應用較多,體現了一種莊重、嚴肅的氛圍,其類型可分為對植和行植。對植是指由樹種相同、大小相近的喬灌木配置于中軸線兩側。如在神府紅軍革命烈士陵園中通往王兆相將軍墓的道路兩旁整齊地種植了兩列山桃,形成兩道綠墻,每到陽春三月,桃花便是陵園的一道風景,“墻外桃花墻內血,一般鮮艷一般紅”,使桃花和英烈融為一體。同時,在山桃外側布置了兩組油松形成的樹陣,表現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與陵園外熱鬧的氣氛相區別,引導瞻仰者融入到陵園神圣的氛圍中來。而行植與對植的區別在于行植的植物數量更多,且成行種植,一般在道路兩側、大型建筑物前應用較多。如在神府紅軍革命烈士陵園中王兆相將軍墓外圍,成行種植圓柏,體現其莊嚴肅穆之感。

3.3.2 自然式配置

自然式配置是指植物的種植形式比較自由,相對于規則式配置而言,沒有固定的形式,可以是同種類的植物,也可以是不同種類的植物,采用孤植、叢植、群植和林植等種植方式,其目的是模擬自然界植物的生長,在滿足植物生態習性、種間關系的前提下,既很好地表現出植物的個體美,又能很好地發揮植物的群體美。

在神府紅軍革命烈士陵園中,占地面積多的地方,其綠化主要采用自然式配置,或是自然式與規則式相結合,利用喬、灌、草、花相結合,或孤植或叢植,季相變化豐富。春有連翹、山桃、山杏,夏有丁香、榆葉梅、紅太陽李,秋有五角楓、金葉榆、金葉復葉槭,冬有紅瑞木、油松、圓柏。人們在瞻仰之余,能在樹陰下休憩,漫步其中,猶如回到大自然中,心情舒暢,精神也得到了放松。

4 .結語

現代陵園設計在選擇植物時進一步拓寬植物功能,增加了生態、防護、生產等功能,對植物多樣性提出了更高要求?,F代烈士陵園綠化設計只有科學合理地選擇與配置植物,才能使設計方案更加切實可行,才能為景觀注入更多的生機,才能使陵園文化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王平格.園林植物的配置藝術[J].河南農業,2004(10):40.

[2]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7.

猜你喜歡
烈士陵園植物配置紀念
特別的紀念
新黃
遵義紅軍烈士陵園36年的守護者
謁趙縣六市莊烈士陵園
為紀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趙祖昌
城市園藝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思考與探討
自然和生態理念在揚中市郊區城南公園建設中的應用實踐
論述適用性原則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英德革命烈士陵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