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農牧交錯區地理環境對民俗的影響
——以盂縣—蘇尼特右旗一線為基礎

2018-08-18 02:08李林玉那順達來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8年8期
關鍵詞:四子王旗盂縣窯洞

李林玉,那順達來

(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民俗習慣包括生產民俗、生活民俗、游藝民俗、文藝民俗、信仰民俗等,而且這些民俗因地而異,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俗語。同時《漢書·地理志》中班固就有描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系水土之風氣”[1]??梢娒袼琢晳T的區域分異,主要原因是地理環境的條件差異。本文以從山西省盂縣—定襄縣—山陰縣—大同縣—內蒙古豐鎮市—察右前旗—四子王旗—蘇尼特右旗一線的跨農牧交錯區為研究區域(圖1),對沿線旗縣的生產民俗、飲食民俗、居住民俗、文藝民俗等事項進行分析。

1 研究區地理概況

研究區為山西盂縣——內蒙古蘇尼特右旗一線,跨度為東經109°16′~114°49′,北緯37°40′~43°39′。地形單元從黃土高原東緣到內蒙古高原境內,依次從地勢起伏較大的丘陵區到變化幅度較小的高原區,海拔逐漸升高,從900m增加到2335m(圖2)。氣候類型從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經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到干旱、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從9.1℃到1.0℃;年平均降水量為529.9mm到400.0mm以下,隨著緯度的增加,干旱程度加劇,禾木谷物的生育期也逐漸縮短。

2 經濟方式與農牧交錯區的農牧業區域劃分

農業生產活動是地理環境基礎上的產物,只有在一定的地理條件下才能進行相應的生產活動,而不同地域民俗的產生也是在一定的經濟生產活動下產生的,因此首先要對農業的地域結構進行劃分。

農業地域結構的劃分需要選取相應的地理數據進行聚類統計,本文主要是劃分農牧業結構,因此選取了研究區域1989-1992年的人均農業產值、人均牧業產值、人均糧食產量、耕地比重、農業產值比例、牧業產值比例、人均牲畜頭數等7個反映農牧業指標的均值進行統計分析。運用SPSS軟件經過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表1)。

注:數據來自地理數據空間云。

表1 研究區因子分析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2個公因子累計貢獻率達到了90.994%,反映出原始數據90.994%的信息量,因此可用這2個因子的變化代表整個樣本相關變量的變化。同時以兩個因子的得分值作為新的變量,利用余弦距離,采用組間連接法得到聚類譜系圖(圖3)。

根據農牧交錯帶中農業與草地畜牧業的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可劃分為三種類型:農業產值比重占55%~60%為農牧型交錯帶,緊靠農區;牧業產值55%~60%為牧農型交錯帶,緊靠草地牧區;農業和牧業產值比例基本持平,各自約占農業總產值40%的地區為典型農牧交錯帶,處于牧農型和農牧型交錯帶之間[2]。

依據上述原理,再結合研究區聚類譜系圖和農牧業比重圖等,可以將研究區劃分為五個區域:純農區(定襄縣),該地區以種植業為主,在農業中的比重達到了80%(圖4);農型交錯帶(山陰縣、大同縣、豐鎮),該區域農業產值所占比重均大于55%,牧業所占比重均為20%左右,說明該地區以農耕業為主(圖4);牧型交錯帶(四子王旗),該區域牧業產值所占比重均高于55%,種植業所占比重均為30%左右,說明該地區以牧業為主;偏農型交錯帶(察哈爾右翼前旗),該區域農牧業產值基本持平,約占50%,但是種植業產值比重較高,為53%,牧業產值比重為42%,說明該區域以農耕業為主;純牧區(蘇尼特右旗),該區域農林牧副漁業以牧業為主,所占比重達到80%以上(圖5),耕地比重幾乎為0%,以牧羊為主;盂縣的農業比重雖然只有57%,但是由于該縣地形崎嶇,多丘陵,因此耕地較少、林地較多,林業比重大,但該地區為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多于400mm,年均溫高,無霜期長,所以仍然歸為純農區。

