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動車“限行”法律問題探析

2018-08-23 08:58王永紅
東方教育 2018年19期
關鍵詞:行政權補償監督

摘要:機動車“限行”措施是目前最為廣泛的交通管理措施。本運用公物基礎理論和比例原則理論對其法理性質及理論基礎進行分析研究,從其制定是否合法、實質內容是否合理、實行程序是否正當這三個角度深入探討該措施所必需完備的法理依據。構建更為合理公民利益補償機制;引入公眾參與機制和監督機制,尋求私權與公權的平衡。

關鍵詞:限行;行政權;補償;監督

我國機動車“限行”指的是人民政府機關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減少汽車尾氣污染為主要行政目的,依據機動車輛的牌照號碼末尾數字制定規則條件,一定時間段內,對某些符合條件的私人機動車在某道路上禁止通行的行政行為。其內容焦點是有條件的禁止機動車通行;其最主要的目標是處理城市道路嚴重的擁堵難題,并減少汽車尾氣對城市空氣的污染;作用的客體是在公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其執行所參照的標的物是機動車牌照尾號,是機動車主向本地公安部門車輛管理注冊登記的車輛牌照號牌的最后一位數字。①

一、機動車“限行”的理論基礎

1.公物基礎理論

機動車“限行”的根本目的是對道路資源進行重新分配,使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而這正是公物基礎理論所體現出來的公物管理權和使用權相互間的關系。運用法律相關知識從公物基礎理論的角度對機動車“限行”進行分析,其本質內容是行政主體專門制定一定的公物使用規則來改善公物目前的使用方式。一般來說,要明確公物基礎理論中行使管理權的規則和限度,首先要綜合探究管理權和使用權相互間的關系,明確兩者之間的聯系,進而探究“限行”中公權與私權兩者相互間的聯系。

2.比例原則理論

比例原則的含義為,行政主體在完成行政目的時,必須要注意平衡多方對象的相關利益,若其行為有損害到行政客體利益的可能性,那么它所作出的行為就應當以適度的比例兼顧行政客體的權益保護和行政目的的完成。機動車“限行”的實施,是為了使公共交通更加方便、快捷、減少城市尾氣污染,實現對公共利益的需要,為達成這些目的,目前最適合的方式就是對一定條件的機動車主的出行實行制約,但限制范圍和力度也應控制在合理限度內,只限制部分符合限行條件的機動車主。換句話說,不能為實現公共利益,而舍棄個人權益。

3.公眾參與理論

機動車“限行”措施屬于具體的公物管理權,為我國行政機關所有,該措施針對的對象是公共交通的使用權。公物管理權是行政主體對物進行直接管理的權力,并能夠制定公物管理規則以限制管理公民對物的使用,因此對相對人而言屬于一種間接限制的權力。因此公物管理的范圍是很廣的,其所擁有權利是由公眾授權確認的,管理對象的是公物,并且管理的客體是公眾,因此必須要有公眾的管理和監督參與其中。

二、機動車“限行”的法理分析

1.機動車“限行”的合法性

財產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所以對基本權利的限制要遵循法律保留原則,即為只有在現行法律明文規定的條件下行政機關才能對公民的基本權利采取制約。 法律的保留原則比法律優先原則更加嚴格,是一種更加積極的行政法律原則,更嚴格地要求行政行為要有明文的法律授權為基礎。行政機關若要實施機動車“限行”措施就必須經法律明文規定的確認。因此,我國頒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上位法依據為各省市的機動車“限行”措施提供法律支持。其中“限制和禁止機動車通行”是暫時的還是長久的限制措施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存在的主要爭論點,時至今日仍然沒有明確的立法解釋這個問題,在法學界也沒有統一的觀點,但就目前而言更多的學者都傾向于該項規定是一項臨時性措施。

2.機動車“限行”的合理性

為了防止行政自由裁量的濫用,以立法形式對行政裁量的行使條件和范適用范圍作出詳細且嚴格的限定條件。比例原則在行政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制約行政違法行為的最佳原則。 一般來說,掌握行政裁量的行為都是利用比例原則來實現的。該原則要求在限制私權以保障公共利益時,所采取的措施必須有效實現。我們以比例原則的有效性為切入點,對各省市實施的“限行”政策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其目的為一下兩點:一是緩解城市交通的壓力,合理有效的發揮公共交通道路的作用;二是有效改善了大氣空氣質量。

3.機動車“限行”的程序正當性

從法理層面來分析,程序正當的核心問題是通過一些原則以及制度限制行政裁量,使行政裁量的運用符合實質正義的要求。因此,需要明確各級政府應重點關注的是:第一,對外公開相應信息和行政決策,激發公民自主關注和加入行政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公民的政治、法律意識;第二,做出行政決策之前必須要進行實地調查與研究,明確民主程序的具體內容;第三,公眾要對政府的行政工作依法實施監督權、批評權,有效保障自身的合法利益。

三、完善建議

(一)構建合理的公民利益保障機制

首先,“限行”行政補償應當分補償的數額限度與時間限度兩個角度制定明確的機制。其次,必須明確制定補償條件各點基礎要件,只有符合相關條件才能夠給予行政補償。再次,明確行政補償的范圍。最后,還必須制定補償時間限度的規定,明確具體實行程序。

(二)完善程序機制

1.引入公眾參與機制。要讓利益相關者參與到“限行”決策中。積極改善現行的法律程序,制定出合法、科學的“限行”措施,根據相關行政原則確定具體實施內容,增加信息公開程度以促進公眾參與,保障公眾的合法權益,與公眾之間要增強相互的交流,鼓勵公眾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行政管理和法治建設中來。

2.強化監督機制。機動車“限行”必須要接受公眾的管理和監督,這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的必然要求與必要準備。加強行政機關內部監督和社會監督等。

參考文獻:

[1]張文顯.《法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邱莎莎.《機動車“限行”的行政法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11.

注釋:

①余凌云:《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是臨時還是長效?——行政法學的視角》,載于《法學家》2008年第5期。

②[日]大橋洋一著,呂艷濱譯:《行政法學的結構性變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215頁。

③姚輝:《單雙號限行中的所有權限制》,載于《法學家》,2008年第5期。

④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載于《行政法學研究》1998年第1期。

作者簡介:王永紅(1992),女,漢族,甘肅通渭人,法學碩士,單位: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研究方向:公司企業法。

猜你喜歡
行政權補償監督
常態防疫模式下行政權隱性擴張新形態與法治監督
什么是四個監督?
PWM的死區補償技術
經濟法的司法程序機制研究
經濟法的司法程序機制研究
社會轉型期行政權控制的路徑探索
無功補償裝置在10kV饋線中的應用與研究
落實依法監督、科學監督、高效監督
農村土地征收刪除補償上限
我國行政補償立法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