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對廣西地區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研究

2018-08-22 11:24余曉玲李夢馨甘煥林蔡永勇
東方教育 2018年17期
關鍵詞:桂林市生態旅游一帶一路

余曉玲 李夢馨 甘煥林 蔡永勇

摘要:生態旅游是在可持續發展下開展的旅游模式,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下重點開發的項目。生態旅游在我國發展迅速,合理確定景區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將游客數量嚴格控制在其環境承載力范圍之內,是其同大眾旅游區別的主要特征,也是解決旅游景區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桂林市的主要景區為例,在梳理國內外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影響桂林市生態旅游景區的環境承載力因素;基于木桶原理計算模型對桂林市生態旅游景區的環境承載力系數進行計算和評價;最后在“一路一帶”視角下對桂林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提出相關政策性建議,以此來指導生態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在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研究上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一路一帶”戰略;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桂林市

1.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在中國,旅游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發展的同時,旅游景區日益明顯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也引起了人們的密切關注。合理確定景區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采取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無疑是促進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1]。

桂林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是中國面向歐亞,連接東盟的區域性文化旅游重要國際化城市、“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綜合交通節點[3],是廣西發展生態旅游的前沿陣地。

近年來到桂林的旅游人口逐年增多,由于人們追求經濟效益大于生態環境效益,桂林的生態旅游承載力嚴重超載??茖W地分析和研究桂林地區生態環境承載力,對桂林地區旅游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1.2 研究內容和方法

主要內容:以桂林地區的主要旅游點為研究對象,在梳理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從生態環境承載力、資源-空間承載力和服務管理承載力入手,結合實地與問卷調查數據,運用木桶原理測算模型對桂林市生態旅游景區環境承載力做出推算,最后基于“一路一帶”視角對桂林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提出建議。

主要研究方法有實地調研法,實地考察法,問卷調查法和人物訪談法。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1963年Lapage首次提出了“旅游環境容量”,1977年出版的《旅游和休閑的發展:旅游資源評價手冊》中,F. Lawson討論了旅游容量問題;同年Wall和Wright合作出版的《戶外游憩的環境影響》中,提出了一個具有科學性的概括性定義[4~5]。1979年R. Jakson的《湖區休閑容量估計的序譜模型》,探討了湖區環境對休閑活動的承受能力。之后Stephen (1979)也從土壤、水、噪聲、植物、動物等個方面闡述了旅游對自然環境的有益、有害影響。除此之外Smith (1983) , Lindsay, Pearce, Coke,Lea (1998) Frell和Runyan (1991)等都從不同角度對旅游環境容量進行了一定研究[6~7]。

國內關于旅游環境承載力概念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初。1983年,趙紅紅對蘇州園林的旅游承載力進行了闡釋;楚義芳(1989)在其博士論文“旅游的空間組織”中提出旅游承載力可分為基本承載力和非基本承載力,前者包括旅游心理承載力、旅游資源承載力、旅游生態承載力和經濟發展承載力[8~9]。崔鳳軍(1995)首次闡述旅游環境承載力的概念內涵及特征,他認為旅游環境承載力是一個概念體系,包括環境生態承載力、資源空間承載力、心理承載力、經濟承載力等四個分量。

2.影響桂林市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因素

2.1 生態環境承載力因素

生態環境承載力是在生態環境可承受范圍之內,促進生態保護,實現資源環境可持續利用。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計算模型有以下幾類:

(1)以面積為限制性因子的計算模型:E1=S× OA× D.

(2)以長度為限制性因子的計算模型:E2=L× OL0× D.

(3)以游樂設施為限制性因子的計算模型:E3=M× N× OD.