3 不同經濟區民俗分異的地理成因

物質生產是人類生活的重要條件之一,物質生產方式的改變,必然會影響到生產民俗及生活民俗。由于各地的自然條件差異較大,導致農牧業分區各不相同,使農業生產民俗、生活民俗產生了細微的差異。

3.1 “南農北牧”的生產民俗區域分異

農業地域分區導致農業生產民俗各不相同。從南到北耕種業的比重減少,畜牧業的比重增加,但是其中仍有細微差異。一是作物種類不同。盂縣和定襄縣主要以玉米、谷子、高粱等喜溫作物為主。由于盂縣偉度為38°N,緯度較低,氣溫和降水較其它地區較多。定襄縣位于忻定盆地,河谷地帶,有滹沱河流過,地勢低(圖2),導致該地區不易散熱,且外邊氣流越過山地下沉時,增溫作用強,形成焚風,因此年平均氣溫高(圖6),同時盆地內部蒸發的水汽無法散出,持續聚集在盆地內部形成降雨(圖7),適宜的雨熱組合使當地作物產量多,復種指數高,舊時有一年兩熟。在山陰縣—察哈爾右翼前旗以及四子王旗南部的區域,地勢較高,冬季易受西伯利亞高壓的影響,氣候寒冷,夏季由于地形的阻擋,受海洋季風的影響較小,降水少,因此以莜麥、蕎麥、大豆、馬鈴薯等耐寒、耐旱作物為主,同時產量也逐漸降低。四子王旗北部和蘇尼特右旗由于水熱組合不適宜農耕的發展,因此以畜牧業為主。作物的差異導致各個研究區節日祭祀的貢品與活動的獎品也產生了差異,如盂縣地區谷神節貢品為小米,而晉北地區的填倉節貢品為莜面和蕎面(表2)。二是作物播種時間不同。由于研究區氣溫與降水由南向北遞減,盂縣和定襄縣無霜期較長,南部地區早于北部地區,如盂縣、定襄縣是“谷雨前后,安瓜點豆”;山陰縣、大同縣是“小滿前后,安瓜點豆”。在豐鎮和察哈爾右翼前旗寒冷的地區播種時間更晚?!肮扔暝?,小滿遲,立夏莜麥最當時”是對四子王旗最好的寫照[3]。

牧業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牧業生產同農耕生產一樣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大。因此研究區的牧業生產也有巨大的差異。一是飼料來源不同。由于山西盂縣、定襄縣農業生產以農耕生產為主,因此飼料以農作物秸稈、各種農副產品或飼料為主。山陰縣和大同縣等晉北屬于高寒雜糧區,豐鎮和察哈爾右翼前旗地區屬于半農半牧交錯區,農作物較多,同時該地區氣溫低,降水較少,多天然牧草地,因此飼料以秸稈和牧草為主。在四子王旗、蘇尼特右旗氣候寒冷,降水少,不利于作物生長,但草場茂盛,飼料以牧草為主。二是經營方式不同,山西地域面積小,牲畜數量少,屬于集約型的小農經濟,因此農區畜牧業以舍飼養殖為主,經營管理比較集約,生產比較穩定,而內蒙古豐鎮和察哈爾右翼前旗是以舍飼養殖和游牧相結合的生產方式;四子王旗和蘇尼特右旗地域遼闊,草場廣布,牧區則以放牧為主,經營管理比較粗放,以游牧為主,生產不太穩定。三是牧畜種類和數量不同。山西和內蒙的豐鎮和察哈爾右翼前旗農業發展較快,出于農事耕作的需要,驢、騾、牛成為飼養的主要牲畜,而在蘇尼特右旗的純牧區人們為了抵御冬季寒冷的低溫,則以飼養肉類熱量高,皮毛厚的牛、羊、馬為主。牲畜的種類不同使各地貢品與活動的獎品不同,定襄縣的“撓羊跤”勝利者獎品為綿羊,同為類似的內蒙古牧區摔跤比賽勝利者獎品則為駱駝、馬、牛、羊等,這都與當地的牧業發展有關(表2)。四是經營畜牧業的民族不同。山西盂縣和定襄縣以漢族為主,山陰縣和大同縣靠近內蒙古,受民族融合的影響,以漢族及從事耕作業的少數民族為主,內蒙古四子王旗和蘇尼特右旗以蒙古族為主體,因此以從事畜牧生產的蒙古族為主。

