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鋼鐵貿易摩擦的成因及應對措施

2018-08-17 13:43張曉偉李亞西
商情 2018年37期
關鍵詞:中美貿易摩擦

張曉偉 李亞西

【摘要】鋼鐵工業是一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各個國家都試圖保護本國的鋼鐵產業,以維持國民經濟穩定發展。自2006年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鋼鐵出口國,轉瞬使中國從鋼鐵凈進口國成為鋼鐵凈出口國。這一歷史性轉變使中國與國際間的鋼鐵貿易摩擦加劇。區分中美鋼鐵貿易摩擦的原因以及給中國帶來的影響,能夠為鋼鐵企業應對來自各國的貿易摩擦問題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經濟相互依賴 中美貿易摩擦 中關鋼鐵貿易 中國鋼鐵

一、中美鋼鐵產品貿易摩擦的現狀

(一)中美鋼鐵產品貿易摩擦的主要類型和特點

1.反傾銷調查依舊不斷發生

中國作為鋼鐵大國,鋼鐵產業一直都是貿易摩擦的重災區,而美國是對中國提起貿易調查最多的國家。這一方面是由于中國鋼鐵產業高速發展,產能過?,F象嚴重,量產品出口到美國,拉低了美國鋼鐵市場的產品價格,改變了市場的供需情況;另一方面,美國一直對中國給以歧視性待遇,認為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忽視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隨意選取替代國的價格來計算相關指標,衡量中國鋼鐵產品的傾銷幅度。

2.反補貼調查影響更加深遠

《美國貿易權利執行法案》的通過標志著,美國可以對以中國為首的“非市場經濟國家”提出反補貼調查。該法案通過后四個月左右,美國就對非市場經濟國家進行了第一次反補貼調查。反補貼常常是伴隨著反傾銷同時出現,與反傾銷措施相比,反補貼調查對被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更大的負面影響。

3.“雙反”調查成為主流趨勢

通過對近年來摩擦案件的分析發現,“雙反”調查成為美國制造貿易的主要手段的原因是,首先“雙反”調查集合了反傾銷和反補貼對經濟的破壞力,而且負面影響巨大,遠遠超過了前兩種手段。因為反補貼調查針對的是政府的行為,單憑企業自身想要及時獲取相關準確信息的難度非常大,需要企業有充足的資金準備,而且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這對于中小鋼鐵企業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二)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鋼鐵行業的不利影響

1.自由貿易權受損

作為WTO成員國,中國應當與其他國家一樣享有在國際市場上自由貿易、公平競爭等權利,而貿易摩擦的發生及其產生的后果嚴重損害了中國本應享有的這些權利,使中國企業的合法利益受損。

2.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我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大大超出了國內需求,鋼鐵企業為了生存和謀求發展都瞄準了國際市場,不斷向國外出口產品是我國鋼鐵企業獲取利潤的重要方式。然而美國不斷制造貿易摩擦,阻礙我國產品的出口,國內鋼鐵產品大量積壓,供大于求的現象不斷加劇。國內的鋼鐵企業為了收回成本,競相降價銷售,市場上惡性競爭嚴重,國內市場秩序遭到了極大破壞。許多規模較小的企業會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等更多的問題,不得不停產、停業,甚至面臨著破產清算的風險。同時,鋼鐵產業發展受阻,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上下游產業和相關產業造成不利影響。

3.外資引進嚴重受阻

我國國內資源豐富、勞動力廉價,同時政府出臺各項政策鼓勵給各地區和企業引進外資,因此吸引了大批國外企業到中國進行投資、興辦工廠。而美國不斷對華制造貿易摩擦,極大地削弱了這些具有吸引力的優勢。同時,外商來華投資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大量的就業崗位,有助于國內合作企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產業機構的優化升級,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國民收入、緩解了國內的就業壓力。因此,如果由于貿易糾紛導致外商撤資,不但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而且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4.輻射影響廣泛且深遠

中美鋼鐵產品貿易糾紛會使我國鋼鐵產業的就業水平降低,影響國內的就業水平,而就業壓力的增加很可能會引起社會的動蕩。我國鋼鐵產品的技術含量一般不高,可以解決大量人員的就業問題。隨著我國與美國貿易摩擦的急劇增加,涉案企業要么面臨高額的稅率懲罰,么轉戰新的市場。面對產品成本增加,利潤的減少,許多鋼鐵企業不得不選擇減產、停產,就業人員維持生計面臨很大風險,一旦失業人口大量增加就會嚴重威脅社會的穩定。

二、中美鋼鐵產品貿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一)鋼鐵貿易國際環境原因

1.世界鋼鐵市場飽和狀態難以扭轉

自1973年至今,世界各國和地區的鋼鐵生產不斷增加,同時世界鋼鐵消費量的增加卻滯后于產量的增加,整個鋼鐵市場日漸飽和。這種生產相對過剩的狀況自20世紀中期以來一直相當嚴重,成為近兩年鋼鐵貿易摩擦刺激化的主要根源。

