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建筑文化設計風格的初探

2018-08-19 09:26韓忠林
科學與財富 2018年23期
關鍵詞:建筑文化設計風格現代建筑

韓忠林

摘 要:現代人在最基本的居住功能的基礎上,給現代建筑提出了更為多元化的要求,除了生態需求、安全需求與舒適度需求外,還給出了文化方面的要求,建筑設計者要抓住建設設計核心,將文化意義賦予現代建筑,進而提升建筑物的綜合價值,通過文化方面的設計工作來渲染文化藝術氛圍,在就建筑文化風格進行設計時,設計者需要持有更為豐富的閱歷,提升建筑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本文探討現代建筑的文化風格設計工作。

關鍵詞:現代建筑;建筑文化;設計風格;特點

設計者在對建筑項目展開總體設計工作時,既要兼顧其功能性,同時也不能忽視建筑的外部審美水平,建筑是現代城市的主體構成要素,城市之中含有各種不同功能的建筑,建設設計師需要在滿足客戶的設計需要的同時,保留自己的設計風格,避免出現形式統一的雷同化建筑,同時還要借助建筑物本身來呈現建筑文化,表現建筑文化是一項比較困難的工作,設計者要對建筑設計風格具有的內涵加以挖掘,本文圍繞建筑文化展開探討。

1 建筑文化的基本內涵

設計者首先需要對建筑文化有正確的認知,進而才能在實際的建筑設計工作更好地對這一設計要素進行把握。從建筑文化中可以窺見地域特征以及歷史文化的變動,當前的建筑文化系統有外緣文化與內核文化構成,內核文化呈現出的是本質文化,這種文化是經常漫長的發展期后形成的,具有完善、純粹以及古老的特征;外緣文化則是指非本質層面的文化,其一般包括外來文化與形成時間比較短的文化,兩種文化均可被視為建筑文化。隨著當前社會不斷發展,建筑文化也出現了很多全新的變動,其外緣文化與內核不斷融合,文化系統變得更為復雜,兩類文化共同形成了當前的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在漫長的轉變過程中形成了諸多的藝術風格。

在當前的信息條件下,建筑設計活動也被改變,無論是設計方法還是應用的設計要素都沾染了信息化的特點,同時國家的開發性在增強,在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文化融合活動在持續進行,設計者可以將外來文化與一定區域的文化進行結合,使建筑設計活動更為多樣化。

2 設計風格具有的多元化特點分析

2.1 多樣化特點分析

不同的國家、民族及不同的地域環境下,社會歷史形態也存在一定差異。尤其是歐洲、美洲、亞洲等發展中國家在過渡和宗教信仰上存在一定差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導致各地區的文化習俗也不盡相同。不同地區的社會環境不同,使得建筑文化存在時空性和多元性特征,由此產生了古代或現代的中國建筑文化、俄羅斯建筑文化以及歐美建筑文化等。就世界民族建筑文化來看,歐洲古希臘建筑、南亞的古印度建筑以及中國古代建筑等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歷史源流。而天主教、印度教和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發展,對信仰宗教的國家和地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促進了豐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的形成。

2.2 常見的建筑文化風格

現代設計師既可以利用已有的文化風格來完成設計,也可以推陳出新,在原有文化風格的基礎上完成建筑藝術形象構建工作,現對兩種常見且具有較強可擴展的建筑文化風格進行簡要講解。

自然主義是國外的一種文化風格,在很多領域中都有自然主義的杰作,包括音樂、繪畫等,在建筑領域中也形成了成熟的自然主義,具有這種風格的建筑往往具有鮮明的特點,建筑內部裝飾與外觀形態中均有很多自然要素,可以對居住者回歸自然的需求充分滿足,設計者在現代城市中也可設計具有自然主義風格的建筑,借此來強化環保文化,可以在建筑周邊以及內部空間中更多地應用植物裝飾元素。

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筑在當前城市中極為普遍,設計者可以簡化建筑設計,構建出極簡的建筑空間,雖然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筑比較泛濫,但是設計者應當把握這種風格的核心,同時不同的形式對現代主義文化加以呈現,消除居住者對于雷同式建筑產生的審美疲勞感,可以通過新穎的科技元素來創新建筑設計,也可以將古典主義文化與現代主義文化融合運用,豐富現代化建筑具有的文化內涵。

3 發展建筑的文化風格

建筑文化的發展活動并未停止,且呈現出了一定的理想化特點。

3.1 文化交融

建筑文化處于全球“大文化”系統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榮,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響曲。全球化的社會進程給文化交流帶來了碰撞與會合,沖突與交融。幾千年來,中國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淵源流長。佛教文化本來發源于印度,隨著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師赴印度取經傳經,佛教影響中國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內容,佛祖的像貌,佛廟的形制與中國文化交融,形成和發展了獨特的中國佛教建筑文化。

3.2 發展趨勢

現代建筑文化與科學技術發展相融合,具有一定包容性,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推進社會生產發展的同時,有助于改善社會群體的文化素養,優化思維模式,加強觀念創新,推進建筑文化的第三層次發展,是深層次的動力,促進社會群體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改變。建筑文化的變革,以新的建筑哲學和建筑理論為依托,這與社會新思想的發展變化是密不可分的。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型建筑材料得以形成,現代建筑結構理念出現,并且先進的建筑設備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逐漸得到廣泛應用。

現代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群體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建筑的物質屬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設計應當更具備人情味和文化氣息,此種情況下,建筑設計師在開展建筑物設計時,大多傾向于將科學技術向建筑的管理、規劃及創作理論等方面滲透,從心理學、行為學以及人體工程學等方面入手,并與建筑環境學和建筑心理學進行有機融合,加強建筑文化設計,充分體現時代特色,最大程度上滿足社會群體對建筑設計的多元需求,促使現代建筑文化設計風格更為社會群體欣賞和接納。也就是說,科學技術是推進現代建筑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現代社會發展形勢下,我們能夠預見,在未來發展中,科學技術將會進一步推進未來建筑事業的發展。

4 結束語

建筑行業在進步,建筑設計工作也在不斷發展,建筑設計者需要對自己的知識儲備加以擴充,同時還需要以創新的理念來面對每一次建筑設計任務,本文主要針對建筑呈現出的藝術文化感展開了探討,設計者要始終堅持科學的工作態度,對建筑文化加以把握,借助文化要素來對建筑的不同風格進行呈現,設計者還要權衡建筑文化與其他設計要素之間的聯系,在合理化的條件下來妥善處理文化風格設計需求,通過使用新型科技與建材來展示現代建筑具有的獨特的文化。

參考文獻

[1]龔馨.傳統建筑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初探[J].房地產導刊,2017(23),76-78.

[2]吳琨,車順利,賈俊明,韋孫印,董凱利.傳統風格建筑現代結構設計[J].建筑結構,2017(22),56-60.

[3]曾穎.禪宗美學對現代建筑裝飾設計的應用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7).

猜你喜歡
建筑文化設計風格現代建筑
論現代建筑電氣照明節能的優化設計
基于認知心理學的扁平化風格的界面設計研究
淺析現代建筑設計的方法
承德避暑山莊園林建筑設計風格的研究
建筑裝飾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方法
ArtDeco下的“海派”建筑文化
淺議本土建筑文化的認同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