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每個孩子放在心上

2018-08-22 19:01王靈彬
湖南教育·下 2018年8期
關鍵詞:雕塑家樹根好孩子

王靈彬

有這樣一則寓言,講的是一個農夫伐倒一棵大樹,用筆直的樹干蓋了一座小木屋。他打量了一番剩下的樹根,心想:把這個樹根劈成柴,要費多少工夫哇!于是就將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無意中發現了這個樹根,如獲至寶。他小心地把樹根帶回家,精心雕刻后,樹根成了一件精妙絕倫的根雕藝術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農夫厭棄它、瞧不起它,樹根就只能是一件廢品;而雕塑家喜愛它、關心它并發掘它的潛力,它又變成了一件有價值的東西。我們的育人工作也是如此。任何學生都是可以教育、培養、轉化、雕塑的,學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暫時的、相對的。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

用愛作基礎,溫暖每個孩子。作為教師,愛學生不是只把眼光停留在那些成績優秀、表現突出的孩子身上,也不是對學生的缺點視而不見,聽之任之,更不能避重護短,一味放縱,而應關注每個學生,在發現孩子的缺點、問題時,及時進行教育引導。在孩子潛在的能力中,如何將他們的小宇宙引爆,這需要我們教師用愛作基礎,很好地運用教育智慧,把握好教育時機與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進而促進其成長。

用溝通作橋梁,走進孩子的心里。在成人的世界中,我們經常會用自己所謂的經驗教育下一代要如何去做。這樣的說教,很多時候會招來孩子的不屑一顧,甚至會讓他們產生叛逆行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道德的引導者,是思想的啟迪者。如果教師的教育只是一廂情愿地說教,一再地要求,一味地壓制,而不去了解孩子的需要、不理解孩子的想法、不尊重他們的做法,要想教育好孩子是很難的。因此,教師要放低自己的姿態,保持和孩子同樣的視野,傾聽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的需要,換位思考,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他們。只有心的距離拉近了,溝通順暢了,一切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用“你能行”去護航,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做到最好。我很信奉“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句教育名言。它提醒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簡單、粗暴地訓斥或否定孩子,而應該讓孩子建立正面的自我認知,認識到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擁有自己的優勢。也許孩子語文很差,數學跟班成問題,可他(她)待人熱情,樂于助人,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領導才能;也許孩子英語不行,但他(她)有畫畫的天賦;也許孩子不善言辭,但他(她)卻是體育健將,或在音樂方面出色。教師應該把握好教育良機,肯定孩子們的優點與進步,多表揚,多鼓勵,多給他們表達、表現的機會,讓孩子在自信中成長。

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要用心愛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當受表揚鼓勵的孩子和受批評教育的孩子對教師有信服感時,孩子身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會被激活。這樣,教育自然會獲得良好的成效。

(作者單位:耒陽市金南小學)

猜你喜歡
雕塑家樹根好孩子
好孩子
為啥扔了
巧奪天工
樹干和樹根
做一個好孩子
雕塑家
真是好孩子
當代雕塑家作品
當代雕塑家作品
當代雕塑家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