2.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產物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促進了貿易向自由貿易的回歸,在WTO的管理和調節下,世界各國紛紛減少貿易壁壘,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愈加緊密,貿易往來日益頻繁,相互依賴性也不斷增強。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各國具有相同的貿易規則,由于各國經濟發展情況、政治形態等的不盡相同,這一要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實現。而差異的存在是導致摩擦發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中美作為貿易大國,貿易摩擦的發生是難以避免的。

3.WTO爭端解決機制存在漏洞

國際貿易組織的成立使國與國之間貿易往來更加頻繁,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建立了爭端解決機制來解決貿易摩擦問題。爭端解決機制的作用是利用準則和標準來判定成員國的貿易行為,從而對合規行為給予支持,對不合規行為進行約束或懲罰。在實際應用過程中,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原理很簡單,程序也不復雜,違反國際貿易準則的行為不能得到及時的制止和懲罰,會刺激更多國家利用這一漏洞進行貿易投機活動并從中獲利。

(二)中國方面原因

1.中國對美國出口大幅度提高

自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已占據全球近50%的鋼鐵產量。資料顯示,1978年,中國鋼產量只有3000多萬噸,僅占當年世界總產量的46。其后,中國鋼鐵工業逐步邁上飛速發展的軌道,從1996年首次躍居世界第一位以后,中國鋼產量連年增長,并一直保持鋼產量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引起歐美國家恐慌。

2.低附加值產品為主

同樣是鋼鐵大國,我國鋼鐵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優勢主要是低價,因為國內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大大降低了我國鋼鐵產品的成本費用。同時,這也造成我國生產的鋼鐵產品以勞動密集型和附加值較低為主要特征,因為這些產品對技術水平的要求較低。我國國內鋼鐵市場處于不平衡狀態,一方面中高端產品供不應求,只能通過進口來滿足需求,另一方面低端產品嚴重過剩,企業只能到國外尋找市場。企業將大量的廉價產品出口到國外,很容易被認定為傾銷,引發貿易摩擦。

3.中國鋼鐵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

我國雖然是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但出口以螺紋鋼,中小鋼材,線鋼等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產品為主;熱軋、冷軋薄板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卻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大量依靠進口,使我國成為世界前五大鋼鐵進口國之一。且出口產品結構單一,出口到韓國的主要為長材,出口到美國的主要是無縫鋼管。出口產品結構失衡造成某一品種出口量突發性增長的局面,容易引起反傾銷調查。

(三)美國方面原因

1.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盛行

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具有明顯的兩面性特征,即在出口貿易上推行自由化原則,在進口貿易上則堅持保護主義,要求實行所謂的”公平貿易”。在這種政策的主導下,只要經濟衰退或者美國國內產業競爭力下降,就會導致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增強,從而引發美國與其他國家之問的貿易摩擦.金融危機使美國經濟受到重創,雖然目前經濟開始復蘇,但美國的失業率高達97%,居民支付能力未根本改善.金融機構問題未根本解決的情況下,美國貿易政策傾向保護主義。

2.與中國的意識形態不同

意識形態的不同給中美貿易渲染上了濃重的政治色彩,中美貿易一直受到美國政局變動的影響。美國某些企業和工會,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失利時,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就會聯合起來要求政府采取貿易保護政策,抵制對中國產品的進口。

三、中美鋼鐵貿易摩擦的應對措施

(一)事前應對措施

1.提高關稅降低出口退稅率

關稅和出口的著特點是他造成了產品在國內和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差異。出口補貼起到了鼓勵生產出口的作用,對生產者來說,銷售到國外比在國內市場上銷售更有利可圖,除非國內市場的價格也高起來。出口退稅率:2007年鋼鐵出口關稅從8%下至5%。關稅方面:2008年將鋼坯、鋼錠、生鐵等鋼鐵初級產品的出口關稅由目前的15%提高到25%,熱軋板卷、長材等產品的出口稅率由目前的5%~10%提高到15%;焦炭的出口稅率也從15%提高到25%。

2.加強出口管理

加強出口鋼材品種的管理屬于事前防范措施的一種,將貿易問題的萌芽扼殺在國內,對有效地防止貿易摩擦的發生是十分幫助的。國家應該不斷出臺稅率調控政策,通過稅率的調整減緩我國鋼鐵產品出口貿易的發展,并進一步促進我國出口鋼材品種結構的合理調整。一方面,國家應該逐漸取締生產耗能量大、污染嚴重、低附加值產品的企業,并嚴格限制此類產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國家加強對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鋼鐵產品的支持。此外,國家應該不斷增強國內貿易政策與國際政策的一致性和協調性,這有利于促進國內產品與國際接軌,更使企業在遭遇貿易摩擦案件時能夠從容應對。加強對出口鋼鐵產品的管理和持續監控,能改善我國鋼鐵產品出口秩序,促進鋼鐵出口貿易的有序、健康發展。

