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記

2018-08-28 11:02柳依
北極光 2018年3期

柳依

春分

春分又是二月二,正好周六。一早起兒子便跟我說:我得去理發,老師要求這周整理個人內務,下周一嚴格檢查儀表。小外甥又過來小住,明晃晃的小腦袋反著光,一看也是剛從理發店出來的狀態,看著兩個小孩輕輕松松的頭型,格外精神,二月二,龍抬頭。春天的感覺率先從頭生出來。

我一直是個對季節慢熱的人,穿戴總和他人錯過一個季節,為此沒少得到妹妹的奚落,在她換上春衣的時候我往往還穿著棉服,在她絲襪涼鞋的時分,我的棉鞋才剛剛收進鞋柜。就像春分這個時節,我一直都認為是春天剛開始的節奏,其實,春分的由來是“春色正中分”,意思就是春天已經過半了。今年的春分十分應景,出奇地暖和,妹妹帶來一條新的牛仔褲給我,指點我快把緊身棉褲脫了,換上牛仔褲剛剛好??粗∩蓝稊\青春靚麗的身影,我還是把牛仔褲默默地收了起來。不是不想漂亮,對季節的不安全感始終縈繞在我心頭,尤其是在這冬春交際的時候,春捂秋凍更是我默默堅守的原則。

懶人自有懶人的妙處,想來古人也不欺我,周日天氣便突變,出得門來,眼見許多人來不及換裝,在風中瑟瑟不已,我卻可以行走自如。春天的任性可見一般,而我們對于季節的期望,卻總是在打擊中一直堅挺。

春分在我看來一直是個很中性的詞,所以至始至終對它很是忽略,又正是春天匆匆而過的時節,經常是稍不注意,春分這個日子便混跡于流沙般的時光之中。今年對于節令比較關注,忽然發現,其實這個日子很像混在細砂中的珠玉,外面看著低調內心卻有著浪漫的光亮,就像一個內心擁有光華的人,你不注意到他,他不顯山露水,你有機會走近他,才發現他會讓你擁有一片想不到的天地。春分就是一個需要挖掘才能看到若干內涵的節令,古人的詩詞中早有誦吟,從孟浩然的“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到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都是詩人感受到春天的到來寫下的經典,其中最動人心的,莫過于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小時候的功夫留到現今,可以不經思慮便脫口而出的只有兩首長詩,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另一首便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首因為敘述的故事飽含人生的無可奈何動人心魂,一首便是寫出了一種橫亙千古的美景與離情讓人神傷不已。尤其《春江花月夜》一詩因為超越了時空讓人回味悠長。其中那句“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北泓c明作者正是寫于此時的季節。筆下的春江美景正是春分時節,春花初開,春江初暖,春月初圓,一個人享受著這春日里極致的美景,多么渴望能夠與心愛的人共同分享呢?可惜自古好事難全,相愛的人分隔兩端難以相守的故事從來都有,傷春悲秋的季節里又逢此美景良辰,內心的殘缺反而擁有了更長久的力量,將一份離情代代相傳。即使到現代,不管是在詩詞音樂的藝術世界,還是柴米油鹽的情愛生活,這份情思依然不斷地釋放著幽香。

春天的夜晚讓人沉迷,總想做一些美好的事情對得起身邊這份美好的時光。放置了一些時日的古琴被我重新翻出來,《良宵吟》率先從指下滑出來,竟然還沒有忘記。一曲良宵浮動出春夜特有的幽情,想來古人最早制出這支曲子也是這樣的一個夜晚,不知道那時操琴的女子在內心思念的良人又是哪一位?!叭松鸁o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可惜今年的春分正是初二,沒有圓月一輪,否則,月夜下輕彈一曲《良宵吟》,不知道是否能夠透過這代代相似的月華感受到古人的衷腸。琴棋書畫詩酒茶,都是古人與自然相親的美妙方式,比起來我們今日少了太多情趣,但是有一種方式卻從未被忽略——那就是酒。

周六一早,雨瀟、曉霞兩位老師就聯系一幫好友雅聚,也是,又是春分,又是二月二,如此好時辰怎能不聚?更何況,一些朋友十天不見便心生蕪雜,不一醉方休難平心念。只是能力到底有限,紅白交逢一起,雖是淺淺半杯卻一口封頂,自此便處于眩暈狀態,所幸都是至交,正好放開看看底線,沒想到卻是如此不堪一擊,倒是絕了我與酒君子深交的念頭。春分一醉,留作紀念,也罷,以后再逢此君,不是厚著臉皮多給別人倒酒,就是把自己化作春分時節,在別人的豪氣長存中,做一個飄閃而過的幽客。

