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興安縣毛竹豐產林科學栽培

2018-08-22 01:19王民忠
新農村 2018年21期
關鍵詞:興安縣毛竹栽培技術

王民忠

摘要:本文從當地實際出發。就如何培育毛竹豐產林技術從造林地選擇、整地挖穴、母竹選擇、母竹采挖、母竹栽植、撫育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作了詳細介紹,以期能夠指導興安縣毛竹種植,培育壯大毛竹資源。加快竹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毛竹;豐產林;栽培技術;興安縣

毛竹又稱楠竹。屬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在長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具有喜溫怕寒、喜濕怕旱、喜酸怕堿、喜肥怕澇的特性。毛竹竹鞭在土中蔓延生長,發筍長竹。形成竹林。其根系縱橫交錯,特別發達,能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加上生長快、成材早、用途廣的特點,是經濟效益、生態功能、觀賞價值俱高的竹種。

1造林地選擇

選擇背風向南的山谷地、山腰緩坡地帶為造林地。要求氣候溫暖濕潤,年均溫度14~20℃,年均降雨量800~1800mm,土層深厚、肥沃、排水和通氣良好,ph值4.5-7.0的酸性壤土或沙壤土。

2整地挖穴

整地工作應在造林前的秋、冬季進行,有全墾整地、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三種。坡度不大的造林地采用全墾整地,坡度較大(15-20度)的造林地采用帶狀整地。在坡度25度以上陡坡的造林地則采用塊狀整地。將造林地內的雜草、灌木全部砍除、清理后。深翻25-30厘米,將表土翻入底層,并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塊和粗樹兜、樹根等,然后挖穴。每畝密度20-35株。穴長60厘米,寬40厘米,深30厘米,長邊與山坡成水平(即與等高線平行)。

3母竹選擇

選擇生長健壯,2-3年生,枝葉繁茂,分枝低,無病蟲害,鞭芽飽滿,稈粗4-6cm的竹株。挖取時,竹蔸一定要留宿土,保留好須根,不損傷竹釘(頸)竹鞭,來鞭長20-30cm。去鞭50-60cm,去鞭上要有多個飽滿健壯的鞭芽。削去竹梢。留枝4-6盤。挖取母竹時。切忌用力搖晃竹竿,搬運時也要輕提輕放,以免松動和扭傷竹干與竹鞭相連接的螺絲釘,否則移栽后即使母竹存活,也會不發筍。母竹用稻草包扎。方便運輸。

4母竹栽植

季節宜選在大寒至驚蟄期間,以陰雨天或雨后為宜。大寒前易干冷致死。驚蟄后竹筍生長比較快,消耗母竹體內大量的營養物質,移栽后不能馬上恢復正常生長,容易產生死筍死竹。種植時?;靥畋硗?0-15cm墊底,將母竹蔸平放于穴中。原根頸大致與地面持平。注意根盤與土壤密接。竹鞭應與地面坡度相一致。不強求竹稈直立。但要注意其原來自然朝向。然后分層培土,用腳踏實踩緊,最后蓋一層松土。毛竹屬淺根性,栽植不宜過深,否則不利竹鞭根生長,且根系呼吸困難易窒息死亡。

5營造混交林

在竹林內均勻地混交少量深根性(如楓香)或有根瘤自肥的(如豆科植物)闊葉樹種,能增加土壤肥力,保持土壤濕潤。改善竹林內小氣候,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促進竹林豐產。

6撫育管理

6.1問種農作物,以耕代撫。幼林栽植后可以間種豆類、花生、山芋、木薯、綠肥等。既改善立地條件又增加一定的經濟效益。一般問種4年即可。

6.2墾復松土。每年鏟山松土1次,主要是挖除雜蓽、樹根和石頭,疏松土壤,改善立地條件。給竹鞭生長創造條件。提高竹鞭孕筍量。同時清除竹林病蟲害的中間寄生物,改善了竹林衛生狀況。松土時間以七、八月份為佳,以淺鋤為宜,深度10厘米。每2年深翻墾復1次,時間以秋冬為宜,墾復深度控制在15-20厘米。切忌傷害竹鞭和筍芽。

