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積分攢夠了嗎

2018-08-18 03:58王樂
戶外探險 2018年8期
關鍵詞:越野賽越野跑跑者

王樂

關鍵詞:積分制

關鍵詞出處:現在多數越野賽都樂于給自己的比賽引入某種或幾種積分制,ITRA、UTMB、Skyrunner等,賽事方引入積分制意味著什么?是否會影響跑者對賽事的選擇和關注度?

越野跑賽事如火如荼,在800人以上的國內路跑賽事每年超過1000場的現在,越野賽其實增長更快,隨便往山里扔塊兒石頭,就能砸到一個賽事總監,無數公司組織,像發現了奶油蛋糕的螞蟻一樣,蜂擁而至。

對跑友而言,參加越野賽變得越來越簡單,每個周末都有大量賽事可以選擇。對賽事而言,競爭格外激烈,品牌、宣傳的競爭達到前所未有的火熱。有的知名賽事搶破腦袋,積分、抽簽、慈善、成績要求應有盡有;有的賽事卻門可羅雀、招不到人、站臺選手的成績慘不忍睹。發展很不平衡的大量賽事和忽然冒出來能力迥異的大量選手,存在著深深的“上錯船、配錯對兒”的矛盾。賽事要招更多目標選手,選手要找到更多適合自己的賽事,這是飛速發展時期不可避免的問題。

好在,很多賽事發現了一個輔助通路:積分系統,給處于尷尬境界的小賽事以希望。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趣的趨勢:現在多數越野賽都樂于給自己的比賽引入某種或幾種積分制。這里,我們以最為流行和廣泛的ITRA積分來與大家探討。

學而優則仕,

從UTMB到ITRA

跑越野賽的人都知道世界著名的越野賽UTMB(Ultra-Trail du Mont-Blanc,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久負盛名,榮耀滿滿,規格和朋友圈搶眼指數爆棚,但是要參加這個比賽有個障礙—你得參加積分賽獲得足夠積分。

UTMB在2001年由Catherine Poletti和她的丈夫Michel Poletti共同創建。賽事初始階段報名并不需要報名門檻或者抽簽,后來,賽事太火爆,從2007年開始,跑者必須跑UTMB認定的資格賽并獲得積分才有資格報名。2009年由于持續報名人數激增,開始引入抽簽機制。后來,UTMB的幾位重要人員成立了ITRA組織,用更加科學的方式來篩選選手、評價資格賽事并開展了更多的標準、認證和研究。

ITRA(Internation Trail Running Association),國際越野跑協會,于2013年7月,由運動品牌、反興奮劑組織、賽事組織方、賽事媒體、精英運動員、統計學家、各國越野跑協會等共同組建了這個第三方非營利機構。成立宗旨是“宣傳越野跑價值觀,保護多樣性文化、賽事安全和跑者健康,越野跑長期發展以及通過運動來加強國家、國際機構之間的建設性對話”等。

ITRA現任主席Michel Poletti是UTMB賽事總監Catherine Poletti的丈夫,創始成員也多是UTMB董事會相關成員及鐵桿戰友,也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很多人都以為ITRA積分和UTMB積分是完全一樣的,盡管兩個組織機構確實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對于普通跑者,ITRA可以匯總你的積分賽事信息,了解更多可參加的認證賽事。

對賽事主辦方而言,ITRA提供賽道認證、賽事安全指南等服務。賽事認證費用為100歐元/年/賽道。

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品牌,一流企業賣標準。UTMB從最初的舉辦越野賽,到樹立品牌口碑賽事再到ITRA的標準制定者,在越野跑領域不斷發展著自己的價值。

店大欺客?

ITRA積分賽的利與弊

ITRA依托UTMB的吸引力,成為一個標準的引領者,這也帶來了一些站隊問題。

其他知名大型賽事,比如美國西部100,有自己獨立的報名和資格賽系統,且和UTMB完全不同,但美國西部100同時也具有ITRA/UTMB雙重積分,雖然它的官網上并沒有掛ITRA認證標識。

另外一種就是硬石100及Wasatch 100這些賽事,也有獨立的報名和資格賽系統,并拒絕以繳費認證形式加入ITRA認證。

多數小型賽事或新興的越野比賽,對于繳費進入ITRA認證卻非常積極踴躍,這也可能是商業生存上的選擇。在宣傳中掛上“ITRA成員、UTMB認證積分”足可吸引大量跑者參與,尤其在中國,同質化嚴重的越野賽領域,很多賽事的唯一賣點就是“UTMB積分”。

更霸氣的是,在UTMB賽事旗艦的帶領下,2013年UTWT(Ultra-Trail-World-Tour,超級越野世界巡回賽)成立,組成一支超級艦隊,共同打造高規格、互推、賽事組團、積分通用的格局。