谷雨

以前每到清明盼著天暖減衣的時候,奶奶就會說,小孩子家別著急,清明過后冷十日。確實如她所說,距清明和谷雨之間的這半個月時光天氣變化無常,溫度總是忽高忽低。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是父親的記憶里卻記得清楚,他小的時候有一年,清明是下著雪的。今年,我記得是一聲霹空雷鳴,半夜里突然把人驚醒,然后光電閃過,似夏日里的驚雷滾滾而過。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并沒有形成一場酣暢淋漓的春雨。

這樣的一個春雷卻喚醒了我的少年夢。高中時經常發一些夢想的癔癥,狀態之一就是不停地編小說,至今留下的一篇完整的小說名字就是《春雷滾滾》,寫在筆記本的后面,課堂上不愿聽課的時候就沉浸在自己的筆端之下,百般婉轉,無比滿足。到現在這些情懷早已散佚,在這個春雷真正滾滾的夜里忽然撕開青春記憶的片斷,還真襲來若絲若縷的傷感,想起《琵琶行》里的琵琶女“夜來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曾經覺得這句詩很矯情,這個夜里忽然懂得了,少年往事,總是心里最脆弱的美好。

報上說,谷雨斷寒氣。果然,從谷雨當天氣溫便升高了,今天已經是暖洋洋的暮春時光了。心里一陣竊喜,終于可以把準備好的那些春衣拿出來穿個好心情了,可是一走出室外,突然發現,這些衣服已經過時了,不過十分鐘便被捂出一身輕汗。春天果真是越來越短了,早幾年,聽在省會上學的朋友說,石家莊就沒有春天,還為那個城市的人感到悲哀,沒過幾年,滄州小城也是這樣的命運了。

看起來春天就真實地在樹上存在過?;ò磿r開,楊絮按時飛得人惱怒不堪。我一個人的觀點是,樹品也如人品,許多樹看起來就是有故事有積累的,它們樹大根深,偶爾的微風吹的動它們枝頭的葉,吹不動它們深沉的身體和心靈。就像我們身邊那些有蘊涵而內心從容的人,對待一些不著邊際的高談闊論,他會微笑但絕不茍同。每當我們靠近這些樹木,就會忍不住收斂心神屏住呼吸,靜靜地品讀它的生命,借助它的存在感受著一個城市與眾不同的品味。一個城市也只有擁有這樣的樹木才能給人深厚的歷史存在感,就像一個城市只有擁有一些有品質的人才能活色生香。

當然了,也有許多喜歡制造動靜的樹,不管別人能不能忍受,它反正不能讓別人忽視他的存在。例如這些速生楊,一到春天這些漫生的飛絮就像一些人的喋喋不休,每次總是試圖用各方躉來的思維和語言把你淹滅,讓你忍不住想跑得遠遠的,可是往往是躲的了這一場,躲不過下一回,要想清靜身心,只能更多地留在家里??墒遣荒芑乇艿默F實卻是,在一個速生的時代,就像我們盲目吹捧成功,這些速生的樹是最受歡迎的,它們可以在我們的視線里就長成我們需要的材料,至于以后還能不能留有價值從不關心。所以這些年我們面對的飛絮越來越多。我們已經沒有時間等待一棵有故事的樹印上我們的印痕,穿過我們的時代慢慢生長,雖然我們期待歷史的滄桑,但一些行為卻是離自我期待越來越遠。

谷雨是個深耕細作的節氣,雨生百谷清凈明潔,只憑感覺便是一派舒爽自在,像一杯雨前清茶就在眼前。從小在城市長大,對農事不敏感,更喜歡對一切事物染上不切實際的浪漫色彩,雖然沒少遭遇他人嘲諷,但是生活底色無法偽裝,訕訕退到一邊,依然難以減卻心里的感覺。放下農事去觸摸谷雨,在我心里,它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形象,不飄忽不浪漫,就像雨前茶代表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獲,不似明前茶那樣奇貨可居,炒到最后都有些離譜。明前茶雖然占盡先機,但細嫩有余,耐力不足,兩三泡之后氣味便失,不及雨前茶,久泡之后仍有余味悠長。眾人熱捧明前茶,趕的是一個早字,買茶人付出高昂的金錢,取向價值更多的是當作禮品送人,換取相應的利益,買來自己喝的較少。雨前茶多是懂茶之人自用,自在悠閑低調,所以能始終保持著經濟實惠的價格,大多真正的茶客通常都更追捧谷雨新茶。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采茶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朱權在《茶譜》中也從品茶、品水、煎湯、點茶四項談飲茶方法,認為品茶應品谷雨茶,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也是采制春茶的佳期,此時天氣溫和,雨量充沛,使得茶樹的茶梢葉牙肥碩,色澤翠綠,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茶味也鮮活,香氣怡人入心,能通全身不暢之氣?!渡褶r本草》載:“雨前茶久服安心益氣……輕身不老”。尤其是谷雨當天采摘的新茶,制茶人通常都會收藏起來,招待心怡的賓客。