2.2 服務管理承載力因素

指由核心景區內與旅游活動相關的服務設施和服務人員所決定的游客容納量,包括客觀服務管理承載力和主觀服務管理承載力。

2.2.1客觀服務管理承載力

客觀服務人員承載力的相關因素為環衛工人的承載力??紤]到工作成果體現的量化程度,選擇環衛工人的承載力作為限制性因子,其他服務人員承載力只作一般性調研。環衛工人承載力的計算模型,可以用下式表示D=∑N1×n1×ai。

客觀服務設施承載力包括服務設施承載力和基礎設施承載力。

2.2.2主觀服務管理承載力

服務設施承載力的六個相關因素為:餐廳承載力、觀光車承載力、購物場所承載力、衛生間承載力、垃圾桶承載力、住宿設施承載力。其中,垃圾桶承載力遠大于現有游客的垃圾產生能力、環衛工人收集能力和垃圾處理設施承載力,所以作為輔助性因子。住宿設施承載力是核心景區外考慮的影響因素, 目的是考察景區外住宿接待能力, 應作為限制性因子。其他影響因素則都作為限制性因子。

2.3 資源空間承載力因素

森林公園旅游資源空間承載力是指森林公園資源空間所能容忍的最大游客量。其游覽方式主要是沿固定的游步道、棧道、階梯等線路進行登山、漫步等旅游活動。本研究利用線性模型對其資源空間承載力進行測算,具體如下:

3.桂林市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測算模型

3.1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計算模型

研究區的旅游環境承載力由生態旅游的自然環境承載力、空間資源承載力、心理承受力組成,本文采用木桶原理,取分承載力中的最小值為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綜合值。

3.1.1生態旅游自然環境承載力(EEBC)

生態旅游自然環境承載力以旅游區的環境生態狀況作為基值,考慮到環境生態系統本身的凈化吸收能力。旅游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主要包括廢水、廢氣、固廢等物質的排放以及對動植物生活習性的影響。由于環境生態系統的自凈能力有限,風景區中的人工處理能力是衡量旅游區環境生態承載力的主要標準。

針對廢水、廢氣和固廢污染物的計算公式為:

EECC1= ,( =1,2,3,…n)

旅游活動對動植物生活習性的影響,計算公式為:

EECC2=

3.1.2生態旅游空間資源承載力(TRCC)

生態空間資源承載力是指為保護旅游資源和環境特征而允許的游客數量,根據旅游景區景點的分布特征,本文采取總量模型進行計算(在一個景點均勻分布的旅游區,有若干出入口,游客可在旅游景區內白由活動)。計算公式為:

,

生態旅游區通常由若干景區組成,旅游區總體的綜合旅游資源環境承載力計算公式為:

TRCC= ,( =1,2,3,…n)

3.1.3生態旅游心理承受力(PECC)

旅游者心理承載力的測定可借用一些既定參考標準或采用問卷調查與實際測算相結合的方法來測算。旅游人群過度擁擠導致的視覺干擾和感應氣氛破壞以及自然風景區開發過度、人工建筑過于密集導致的景觀美感度損害是旅游者產生心理承載力極限值的重要原因。本文選取人群敏感閥值和景觀敏感閥值為旅游者心理承載力的分量,其中人群敏感值:C=A/P

3.2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測算

根據上面給出的計算模型,對研究區的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進行以下計算。

3.2.1生態旅游自然環境承載力的測算

(1)污水自處理能力

桂林象山景區是以不消耗水資源為主的生態旅游景區,污水來源土要是游客用水和管理員用水,污水產生量以用水量的80%計算,住宿游客污水量為200L/人·天(下同),一般游客為20升/人·天,管理人員為100升/人·天。景區管理人員按800人計算,住宿游客比率為0.5,按照公式計算得出象山景區污水處理能力規劃,可接待的游客數量為6827人次/天。

(2)固體廢物處理能力

經過調查,游客平均每大產生的土要污染物量如下:

(3)生態系統忍耐力

研究區的生態系統中,植物群落為濕地植物和綠化植物,動物種群主要為水生和濕地動物。研究區開展的旅游活動對動植物直接作用不大。按照旅游規劃中的游客行為和游客規模,生態系統忍耐力暫時不會對旅游區旅游環境承載力構成制約。

