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課堂需要活動

2018-08-22 19:01周湘輝
湖南教育·下 2018年8期
關鍵詞:統計圖數學知識學會

周湘輝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是提高學生素養的重要標志。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是學生不斷經歷、體驗各種數學活動過程的結果。數學活動經驗需要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動探究的過程中逐步積累。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要設計有效的活動,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習積極性,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思考

會想問題、會問問題是數學學習的重要前提,也是數學素養的基本表現。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問題進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問題意識、思考意識。例如,六年級學習“利率”知識時,教師在上課前布置預習任務:去附近的銀行調查最新的利率,并與教材中的利率表進行對比,了解國家調整利率的原因”。學生分小組進行活動,了解最新的利率信息,教育儲蓄、國債等也進入了學生視野。學生在活動中有了這樣的思考:為什么錢存入銀行會有利息?我存入一定的本金,到期時我能獲得多少金額?國債是什么?為什么國債只有3年期與5年期?這些問題,有些是學生能在課堂上解決的,有些也許還不很明確,但只要學生思考了,就是有價值的。

二、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交往能力

北京師范大學提出了“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包括文化理解與傳承、審辯思維、創新、溝通、合作五個方面。其中溝通與合作都是指交往能力,是學生發展的關鍵能力之一。要提升學生的交往能力,教師可以設計數學活動,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在此過程中既學會傾聽別人的觀點與意見,更重要的是學會用證據說話,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與同伴合作分享。例如,教學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時,教師可以設計活動:學生任選三根小棒圍三角形,將操作結果記錄下來。然后學生通過計算兩邊之和與第三邊進行比較,利用數據表達自己的想法、說明自己的觀點。在一組學生表述、展示時,其余學生聆聽,表述完后其余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做補充說明。無論是表達還是傾聽,學生在這一活動中交往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知識的延續性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數學知識比較抽象,而小學生認識事物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數學知識的學習需要充實、有效的學習活動來支撐。教師可以設計操作性、合作性、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獲取新知、體驗成功。

在大數據時代,人們更注重生活中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運用。我從二年級開始,指導學生記錄自己的年齡、身高、體重等數據,讓學生初步感知收集數據的過程。然后,組內小伙伴之間比較各自的身高、體重,完成簡單的數據整理。這個活動一直延續到六年級。高年級學習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時,孩子們利用自己多年收集的數據,觀察自己7歲~12歲的身高趨勢,選擇合適的統計圖比較組內小伙伴的身高、體重等。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數學知識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延續性的。

(作者單位:安仁縣實驗學校)

猜你喜歡
統計圖數學知識學會
讓“統計圖圖表”背后的數學文化熠熠生輝
學會分享
數學知識在于應用
學會分享
如何選擇統計圖
與統計圖有關的判斷和說理問題
學會尊重
從生活中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學會選擇統計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