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種球蛋白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

2018-08-21 09:27郭鵬
中國合理用藥探索 2018年7期
關鍵詞:丙種球蛋白皮質激素支原體

郭鵬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的,肺部病變呈融合性支氣管肺炎、間質性肺炎,伴支氣管炎。臨床表現以發熱、咳嗽為主[1-2]。大環內脂類、四環素類抗菌藥是臨床治療支原體肺炎的首選用藥。部分患兒使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1周左右,病情未見好轉,甚至持續惡化,遷延不愈,進展成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3]。因存在混合感染和藥物耐藥的因素,臨床治療RMPP需聯合用藥。本文以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RMPP患兒為研究對象,探究丙種球蛋白聯合糖皮質激素的療效及對血清C-反應蛋白(CRP)的影響,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RMPP患兒,按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兩組,各64例。觀察組男34例,女30例,年齡3~11歲,平均年齡(5.82±2.10)歲,病程3~12周,平均病程(5.03±0.47)周;對照組男31例,女33例,年齡4~10歲,平均年齡(6.03±2.17)歲,病程2~10周,平均病程(5.14±0.52)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訂)》[4]中RMPP診斷標準,并經實驗室、影像學檢查確診,使用大環內酯抗菌藥治療1周無好轉,合并肺外多系統并發癥,病程不低于2周。排除標準:有免疫調節藥劑、糖皮質激素服藥史者;合并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疾病者;合并支氣管哮喘或肺結核者;非感染性肺炎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

1.2 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治療,包括化痰、退熱、平喘、吸氧、水電解質糾正等。對照組給予阿奇霉素(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189, 規 格 :0.25 g)10 mg/kg,qd,ivgtt,連續治療3~5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甲強龍(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for Injection,國藥準字:H20080285,規格:0.5 g)2 mg/kg,qd,ivgtt,聯合丙種球蛋白(山西康寶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9994004,規格:2.5 g/瓶)400 mg/kg,qd,ivgtt,連續治療3~5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實驗室檢測指標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兩組均于治療后取5 mL空腹靜脈血,無需抗凝,2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取血細胞分析儀測定白細胞計數(WBC)、淋巴細胞計數(LC)水平,免疫比濁法測定CRP。

療效判斷標準:治愈:癥狀、體征好轉,實驗室、影像學檢查正常,肺部聽診正常,胸CT檢查未顯示陰影;顯效:癥狀、體征明顯好轉,實驗室檢查白細胞水平恢復正常,胸CT顯示陰影變??;有效:癥狀、體征略有好轉,實驗室檢查白細胞水平降低;無效: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或加重。

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0.6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CRP、WBC、L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WBC、L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

2.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皮疹1例、藥物過敏2例、胃腸不適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9%;對照組出現消化不良1例、頭暈2例、嗜睡1例、瘙癢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81%;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關于RMPP的發病機制暫無具體解釋,臨床普遍認為與支原體的耐藥、免疫反應、延遲治療及混合感染等因素相關[5-6]。心、腦、腎、肺、肝等器官組織中存在少量MP共同抗原,小兒感染MP后,組織釋放自身抗體,造成免疫損害,致使肺外靶器官病變,表現出一系列肺炎癥狀[7]。腫瘤壞死因子(TNF)-ɑ、白細胞介素(IL)-4、IL-6、IL-18等多種細胞因子可加重RMPP的發生和發展[8]。RMPP的病原體為MP,臨床治療首選大環內酯類抗菌藥,常用藥為阿奇霉素,抗菌范圍廣、效果強,可有效滅殺肺炎鏈球菌、嗜肺軍團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但單用阿奇霉素治療RMPP的效果并不理想[9]。

糖皮質激素能有效抗感染,抑制炎癥細胞的分泌、產生,調節免疫功能,緩解炎性反應[10]。甲強龍為臨床常見的糖皮質激素,靜滴給藥可在靶器官中達到較高的藥物濃度,加快藥效發揮速度。甲強龍能緩解氣道、肺泡水腫,減少呼吸道異物分泌,解除毛細支氣管封閉,改善肺部通氣;同時,代謝無需經肝臟轉化,對腎上腺垂體軸、水鈉潴留的抑制作用較弱,故安全性高[11-12]。丙種球蛋白為免疫抗體制劑,含有人血清所具有的各種抗體,注入體內可增強機體免疫水平,使之從低免疫狀態很快轉為暫時免疫保護狀態,與抗原相互作用,直接滅殺細菌、病毒,并可阻止感染擴散,增強外源性抗菌、抗病毒的效果,促進預后[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丙種球蛋白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RMPP可提高臨床療效,促進癥狀改善。CRP屬急性時相蛋白,可反映炎癥反應的嚴重性;WBC、LC均為免疫細胞,可用于監測炎癥感染程度[15]。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CRP、WBC、L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CRP、WBC、LC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丙種球蛋白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RMPP可減輕體內炎癥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病情的轉歸。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丙種球蛋白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RMPP的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丙種球蛋白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RMPP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血清CRP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猜你喜歡
丙種球蛋白皮質激素支原體
支原體感染一定是性病嗎
丙種球蛋白聯合光療治療新生兒ABO溶血病的臨床療效
TCF3基因突變至無丙種球蛋白血癥1例病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腎病綜合征的研究進展
糖皮質激素聯合特布他林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臨床效果觀察
三七總黃酮抗糖皮質激素誘發骨質疏松的效應
護理干預對丙種球蛋白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免疫性復發性流產的效果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體培養及藥敏結果分析
支原體陽性患者134例藥敏結果分析
不孕不育患者臨床支原體屬感染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