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絲釉傳色澤潤 鐵線冰裂器攢珠

2018-08-21 11:37陸揚
時尚北京 2018年8期
關鍵詞:名窯哥窯鐵線

陸揚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發展到宋代時,名瓷名窯已經遍布大半個中國,出現了五大名窯,宋代也成為瓷業最為繁榮昌盛的時期。中國五大名窯正式開創了燒制的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的“瓷器”時代。前人論宋代五大名窯:“雨過天晴話汝窯,如冰似玉品官窯,金絲鐵線論哥窯,夕陽紫翠賞鈞窯,潔白無瑕鑒定窯?!苯鸾z鐵線原本是釉料、控溫的失誤之處,卻孕育了哥窯自然天成、無可比擬的美。

展覽工作人員介紹說,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合稱為“五大名窯”。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收藏傳世“五大名窯”瓷器數量最多、質量最精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為了對“五大名窯”瓷器進行全面深入研究,故宮博物院陶瓷研究所自2010年至2015年先后舉辦了官窯、定窯、鈞窯、汝窯瓷器特展,今年又推出此系列展的收官之作“金絲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這也是國內首次舉辦以宋代哥窯為主題的大型陳列展覽。

所謂“哥窯”是指傳世的哥窯瓷器,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常見器物有爐、瓶、碗、盤、洗等,全為宮廷用瓷的式樣。2017年11月12日,由故宮博物院主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博物館、龍泉青瓷博物館、山東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協辦的“金絲鐵線——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在延禧宮西配殿一層展廳開幕,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8月31日。展覽共分三個單元,分別為:累世遺珍——傳世與出土哥窯、哥(官)窯型瓷器;窯址之謎——哥窯與老虎洞窯、龍泉窯的關系;余韻綿長——哥窯瓷器對后世的影響。

本次展覽共展出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哥窯和仿哥窯(釉)瓷器113件(套),以及從六家協辦文博單位借出的57件(套)傳世或出土的與哥窯相關的瓷器和瓷片標本、修復品,以期較全面地反映哥窯瓷器的風貌。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世哥窯瓷器以宮廷舊藏為主,它們或是經前代宮廷傳承下來,或是在清朝帝王的主導下搜集入宮,所以流傳有序、自成體系。除故宮外,全國主要博物館哥窯藏品,再加上流散在海內外的已知有記載的,總數也不過300件左右,哥窯瓷器之名貴可見一斑。

金絲鐵線偶有得變弊求藝揚天下

工作人員介紹說,古代文獻對哥窯最早的記述出自元代末年成書的《靜齋至正直記》:“乙未冬在杭州時,市哥哥洞窯者一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猶疑之。會荊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不細辨也?!币话阏J為,這里指的哥哥洞窯和哥哥窯即為哥窯,“絕類古官窯”也正與以后的文獻描述的哥窯特征相符。而關于哥窯的來歷,也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相傳為南宋時章氏兄弟所創,分別為“哥窯”及“弟窯”(弟窯又稱龍泉窯)。

宋代龍泉縣,有一位很出名的制瓷藝人,姓章,名村根,他便是傳說中的章生一、章生二的父親。章村根擅制青瓷而聞名,生一、生二兄弟倆自小隨父學藝。章村根去世后,兄弟分家,各開窯廠,哥哥章生一所開的窯廠即為哥窯,弟弟章生二所開的窯廠即為弟窯。哥哥技高一籌,燒出“紫口鐵足”的青瓷,一時名滿天下,連皇帝都欽定章生一為其燒造瓷器。弟弟心生妒意,趁其兄不注意,把粘土扔進了哥哥的釉缸中,哥哥用摻了粘土的釉施在坯上,燒成后一開窯,滿窯瓷器的釉面全都開裂了。哥哥泡了一杯茶,想振作精神,忽然他突發奇想,試著把濃濃的茶水涂在細縫上,裂紋變成茶色線條,又把墨汁涂在粗的裂紋上,變成黑色線條,這樣,不經意中形成“金絲鐵線”。哥哥壯著膽把帶有裂紋的青瓷運往京都交差,沒想到皇帝眼前一亮,甚為歡喜,要求增加進貢數量,哥窯從此名揚天下。

帝王獨愛冰裂美作詩鐫刻留世中

縱觀哥窯的名瓷,不管是爐、瓶,或是盤、冼,在其釉面上往往散布著長短、深淺縱橫的冰裂紋?!案绺G百圾破,鐵足獨稱珍?!边@是乾隆皇帝作于1781年的《詠哥窯葵花碗》中的詩句,道出了哥窯之美。

在燒造中,由于胎和釉的膨脹系數不同,所以瓷器出窯以后,釉會開裂。哥窯瓷器的釉面上布滿這種交織入網的裂紋,統稱“百圾碎”。裂紋大小不同、顏色深淺不一。大開片猶如鐵絲密布于器物表面,稱之為“鐵線”;小開片的裂紋如金絲般,故稱“金絲”。

當瓷器出窯冷卻以后,過去直接放到炭黑水里,現在直接擱進墨汁里,拿出來以后,瓷器就形成大塊的黑開片,非常清晰。瓷器的釉面要炸裂兩年之久,細小的開片,由于間隙過小,顏色進不去,時間長了,和空氣接觸,會氧化成黃色。實際上,“金絲鐵線”是時間造成的。

