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會:庶子的人生總是用力過猛

2018-08-24 01:44于溯
百家講壇 2018年8期
關鍵詞:鐘會母親

于溯

公元249年,鐘家兩兄弟,各有各的煩心事。

這一年,退居二線十年之久的老干部司馬懿,趁掌權的大將軍曹爽隨魏帝出城謁陵的機會,突然發動政變。當初因為得罪曹爽而被打發到魏郡做太守的鐘毓,盼到了重返洛陽的曙光。但就在這一年,鐘毓的母親去世了。

這一年,鐘會隨魏帝和曹爽拜謁高平陵,身后的洛陽城門一關,他就被命運拋在了錯誤的隊伍里。雖然此時鐘會只有25歲,只是一個小小的中書郎,大概不過是因為公職隨例出城,這場大動蕩與他并無干系——但對這位有野心的年輕人來說,這份運氣,可是遠沒有哥哥好了。

更糟心的是,這一年,因為哥哥鐘毓為母服喪,鐘家的那點破事,又一次成了朝堂上的熱點新聞。

在《世說新語》中,鐘氏兄弟常是一起出鏡的。比如,他們小的時候趁著父親鐘繇打盹兒,跑去偷嘗藥酒。鐘繇其實早醒了,偷眼觀察兩個小賊,只見鐘毓飲酒前先行了個禮,鐘會就只顧喝。鐘繇起來問鐘毓為什么要施禮,鐘毓說,飲酒是禮儀的一個環節,不敢不拜。又問鐘會為什么不行禮,鐘會表示,偷酒本來就是違禮的,那還拜什么啊。

又比如,魏文帝曹丕聽聞鐘家兩個小孩很好玩,叫鐘繇帶來瞧瞧,結果鐘毓見到皇帝,緊張得大汗淋漓,鐘會卻跟沒事人一樣。文帝問鐘毓臉上為什么有汗,鐘毓回答:“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庇謫栫姇趺床怀龊?,鐘會回答:“戰戰兢兢,汗不敢出?!?/p>

這些故事,都當不得真。鐘毓、鐘會兩兄弟年紀差了十幾歲,鐘毓不太可能再跟著小弟弟玩鬧。況且偷酒的故事,本來發生在孔融的兒子身上;見皇帝出不出汗的故事,又與其他人的故事有些雷同。不過兄弟檔的確是《世說新語》所偏愛的,因為兄弟一起出鏡,多是要展示出性格比對,特別能滿足當時觀眾對人倫品鑒的殊好。鐘家兄弟的這兩個故事也一樣,總是大的篤厚些、小的機靈些。

二鐘的父親鐘繇,是一個解風情而不善于治家的人——這種人,一定是八卦新聞的制造者。鐘繇六十多歲的時候,他的好朋友荀攸死了,鐘繇為朋友張羅后事,辦得最出名的一樁,是給荀攸的愛妾阿騖找了個好人家嫁了。

鐘繇知道憐惜朋友的妾,要給她尋個好人家,那對自己的妾就更不用說了,為了鐘會的母親——一個叫張昌蒲的愛妾,他竟然要和老婆孫氏離婚。

據鐘會說,他的出生經歷了很大的風險,因為孫氏嫉妒懷孕的張氏,給她下了毒藥,當然這藥好像全無實際效用,妻妾之爭以張氏順產、孫氏被休告終。事情吵得沸沸揚揚,不僅鐘繇的好友寫信勸他和孫氏和好,甚至卞太后都通過魏文帝出面要鐘、孫復婚,無奈鐘繇是鐵了心,又是自殺,又是自殘,搞得文帝也不好多管了。于是,這件事轟動了一陣子,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鐘家兄弟不盡如《世說》展現的那般同出同進,亦友亦親。橫亙在他們之間的,不僅有年齡差異,還有嫡庶之別。

現在,魏郡太守鐘毓要為他剛去世的母親、已與父親離異二十多年的孫氏服喪,這不是一個兒子為母親服喪,而是鐘繇的法定繼承人、新一代定陵侯、鐘家的家長為早已不是鐘家成員的女性服喪。這種行為,合不合禮呢?朝堂上議論紛紛,這件事是如此有名,以至于到了劉宋時代,還有人研究;到了唐代,還被作為經典案例收進《通典》里。