表2 研究區節日祭祀活動

3.2 “南素北葷”的飲食民俗區域分異

農業生產類型的不同,導致農作物不同,因此飲食習慣也不同。山西主要以小麥、玉米、谷子、高粱、莜麥等雜糧為主,同時古代山西交通不便,使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特征明顯,這樣,取材于當地的雜糧就限制了飲食向面食方向發展。同時,氣候寒冷,飲食適宜溫熱性,面食恰恰符合這一特點。山西地處內陸,降水較少,植被稀少,土層厚而松,易發生水土流失,儲水條件差,因此水資源短缺。喜食帶有湯水的面條,既可以填飽肚子又可以補充體內的水分,“喝原湯,化原食”是千百年來流傳的諺語。同時干旱的氣候條件使得山西不適合蔬菜的種植,菜飯合一成了人們的選擇,如晉北的“谷壘”,晉中的“撥爛子”。西晉人束暫在《餅賦》中描述的:“柔若春綿,白似秋練。氣勃郁以揚布,香飛散而遠遍。行人垂涎于下風,童仆空嚼而斜眄。擎碗者舐唇,立侍者干咽?!盵4]但是由于氣候的差異,雜糧的種類也不同,因此面食種類也不同,“晉南的饃,晉中的面,雁北的糕吃不厭”正是對山西各地面食的寫照。

3.2.1 以面食為主的農區及雜糧和肉食為主的農牧交錯區

盂縣和定襄縣地區以種植小麥、谷子、高粱、玉米等作物為主,因而此類面食較多(表3),同時該地區玉米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因此早飯會有“大糝糝”等玉米制成的食品。而晉北的山陰縣和大同縣以莜麥、蕎麥類為主,因此人們為了御寒和適應當地的生活環境,以黃米面糕、莜面栲栳等高熱量食物為主。同時晉中盂縣地區的面食種類多,制作精細,而晉北地區少、粗糙(表3)。同時該地牧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人們形成了吃牛羊肉的習慣,如大同縣的諺語“冬涮羊肉夏旋粉,四季火鍋羊頭拌粉”[5-6]。內蒙古豐鎮地處內陸,受海風影響小,降水少,使得該地種植的作物以莜面、谷子等旱作谷物為主,因此形成了與山西相同的以面食為主的飲食習慣,受山西大同等地影響,形成吃炸糕的習慣,俗語有云“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十里的蕎面餓斷腰”。

表3 山西地區面食種類

注:整理自1988年王長信,亞飛編寫的《山西面食》。

3.2.2 以肉食和奶制品為主的牧區

四子王旗和蘇尼特右旗以牧業為主,因此當地的蒙古族居民為了適應高寒的氣候和長期的游牧生活,喜歡吃營養和熱量高的肉食和奶食,如四子王旗的“烏蘭花羊雜碎”,奶制品有奶皮子、奶茶、奶豆腐、白油等。但是,純牧區飲食又有夏季和冬季的區別,夏季從4月到10月,包括從母畜產犢到乳品加工結束及奶制品的冬儲。這一時期的飲食主要是奶制品,偶有些肉制品,冬季主要食用宰殺和儲備的家畜肉,夏季儲備的各種奶制品。但是由于清朝時期察哈爾右翼前旗制作的奶制品為宮廷食用,因此奶制品制作精細,質量高,而四子王旗等地的奶制品則僅為自給自足,因此制作過程較為粗糙[7-8]。同時,由于特殊的環境,導致牧區食物的制作較為簡單,多以“煮食”和“烤食”為主。