另外,傳世哥窯瓷器口邊常映現淡紫黑色,而足部無釉處則呈現鐵黑色,即形成“紫口鐵足”的風格。

哥窯瓷器深受明、清帝王喜愛,清乾隆皇帝則堪稱其中的代表。故宮博物館收藏并展出的灰青釉魚耳簋式爐就是原宮中的舊藏品。該藏品上緊下豐的輪廓特征,渾圓飽滿的形態襯托出名門貴胄的雍容祥和,身兩側有—對形如魚耳的手柄,整個造型古樸大方。乾隆帝對其一見傾心,驚覺其有畫中仙的靈妙雅韻,于是提筆作詩——“制自崇魚耳,色猶纈鱔紋。本來無火氣,卻似有云氳。辨見八還畢,鼻根何處分?!辈⑾铝钭寣m廷玉匠將該詩作鐫刻于爐底。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共刊印《御制詩集》五部,收錄詠瓷詩近200首,其中題為詠哥窯者21首。乾隆皇帝還令人繪制《珍陶萃美》圖冊,不僅涵蓋各類哥窯瓷器的圖畫,還對其種類、尺寸、外形都進行了巨細無遺的描述。不過,通過對這些傳世品的比較研究,人們發現乾隆皇帝曾將個別宋代官窯、明代仿哥窯瓷器誤認作哥窯瓷器,并為之提詩。

聚沫攢珠釉中浮 成就高俅獻媚功

傳世哥窯瓷器釉面潤澤如酥,釉中氣泡密集。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哥窯瓷器的另一大特征——瓷器釉內氣泡細密,在高倍放大鏡下觀察猶如一個個小珍珠堆集在一起,俗稱“聚沫攢珠”。這些氣泡能使得射入釉層的光線產生散射,致使釉面呈現柔潤如玉的質感。

傳說,宋徽宗時期的太尉高俅不但球踢得好,還能預測風雨。這讓同朝為官的蔡京很是費解。其實,不僅是蔡京,徽宗也納悶,高俅對何時下雨獨有感應,且屢報屢驗。蔡京暗中觀察,卻一無所獲,以為高俅真有預報天氣的才能和天賦?;兆诼犅?,在認定這是高俅個人智慧后,也想學這個法術,便設酒招待,非讓高俅傳授不可。高俅實在推不過,只好說了實話。原來,他之所以能準確預報下雨,完全賴于徽宗賞賜給他的一個哥窯香爐。高俅說,他天天把玩這個香爐,只要香爐返潮出汗,三日內必定有雨,靈驗得很。

其實哥窯瓷器能測知何時下雨,并不是故弄玄虛。能形成“攢珠聚球”般的釉中氣泡,因為哥窯瓷器通常釉層很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下雨前空氣中水汽增加,遇到釉層無法穿透而凝結成瓷器表面的水珠,從而出現神奇的預報下雨的功能。

驚嘆流逝歲月 千年哥窯未解密

工作人員介紹說,在“五大名窯”中,哥窯是最富神秘感的一個,窯址至今不明。哥窯瓷器產于龍泉、系章生一所燒的說法自明代嘉靖年間開始出現。明代陸深《春風堂隨筆》中曾談到:“哥窯,淺白斷紋,號百圾碎。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龍泉之琉田窯,生二所陶青器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蔽闹忻鞔_了哥窯燒造于龍泉的琉田,琉田今名大窯,為龍泉窯的中心產區。正是文獻中的類似記載,引發了民國初年人們對龍泉的掠奪式開采。至明代萬歷年間,高濂的《遵生八箋》中的記述,又出現哥窯瓷器系杭州鳳凰山老虎洞窯所燒造,所用原料和南宋官窯瓷器相同的觀點。

這一前一后的兩種說法,是明代文獻中最典型的關于哥窯的“產地說”。對于哥窯的生產年代,也有“宋代說”、“元代說”等不同觀點。由于缺乏同代文獻,且后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有的還互相矛盾。雖然數十年來與哥窯相關的考古實物資料不斷增多,并且也依據這些實物資料解決了一些問題。但驀然回首,人們發現,這些實物資料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結論往往與文獻記述無法對應,有些甚至南轅北轍。因此,哥窯問題依然迷霧重重。

哥窯如一顆色彩絢麗的夜明珠,人們只能遠望它耀眼的光環,而無法目睹它真實的風采。

TIPS

故宮博物院·“金絲鐵線”哥窯瓷器展

地點:故宮博物院延禧宮西配殿

時間:2017年11月12日-2018年8月31日

票價:憑故宮門票即可參觀,不用單獨購票

猜你喜歡
名窯哥窯鐵線
逐夢汝窯
南宋官窯與龍泉哥窯瓷胎的對比分析
哥窯青釉雙耳彝爐
哥窯“百圾碎”瓷器的研究與燒制探索
哥窯瓷器攬勝
診排汽車故障勿忘搭鐵線功能與實例
茹世保如是說
河北省曲陽定瓷有限公司入選“當代十大名窯”
汽車搭鐵不良的故障現象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