(二)事中應對措施

1.積極應對國外的貿易救濟調查

不論遭到哪種方式的貿易摩擦,涉案企業都應當積極應訴,力求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否則將導致完全喪失美國市場的嚴重后果,尤其是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轉向反補貼和知識產權領域后,貿易救濟措施的懲罰力度比以前有所加大。而且,企業的應訴難度和應訴成本比以前也更大。在中美出現反補貼的新的摩擦形式時,企業在積極應訴的同時還要有效應訴,認真研究反補貼措施的特點,實施過程和可能后果。在遭到起訴后要及時地同其他涉案企業、行業協會和相關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尋求幫助,避免單兵作戰。

2.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培育和增強知識產權競爭力

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誰擁有較強的知識產權競爭力,誰就掌握了競爭的主動權。我國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勝出,必須盡快培育起較強的知識產權競爭力。首先,要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創新機制,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其次,要提高專利意識,重視專利申請,做好該項工作不僅能避免我國產品在進入國際市場時產生知識產權糾紛,而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也將成為我國企業獲利和競爭的有利武器;再次,重視發展品牌戰略。未來的國際貿易已是質量與品牌的競爭,品牌資產已成為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我國企業應當進一步深化品牌經營的理念,運用科技創。

3.加強國際溝通

其他國家政府部門在我國尋求如何公正地解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個國家貿易統計標準、對貿易規則的認識、國內的經濟情況不盡相同,對于同樣一個貿易行為的理解也會存在分歧,這就使得一個國家國實施的貿易政策有可能會阻礙其他國家的貿易活動。因此,我國政府應當在國際間的溝通交流方面多做努力,深入了解WTO貿易爭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各種判定準則,有助于政府和企業及時正確地應用WTO貿易規則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

(三)事后應對措施

1.理性看待中美貿易摩擦

要運用理性思維來看待不斷升級的中美貿易摩擦,應充分認識到中美貿易摩擦在當代國際政治經濟背景下的必然性及長期性。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國家的貿易政策都是在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間尋求一種平衡以確保各自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在此過程中,隨著我國與美國經濟交往的加深以及我國國際經濟競爭優勢的不斷增加,中美貿易摩擦出現轉向升級的趨勢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不能幻想完全避免同別國的貿易摩擦,我們只能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少和緩和貿易摩擦。

2.改善預警機制

預警機制的建設對于防范貿易摩擦的發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政府應當借鑒外國的成功經驗、引進相關的技術設備,快速建立起科學的預警體系。我國政府應該將各級商務部門、海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出口企業等聯合起來,對大到國家經濟政策,小到企業經營策略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建立多層次的出口貿易預警體系。

四、結語及政策啟示

當前背景下,中國鋼鐵企業面臨的貿易摩擦將會日益加劇,但并不意味著中國鋼鐵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就束手待斃。筆者認為,只要我們能正確認識到貿易摩擦的實質和風險,積極應對,制定正確的出口戰略,從傳統的追求貿易規模轉變到追求貿易結構優化,提高國際競爭力,就能減少貿易摩擦給中國鋼鐵企業帶來的壓力和風險,保證鋼鐵企業的經濟效益,并使出口業務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文璟,李燕.中美貿易摩擦的新焦點——中美貿易的原因、影響及對策.當代經理人(中旬刊),2006.

[2]李麗.中美貿易摩擦的政治經濟分析.世界經濟研究,2005(1).

[3]苗迎春.中美貿易摩擦及其影響.當代亞太,2004(3).

[4]張生玲,林永生.中美兩國能源博弈之分析.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8(1)

[5]梅新育.中國外貿形勢展望.半月談,2006(2).

[6]于洋.關注美國對華337調查.中國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信息摘要,2006(3)(4).

[7]沈瑤,李浩妍.鋼鐵貿易摩擦迭起之原因分析——兼論我國鋼鐵業的國際競爭力.國際經貿探索,2003(6).

猜你喜歡
中美貿易摩擦
中美貿易摩擦的現實影響與前景探究
淺析中美貿易摩擦的原因及影響
美日貿易戰對當前中美貿易沖突的啟示
由中美貿易摩擦淺談中國出口導向戰略轉型
中美貿易摩擦的經濟學理論辨析
美國恐將自食惡果
特朗普政府經貿政策對中國企業赴美ODI的影響
特朗普政府經貿政策對中國企業赴美ODI的影響
中國應對特朗普減稅法案沖擊的思路與要領
中美貿易摩擦頻發的誘因與應對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