綜上所述,由于水熱因子的差異使得各地種植的作物不同,從而導致飲食習慣不同,形成了盂縣和定襄縣以面食為主的農區;山陰縣、大同縣、豐鎮和察右前旗南部以雜糧和肉食為主的半農半牧區;四子王旗北部和蘇尼特右旗以肉食和奶制品為主的牧區。

3.3 “南土窯、北氈包”的居住民俗區域分異

為了適應不同的地理環境,不同區域居民的建筑造型、結構、材料、功能等各不相同。在山西傳統民居遵循:山區以窯洞為主,平川以平房為主,但是山西的民居仍以窯洞為主,不同地區仍有部分差異(圖8)。山西地處黃土高原,垂直節理的黃土幾乎遍及各地,窯洞易于挖掘,同時內蒙古的豐鎮、察哈爾右翼前旗地處溫帶半干旱的黃土丘陵和石質丘陵區,主要由第四紀堆積的風積沙土、黃土及黃土狀物,以淡黃色、粉色為主,原生黃土成分較少,屬于風積、坡積混生,質地均勻,垂直節理發育[9]。因此也有部分的窯洞分布,由于該地區黃土較薄,以磚石窯洞為主。

晉中的盂縣地區窯洞分布較少,多為獨立式窯洞。晉北多為靠崖式窯洞,獨立式窯洞在黃土丘陵地帶,土崖高度不夠,在切割崖壁時保留原土體作窯腿和拱券模胎,砌半磚厚磚拱后,四周夯筑土墻,窯頂再分層夯土1~1.5米厚。實質上是用人工建造成土堡式窯洞。這種窯洞除磚拱用少量的磚外,主要材料仍為黃土。另外窯洞的尺寸也有不同,晉北窯洞跨度較小,晉中的窯洞跨度較大,以3米左右最為普遍。在盂縣由于山坡、河谷的基巖外露,采石方便,當地農民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石科,建造石拱窯洞。因為其結構體系是磚拱或石拱承重,無需再靠山依崖,即能自身獨立,形成一種獨立式窯洞,又因為在石拱頂部和四周仍需掩土1~1.5米,故而仍不失窯洞冬暖夏涼的特點。

晉北的靠崖式窯洞多出現在山坡、黃土高原邊緣地區。窯洞邊緣靠山崖,前面有較開闊的川地,很像是靠背椅的形式。因為窯洞依山靠崖,必然是隨著等高線布置,所以窯洞常呈現曲線或折線型排列,這樣既減少了土方量又順于山勢,取得協調美觀的建筑效果。根據山坡面積的大小和山崖的高度,可以布置幾層臺梯式的窯洞,為了避免上層窯洞的荷裁影響底層窯洞,臺梯是層層后退布置的,形成底層的窯頂就是上層窯洞的前庭。另外,由于各地自然條件的差異,使得窯洞的結構也有差異,由圖8看出,由南到北降水逐漸減少,氣溫降低,使不同地區濕度變化較大,而且研究區由南到北黃土的厚度逐漸降低,這都會對各地窯洞的結構產生影響(表4),高寬比越大,土質越差[10]。

表4 研究區窯洞結構

注:數據來源于侯繼堯《窯洞民居》、杜萍《忻州市境內窯洞建筑淺議》。

在盂縣、定襄縣和內蒙古豐鎮、察右前旗南部還有部分的平房分布,該地區平房普遍以合院式為主,院落坐北朝南,以中軸線為對稱建筑而成。同時民間習俗“東為上為陽,西為下為陰”的說法,所以山西的院子多遵循東高西低,陰不壓陽的規則。建筑房舍更講究格局,一般四屋為定格,房間的位置也不能錯亂,北方為正房,是整個院落的主房,東西是廂房;南面有南房與北房相對應;在南北、東西廂房的角落中有耳房,可用來做廚房或儲備糧食,堆放其他雜物,廁所開在西南角。