3.2.2生態旅游空間資源承載力的測算

在對游客的調查中,旅游團隊每隊游客為15人以上的占39%,11-15人的占27%,6-10人的占20%,1-5人的占14%,79%以上的游客覺得團隊間隔200m以上不感到擁擠。按每隊10人計算,人均占用游道合理長度為20m;按15人計算,人均用游道合理長度為14m。在對針對“面積法”測量為主的景點調查中,82%的游客覺得人均用面積為10m2/人以上不感到擁擠。在此基礎上,參考國內外基本空間標準[11],結合專家咨詢與修正,我們確定象山景區人均游覽占有面積為10m2/人,游道人均占有長度為20m/人。通過實際觀測,根據公式計算出景區的生態旅游空間資源承載力為6960人/天。

3.2.3生態旅游心理承載力的測算

游客心理承載力結合國內研究方法[12],游客對人群的最大接受能力為:外向型團隊旅游者20m/人,內向型團隊旅游者15m/人,外向型散客旅游者25m/人,內向型散客旅游者20m/人。本文采取平均算法原則,取游客對人群的最大接受能力為17m/人,根據公式得出,象山景區旅游者的心理承受力為12373人/天。

3.2.4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綜合值實現

本文在減小主觀隨意性、提高權重客觀性和準確性的前提下,采用三態賦值法[13]、AHP法[14]得出各分量的權重值為:生態旅游生態環境承載力的35%,生態旅游空間資源環境承載力的50%,生態旅游心理承受力的15%。計算如下:

EECC=EEBC×35%+RECC×50%+PECC×15%

=13507×35%+6960×50%+12373×15%=9906人/天

年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為9906×365=3615653人/年。

4.基于“一路一帶”視角下的生態旅游發展建議

4.1 明確旅游環境承載力

“一路一帶”發展戰略下要求生態旅游景區要可持續發展,因此景區在開發和管理過程之前,應結合多種數學模型,從其生態環境、服務管理和空間資源三方面進行明確的旅游環境承載力預測,以此預防后期旅游景區內各種人為環境問題的出現。

4.2 嚴格控制環境承載力

桂林市地位已上升到“一帶一路”旅游城市層面,其品牌形象及假期時間勢必帶來更多的游客涌入,前期預測結果可能因此失去時效性和準確性,因而在景區持續發展中,需多次頻繁的進行數學模型的測算,以此來保證預測結果的準確性,為生態旅游景區的管理提供保障。

4.3 積極維護環境承載力

加強民眾的參與度,有利于提高整個環境承載力監控的過程。鼓勵市民積極監督相關旅游部門和機構對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預測,在預測結果出來后切身參與到環境承載力的維護過程,為減緩旅游承載壓力采取親身可行的措施。

5.結論

本文運用木桶原理模型對桂林市主要旅游景點的生態環境承載力、服務管理承載力和資源空間承載力三方面進行了測算,最終得出桂林市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各項結果,為相關生態景區的規劃管理提供參考,并基于“一路一帶”視角下對桂林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提出明確旅游環境承載力,嚴格控制環境承載力,積極維護環境承載力三個建議。

參考文獻:

[1]保繼剛.旅游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56-258.

[2]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 c_1114793986.htm,2015-03-28.

[3]2020年建成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廣西網[引用日期2017-03-08].

[4][1]A,Fullerton,Crawford A. Carrying in Region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Washington[M]: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4.

[5]Allan W A. Studies in African Land Usage in Northern Rhodes Livingstone Papers and No.IS.Cape Tow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9. [3]Gyou K T.Development of a tourism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procedure:a conceptual approach [J].Tourism Management,2005,26:431-445.

[6]Brause,D.The Challenge of ecotourism: balancing resources,indigenous People,and tourists[J]. Transitions Abroad,1992:29-31.

[7]Brown J P,S P Kalisa&Wright.; Recreation impact on forests[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88(1):425- 431.

[8]陳傳康,伍光和,李呂文.綜合自然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3-78.

[9]崔鳳軍,劉家明.旅游環境承載力理論及其實踐意義[J].地理科學進展,1998,17(1);86-91.

項目名稱:“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對廣西地區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研究——以桂林地區為例

編號:201711548086

猜你喜歡
桂林市生態旅游一帶一路
六點一百分
杧果布丁
百年輝煌擘畫未來——2021桂林市主題美術作品展作品選登
生態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探討
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研究
中國生態旅游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
我的空調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