6.3適時施肥。毛竹生長快,產量高。每年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養分,必須適時施肥。補充土壤養分不足。在清明前2個月施筍前肥,清明后2個月施行鞭肥,立秋后一個月施排芽肥,冬季施孕筍肥。以有機肥為主速效化肥為輔。有機肥以豬糞、牛糞或雞糞與餅肥堆漚成的混合肥料為主,速效化肥可用復合肥。有機肥以溝施或穴施為主,化肥可穴施、撒施、溝施。還可進行竹腔注射施肥。用市場上推出的“毛竹增產素”通過針筒注射到竹腔內,以此調節微量元素。

6.4鉤梢護竹。2008年初的雨雪冰凍災害天氣給興安縣的竹林資源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在風大、冰凍雪災嚴重的地方,可采取適當鉤梢的辦法防止風折雪壓帶來的損失。鉤梢可在新竹當年的10-11月份進行。

6.5合理采伐

6.5.1采伐原則。毛竹的合理砍伐是調整竹林結構的主要措施,按照“砍老留嫩,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壯、砍林內竹留林緣竹”原則進行,竹葉茂密正在“孕筍”的竹株應與保留。

6.5.2采伐季節。冬季竹子生命活動緩慢,采伐的竹材不易蟲蛀,是伐竹的最佳季節。春、夏季竹子生理代謝旺盛,伐竹容易引起大量傷流。竹材的力學性質差,易受蟲蛀,不宜砍伐竹材。筍期應禁止砍伐。大小年分明的毛竹林,每兩年采伐一次,在大年的秋、冬至翌年的初春進行砍竹。

6.5.3采伐量的確定和立竹年齡結構。采伐量應視當年新竹量確定,做到采伐量不超過生長量。一般毛竹用材林砍伐后。每畝應保留立竹100-150株。立竹的年齡組成,最佳比例是一、二、三度竹各占25%左右,四、五度竹合占25%。

7常見病蟲害防治

7.1毛竹枯梢病。常發生在一年生新竹上,最初側枝葉色變色。而后葉片開始卷曲并漸次脫落,輕者竹梢枯死,重者全株死亡。毛竹枯梢病嚴重時,整個竹林的冠部變為赤褐色,遠看形似火燒。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株并及時燒毀。減小侵染源。②在病菌孢子釋放的侵染季節(5月上旬至6月中旬),每10天一次連續噴灑50%苯并咪唑、50%苯萊特可濕性粉劑稀釋1000倍液或波爾多液1:1:100等量劑,連續噴施2-3次。③加強竹林撫育,保持林地衛生。

7.2一字竹象。以成蟲在土室中越冬,筍期出土,晴天活動最盛,幼蟲、成蟲取食筍肉造成大量退筍。即使成竹后節間變短,竹材僵硬。大量的蟲孔使竹子易遭風折。防治方法:①加強管理。勤鋤草松土。破壞成蟲土室,使成蟲死亡。②筍期噴施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每周噴藥1次,連噴2-3次。③人工捕殺成蟲。

7.3竹蝗。又名蝗蟲。是毛竹最主要的害蟲。常大面積危害。以成蟲、若蟲取食竹葉。受害竹林重則形如火燒。致使竹林枯敗。竹蝗一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次年5月初開始孵化。5月中旬至6月初為孵化盛期。防治方法:①人工除卵:在小滿前后到竹林內挖除卵塊。②在跳螭出土十天內未上大竹前。于清晨露水未干時,用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噴灑。③誘殺成蟲:可用尿與敵殺死100:1的比例拌勻倒人多個竹槽。放置在竹林中誘殺。

7.4竹小蜂。1年1代,以蛹在蟲癭內越冬,2月至3月中下旬成蟲羽化,毛竹枝芽萌動盛末期成蟲出癭。在當年萌發的枝芽基部節間內產卵。小枝芽被產卵部位逐漸膨大形成蟲癭。導致小枝枯死。嚴重影響竹子生長。防治方法:①加強管護。清除并燒毀形成蟲癭的竹枝。②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用內吸性殺蟲劑給當年換葉竹進行竹腔注射。

猜你喜歡
興安縣毛竹栽培技術
鄉村振興背景下廣西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毛竹護筍養竹技術探討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