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畢業生提升專業對口就業率策略研究

2018-08-19 09:26孫影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3期
關鍵詞:專業對口就業率畢業生

摘要: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只對高校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更對加強社會穩定性、整合社會人才資源等方面具有深遠影響。近幾年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專業對口就業率呈下降趨勢,亟待相關院校及研究人員深入開展調研,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提升辦法。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院校的辦學規模、辦學條件逐漸提升,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一度在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促進社會經濟增長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然而,深入分析就業數據、剖析就業質量卻不難發現,職業教育的專業對口就業率呈下降趨勢。作為高職院校,了解畢業生就業現狀,掌握專業對口就業率下降原因及采取行之有效的提升辦法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

1.對口就業率逐漸下降

隨著高校擴招,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總體就業率也能保持較穩定地增長。但仔細觀察就業數據,以筆者所在學校所屬系部為例,畢業生對口就業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甚至部分學生僅抱著“混”完畢業證的想法,反正現在所學專業將來就業也未必用得上,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專業求學態度及教師的教研熱情。

2.過分注重就業數據

在市場觀念的熏染下,高等職業院校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就業導向”固化為學校的辦學定位、辦學理念,高等職業教育逐漸發展為單純服務于經濟增長的工具。在同等院校招生、發展的競爭中,就業率也被推之榜首。因此,很多高職院校過分注重及宣揚自己的就業數據,畢業班輔導員以催交就業協議為班級就業工作的重點,至于學生協議的真實性,是否從事本專業,是否能在就業單位長期發展等關注很少。學校年終評比就業先進也僅僅依靠數據說話,缺乏對數據的質量分析。

3.就業崗位流動性較大

以筆者所在學校所屬系部為例,近幾年,畢業生在畢業之初便選擇不從事本專業人數增加,從事本專業但三個月內轉崗的人數逐漸增加,畢業一至兩年內轉行人數大幅增加。原因主要是因為高職學生主要工作單位及工作崗位基本以企業一線基層為主,從事工作大多勞動強度較大、薪資提升較慢且晉升較難。因此,大部分學生開始放棄專業,選擇社會上熱門行業、經濟效益增長快的行業等。

二、影響專業對口就業率下降主要原因

1.社會用工專業技術性要求較低

由于高職學生專業特點,就業崗位一般以服務性、技術含量較低為主。而這類崗位在社會上招工幾乎沒有太多專業技術性要求,沒有相關等級認證及資質認可。即便無專業基礎人員,參加企業統一培訓后也基本具備上崗條件,因此,專業的重要性沒有體現,專業的價值沒有實現。

2.缺乏高效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高職學生在社會上缺乏就業核心競爭力,這就更需要我們做好就業指導服務工作。就業指導服務工作不應僅僅局限于在校時間,應擴展至畢業后的跟蹤服務。就業指導應制定較完善的課程體系,呈現“兩化”、“三性”、“四結合”的特點?!皟苫笔侵附處焾F隊專業化、課程教學全過程化?!叭浴笔侵刚n程內容講究針對性、課程活動講求實踐性、課程評價注重發展性?!八慕Y合”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將學生的職業意識與行為養成相結合、理論引導與實踐訓練相結合、就業指導與專業學習相結合、普遍關注與個體輔導相結合。

3.學生缺乏就業認識和就業準備

社會的多元性、開放性發展使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工作是可以隨時更換也可以隨時找到的。高職學生求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一個畢業證,在校期間缺乏對專業知識的鉆研,更缺乏對專業領域內行業企業的了解。近幾年選擇專升本的學生日漸增多,除了想提升自己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沒有做好就業準備。

三、提升專業對口就業率策略

1.強化內涵促進人才培養

通過“引企入駐”、“校企合作”等模式,將企業的環境盡可能還原于校園內,加強學校的教學實踐能力,縮短學生從學校到企業的距離。實現學校與行業企業相互促進,高職教育與區域經濟社會和諧發展。通過校企深度融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企業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就業前就已經熟悉企業環境、了解企業需求,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企業也可按照自己的需求有目標的培養學生,并可依據考核標準,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個人成長與發展機會。從而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2.建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使學生盡早參與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設計,是學生在了解自己、了解職業、了解社會的基礎上制定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個人發展規劃過程,是學生樹立理想、明確目標、形成動力的過程。高校應將職業生涯規劃與新生入學教育、專業教育、就業教育相結合,在專業指導教師團體輔導的前提下,尊重個體學生的愛好及特長,不斷協助大學生分析自己的人格特質,不斷修正職業發展方向。在此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職業人”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意識的綜合能力訓練。

3.推動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除了對學生專業領域的指導和培養,還應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引導和創業能力的發展。通過創業帶動就業,把鼓勵創業、支持創業擺到就業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學校也可以通過創業工作的開展,不但解決個別學生的就業問題,還可以通過創業團隊規模的擴大帶動更多的學生就業,培養和造就更多的創業主體。

參考文獻:

[1]周海霞.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就業力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3-56

[2]李雪梅.高等職業教育就業導向的異化與矯正[J].高等教育研究,2013(10):52-56

作者簡介:孫影(1982年12月),女,漢,遼寧本溪人,碩士,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講師‘研究方向:學生管理。

猜你喜歡
專業對口就業率畢業生
9歲的高中畢業生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面向專業對口度的高職服裝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高校理工類畢業生專業對口就業情況分析——以黑龍江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學院為例
最“叛逆”的畢業生
本科新聞專業在京就業率較低
高校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中的社會化機制研究
數據
就業率公布有高也應有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