可以說:ITRA為賽事和參賽選手定量,UTWT為賽事規格定性、為頂級選手賦予榮耀。

首屆UTWT十站比賽,美國西部100 是唯一美國賽事。越野跑全球化日益顯著,洲際選手也大量涌現,巡回賽對于那些身背贊助和不差錢的跑者來說,是更好的消費滿足。這也是越野領域百花齊放更高規格的必然趨勢。

而那些沒有成為積分賽的越野賽,“跑了感覺跟沒跑一樣”,倒逼著要加入ITRA體系。

組團抱大腿,

國內越野賽的積分跟進

國人最早知道ITRA積分來自香港100,這場比賽至今仍然踐行著不設報名門檻的初衷,成為很多人的首百選擇。吳秀華女士將UTMB積分賽引入到港百,也輸送了大量亞洲選手去UTMB,可以說,也正是這種交流,讓UTMB為國人所熟知,并進一步加大了對于國際頂級選手的關注。

于雷是大連100的創辦人,也是最早將自己賽事主動引進到ITRA積分體系的賽事總監,如果你注意到ITRA官網,可能發現于雷是ITRA唯一的中國運動員代表。

目前,國內越野賽仍處在三不管地帶,賽事也多,多到不知道要去跑哪場。賽事尋求賣點成了重中之重,選手評價賽事也需要度量衡。ITRA開放的認證態度,給跑友一個嘗試新賽的理由,為了UTMB而去跑積分賽,養活了數量眾多的新興越野。

量化與文化,不可描述的口碑難題

仔細研究一下ITRA網站不難發現,ITRA使命一欄中,主要在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健康(提高賽事組織品質和選手健康)。2.安全(規范安全舉措,并提供安全指南)。3.賽事評價(賽道認證和難度評估)。4.頂級運動員管理和國際排名體系。

賽道難度評價提出了一個“Km-effort 每公里努力指數”的概念,是比較復雜且相對科學的辦法,還會涵蓋運動員表現指數、耐力指數、山地指數、完成率等諸多指標。賽事經過評估,對應了ITRA Points積分。選手完賽可以獲得相應賽事點數積分,取得如UTMB、UTMF等高端賽事的資格。

從這里不難看出,有了積分體系,對一場賽事強度如何,通過量化的積分是可以橫向借鑒的。比如我完成過香港100,難度在L,那么另一場沒聽過的賽事,同為L難度,我就知道自己能否勝任了。

一方面,賽道評價,是非常好的難度參考。另一方面,賽事的其他方面,風景、人文、賽道特點、賽事組織都有諸多無法量化的信息存在。選手能否滿意?適不適合?這是不可描述的口碑難題,只能靠不斷積累才能判斷。

有標準就比沒有強,

選人、選賽的平衡

長期實踐可以發現,賽事的滿意度與“合適的人參加了合適的賽事”高度相關?!叭艘毁悺逼ヅ涫莻€值得研究的課題??梢韵胂?,跑步能力較弱的小白用戶,去參加UTMB,很難獲得樂趣,而速度見長的跑者去參加以風景優美、文化探索為核心的越野賽也會失去很多樂趣。

這里看出,ITRA積分制在“賽事難度級別”和“選手能力”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積分制,使得賽事和選手都能更加了解自己。

再往遠了看,UTWT超級越野世界巡回賽,實際上給賽事樹立了愿景標桿,這些賽事具有賽道多樣性、文化多樣性,同時又有共同的價值觀:道德、體育平等、自尊、尊重他人、保護環境……頂級選手管理和世界排名體系也讓高手不再散落在民間。

最后讓我們看看越野跑積分賽的邏輯

好的比賽用積分門檻來篩選跑者,跑者在要求沒那么高的連鎖認證賽事中取得升級打怪的經驗,去參加高規格比賽。

小賽事通過積分吸引力獲得進入公眾視野的最初的機會,并積攢口碑,向更高級的賽事演化。

于是,通過互為背書的共同成長,一批高水平的選手被積分系統篩選出來,一批最初只有賽道認證硬指標的賽事,逐步成長為組織能力、文化內涵和口碑都更加好的賽事,最終成為可以(用積分)挑選跑者的頂級賽事。越野跑賽事在沒有明確監管部門的情況下,在商業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一些以影響力為核心的自治組織,有更多實際且可落地的成長閉環,是值得參考和學習的。

猜你喜歡
越野賽越野跑跑者
Cross-country running:Risk and injury prevention 越野跑:風險與損傷預防
馬拉松之殤
戶外“撒野”指南
跑著跑著就到了
中國跑者
跑著跑著就到了
馬拉松,過熱了嗎
2016Xtrail阿勒泰世界探險越野賽圓滿落幕
越野跑專項訓練動作解析
全馬元年的幸福感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