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天不都是小仙女還有大叔

2018-08-24 01:44
百家講壇 2018年8期
關鍵詞:彩帶畫風飛天

敦煌石窟里那些不長翅膀不生羽毛,頭頂沒有光環,借助云但不依靠云的神就是飛天,他們靠衣裙、彩帶飛上天。然而把這些彩帶運用得得心應手的,并不一定都是柔美輕盈的小仙女。

敦煌石窟創建于北涼時期,窟中的內容基本上是對西域石窟的模仿,此時的飛天造型簡樸,多為橢圓臉,大鼻子,深凹的眼窩,大眼睛,大耳朵,且多為男性,并且動作比較僵硬,飄帶舞動的形式單一,身子只要是“U”字形,基本就是在飛舞了。

一眼認出西域飛天的方法:他們都有一張“小字臉”。這是因為西域畫家習慣在臉部采用凹凸暈染法:為了表現立體,在物體的輪廓向內或向外由深至淺染色,并在鼻梁、眉棱、臉頰往往先點染白粉,形成明暗關系。也就是說,飛天剛剛畫成的時候,他們的臉是很正常、很立體的西方臉龐,現在的“小”字臉完全是因為掉色!

飛天發展到北魏,佛教開始向東傳播,印度傳來的佛教藝術出現了漢化趨勢,開始有了由男性轉為女性的趨勢。飛天整體比較修長,有的腿為身體的兩倍,出現了眉目清秀的中原臉型,但總體造型以西域飛天為主。

西魏時期,中原的佛教、道教向西傳到了敦煌,此時的飛天的顯著特點是“三合一”,有西域式飛天,身穿紅色袍服的中原飛天,造型清秀,肢體里有女性的陰柔美。

據統計,畫飛天最多的是北周時期的石窟,這一時期的飛天婀娜多姿,造型更加重視音樂和舞蹈的表現,中原少女形象越來越鮮明。

到隋朝,西域畫風完全被中原的技法取代,飛天的造型也基本為中原造型的女性。

敦煌石窟在唐代空前輝煌,現存唐代洞窟236個,占全部洞窟的一半,而飛天歷經三百多年,在唐代完成了中國化的歷程。受宮廷舞蹈和仕女畫的影響,飛天采用工筆勾勒,趨近人物畫范疇。

之后的五代至元代,飛天繪制逐漸衰落。飛天的繪制趨于程式化,沒有創新,基本沿襲的是唐后期的畫風。壁畫中的飛天一般面相豐圓,神情凝重,身材窈窕如少女,菩薩裝束。

發展到元代,佛教姿態的飛天不多見了,此時的飛天更像是乘云飛行的仙童,飛天漸漸消失于天際。

猜你喜歡
彩帶畫風飛天
眼花繚亂彩帶舞
航天探索之飛天筑夢
你沒見過的“極簡”畫風
詩人玩微信,畫風很奇特
“飛天屁股”重返藍天
畫風
真實存在的怪異植物:“畫風”太詭異
耀眼的圣誕節
掛在天上的彩帶
酒壇飛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