山西民居整體體現了“外封閉,內開敞”,外封閉是為了安全、避風,特別是阻擋北邊來的冷風,同時也為創造一個私密性較好的居住環境提供條件。內開敞是為了盡可能地通風,多吸收陽光的照射?!耙巹澓侠?,順應地勢”,如:“沿崖而挖,順溝而建,隨彎就彎,錯落有致”,根據山西地處黃土高坡的特點,克服不利的地形因素,巧妙地利用自然條件,充分發揮優質黃土層的優勢,在天然形成的山坡地、黃土溝壑地帶和荒蕪的土地上修建各種樣式的窯洞住房。

在察右前旗、四子王旗、蘇尼特右旗等地方,蒙古族為了適應游牧生活,建有蒙古包,蒙古包是東南向而設的。這與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陽,有朝日之俗有關。但這種東南向習慣不僅由于信仰,更多的是為抵御嚴寒和風雪,因為他們居住在蒙古高原的高寒地帶,靠近冬季風源地,受其影響,多西北風,朝南建可以避開西北風。其構造為圓形穹頂周圍用哈納作壁,上圓下錐,圓形可以更好地抵御大風,同時圓形的使用面積最大,上面尖頂不易存雪,減輕積雪的破壞。同時蒙古包的套腦開在頂部,它的日照時間和太陽同步,可以全天得到光照,另外,蒙古包還具有計時的功能,由于它這種套腦的結構和烏尼納傘骨,能夠均衡地丈量太陽照在蒙古包里的時間,幾乎成了一個永恒的日晷。標準的蒙古包,計量時間最準確。所謂標準包,就是4扇哈納,每扇14個頭,門朝東南開。加起來一共是56個頭,也就是能放56根烏尼,門頭上放4根烏尼,也就是正好插60根烏尼桿,兩根烏尼之間的夾角是6度,這樣算下來,正好6×60=360度,轉了整整一圈。太陽一圈,就是一個天然的大日晷?!白怨艦樾袊?,逐水草游牧與蒙古準部同俗……”(《時務通考》卷二)?!睹晒虐芬辉娭忻枋雒晒虐皽唸A如蓋裹氈牢,小竇為門總不高。中孔銷煙兼透日,觀天坐井首頻搔?!?/p>

由此可見,在盂縣—大同縣等以農業為主的地區住房以固定的窯洞和平房為主,在豐鎮、察哈爾右翼前旗等地出現了適應游牧生產方式的蒙古包和窯洞相結合的居住形式,在蘇尼特右旗的純牧區主要以可以遷徙的蒙古包為主。

4 結語

一個地區民俗的形成與地理環境之間有著巨大的關系,從盂縣到蘇尼特右旗一線隨著經濟生活方式的變化,民俗也隨之發生變化。從盂縣到蘇尼特右旗一線,農業的比重逐漸降低,牧業的比重逐漸升高,從而帶來了生活方式的變化。研究區經純農——主農輔牧——半農半牧——主牧輔農——純牧區,隨著經濟方式的細微差異,不同地區的民俗也有了相應分異。這些風俗的形成、發展、演變、交融,以及它的分布規律與地理環境的變化離不開。積極開展民俗文化與地理環境的研究,不僅對研究民俗文化的地域差異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對研究人地關系地域系統更為重要。

猜你喜歡
四子王旗盂縣窯洞
“窯洞對”里的鎮江人
盂縣農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啟動
高氟水、高礦化水的形成原因淺析
陽泉市盂縣 開展草地貪夜蛾防控培訓
四子王旗馬鈴薯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
內蒙古四子王旗干旱變化特征及與植被覆蓋關系研究
基于SPOT影像的盂縣土地利用分類研究
陜北窯洞民居
論窯洞的建筑藝術
習近平談《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遙住過同一窯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