這爭論可能讓鐘毓很煩,但更煩的恐怕是鐘會——無論爭論的結果是什么,他都煩。不用說,從他出生就沒斷過的閑言碎語,又肆虐而來了。

鐘會的母親始終是妾。即使趕走了孫氏,鐘繇也還是另娶了賈氏為妻。妻是家庭成員,妾更像是家庭財產,妻的身后有與夫家相對等的妻族為支撐,妾卻什么都沒有,妾之于妻,即仆之于主。魏晉以來,妾的兒子,常被稱為“無舅氏”——不是真沒有舅舅,而是沒有被夫家認可的大舅子。這情境,一直到探春喊出“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那里又跑出一個舅舅來?”都沒大改變。

借母親去世的時機,鐘毓通過逾禮服喪表達他們母子的委屈。八年后,張氏也去世了。這一次,輪到鐘會發作了。

這一次,鐘會為我們留下了一篇傳記,專寫他的母親。在這篇傳記中,鐘會寫了孫氏如何迫害他的母親,寫了他母親多么隱忍避讓、以大局為重,寫了他母親本也是家世好的,知書達理的,還羅列了自己幼年時隨母親讀過的書。

更重要的是,他稱孫氏為“貴妾”“攝嫡”。攝者,代理也。也就是說,鐘會根本不承認孫氏正妻的地位。相反,生母張氏被升格為“命婦”,據說是有“議者”認為:“公侯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妄,所謂外命婦也。依《春秋》成風定姒之義,宜崇典禮,不得總稱妄名。于是稱成侯命婦?!薄鋵嵜鼖D從來是具備一定品級的大臣之嫡妻才能享有的稱號,議者們的古制,不知從何而來,又將置賈氏于何地。

鐘會的這個傳,不僅是為了母親而作,更是為了自己而作。子以母貴,這是為自己的一方面,但不算完;子還要借母之口,剖白一下自己的心跡。鐘會說,曹爽專政期間日日縱酒,鐘毓赴宴歸來,“夫人曰:‘樂則樂矣,然難久也。居上不驕,制節謹度,然后乃無危溢之患。今奢僭若此,非長守富貴之道?!薄钤缈闯霾芩皇呛萌说?,不是哥哥,是母親。哥哥倒是那個陪著曹爽喝酒的人。

鐘會還說,他隨魏帝謁陵之始,司馬懿起兵,眾人皆懼,唯有他母親鎮定自若。有人驚問緣故,他母親答:“大將軍奢僭無度,吾常疑其不安。太傅義不危國,必為大將軍舉耳。吾兒在帝側何憂?聞且出兵無他重器,其勢必不久戰?!边@番話完美地將鐘會與曹爽切割開了。

鐘會又說,自己進入司馬氏核心機要層十幾年了,母親曾說,春秋時范獻子的小兒子善設詭計,范母覺得這孩子奸詐,以后肯定出事;鐘會雖然也好謀略,他可出不了事,因為這孩子“居心正”,一定能輔佐圣明,不愧為鐘繇后人。

同樣是遭遇母親亡故,鐘毓服了個有爭議的喪,鐘會寫了個不常見的傳。這兩件事放在一起看,還是哥哥篤厚,弟弟機靈啊。

又過了六年,鐘毓死了。據說鐘毓生前提醒過司馬昭,自己的弟弟才華過人,但是“挾術難保,不可專任”,就是說,有謀反的兆頭。這是一句足以讓鐘會滅門的話。鐘會也果然謀反了,果然滅門了,但司馬昭保全了鐘毓的子嗣。

做文學的人,大概多不喜歡鐘會。他一會兒算計阮籍,一會兒欺侮夏侯玄,一會兒構陷嵇康,好像總是個興風作浪的角色。然而,那些后來選擇“謀反”的人,如果恰巧是庶子、私生子,他們的出身是不是常會被時人議論,或者被史臣關注?又或者,這種出身,是否真會加劇一個人的上進心,扭曲一個人的上進心?比如桓溫的兒子桓玄、范弘之的嗣子范曄。

命運當然不全然取決于出身,境遇良好而平生順遂的庶子也有很多,況且社會對他們的態度,也因時、地、家風有別。大概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庶子難免要比嫡子付出更多的努力,即便在家庭內部,無論是采取鐘會或者賈環的方式,為生母撐腰;還是采取褚淵或者探春的方式,向嫡母靠攏,都是一樣艱辛的歷程。這樣習慣性努力的孩子,一旦進入競爭更激烈于家庭的社會,可能真會不自覺地用力過猛。

猜你喜歡
鐘會母親
母親的債
酒窩
酒窩兒
鐘毓與鐘會
百感交集
給母親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歲月
辯才
五個半人的預言
悲慘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