這些也在古時那些愛茶之人的生活中得到佐證。有詩云:詩寫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文征明在他的《茶具十詠》中也提及:云歸天池峰,春暖虎邱塢。茶事盛東南,良時逮谷雨。林扉密疑關,巖徑細如縷。白花似薔薇,引人人幽迂??梢?,飲一盞新綠,染滿身清香,一直是一件值得人提筆記錄的幸事。即使現代,也曾聽聞中國茶葉學會等有關部門倡議,將每年的谷雨這一天作為全民飲茶日??梢?,公道自有人心。一個面對土地的節氣總能讓我們不忘初心。

立夏

在我的感覺里,立夏就像戲曲中的小花旦,花枝爛漫,年華初放,渾身上下涌動著歡快的節拍,撲面的氣息通透而靈動。今年更有別樣韻味,前一晚夜半突然雷聲大作,一場酣暢淋漓的春雨把立夏的早晨清洗得格外爽朗雅致,微微透涼的空氣就像小女生青春期的賭氣,雖然表現得很厲害,但想來不會大動肝火,讓人可以懷著輕松的心態看待她的小脾氣,果然未到中午,溫度又升上來了。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時節也如人生,成長縱有不甘,也終是一往無前的。

前兩日,物業來給維修上下開合的窗戶,修理的師傅告訴我開窗時需要開到一定高度才能打開,無奈又缺氣力又缺高度的我在試著開窗時遭遇了尷尬,怎么用勁都打不開。孩子在一邊看到站過來一抬手就把窗子控制住了。我不由得重新打量,已經明顯高過我一頭的他,真正是小伙子的模樣了。想當年他剛出生三個月便是立夏,婆婆不知從哪里借來一個秤,興沖沖地進屋跟我說:立夏稱重,咱們也給孩子稱一稱。那一天,他從出生的六斤長到了十斤,而今一恍竟是將近過百的少年了。忍不住告訴他我那一刻的感受:什么是長大?就是你能幫媽媽做的事越來越多;而什么是變老?就是媽媽能為你做的事越來越少了。雖是談笑之間,但還是有一種堅硬的情緒在這初夏的時節落在了心頭上。

連著兩天夜里下雨白天晴,早晨的空氣清潤養人,一路好心情。美中不足的是,隨著車多人多,急躁的因素開始闖入清早的寧靜。小路上行人與車共用一道,總有車不停地按喇叭,理直氣壯地讓騎車人給之讓路,在路口一輛車拐彎,后面的出租一刻不??癜蠢?,隨后帶動一串喇叭聲此起彼伏,清晨的靜謐頓時銀瓶乍破、灰飛煙滅。我們真的就缺這一分鐘的時間嗎?靜謐的街頭、從容的人流只能在我們的向往之中嗎?為什么不能讓心慢一些,還有多少人能注意到,這個時節,身邊的槐花已盛放,那份沁香只有稍做停留才能嗅得清晰?聞一朵花香和趕一個紅燈之間,生命的體驗自是不同。

這兩天網上熱傳楊麗萍在煙火人間卻精靈不老的一組圖片,人與花和諧統一自然而美好,感動了不少人。而對于感動的話題,曾經在采訪中她卻說:我是這個世界的旁觀,很少感動。這句話真真應合了我的心理。做這個世界的旁觀,自然會與世無爭、超然物外,而我,更喜歡做自己的旁觀,這里的滋味則另有一番悲喜。

一日坐公交車,穿行在這個城市,不用開車消除了一份趕路的急切和主體感,突然成了自己的旁觀,有了悠閑的片刻。經過的路口商廈林立,我想起十八年前,這里原是迎面的兩間大廳,那是我最初工作的地方,那一年畢業從車間只呆了三天便被調到這里做財務工作,因為貪戀那個年輕人多的世界,我還特意去找管分配的主任問詢表示異議,他的驚訝我至今記憶猶新,原來是當時財務部門反映缺一個會計,廠長記得我的專業正好對口,便一句話改變了我當初的處境,主任還以為是我托了關系才會有如此好事?,F在想來,我當初的不合時宜到現在貌似并沒有多少變化呢。

人未變,城卻在變,從高樓俯視滄州也有了城市森林之感,只是變得太快,印在人們心頭的永遠是舊光景,就像現在的單位地址,“老二招”這個實體怕是已經消失了二十來年,但是它依然是城里許多人心里的坐標。一個人對一個城市的熟悉與篤定,家鄉的概念刻骨銘心,就是因為熟知這個地方的前世今生吧。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追尋到自己與它的關連。而這份奇妙,只有時光遠去才值得玩味。

與生活脫離,做自己的旁觀,只有在發呆的時候才會擁有。只是現在我們終日忙碌,除了趕路,就是做事,把時間占得滿滿的,不允許自己無所事事。稍有閑余,哪怕是玩一下手機上的游戲,也不能讓自己的思想空閑下來。記得白巖松說過類似的一句話:太多的資訊把我們的時間占滿,我們已經沒有無聊發呆的時候,而許多偉大發明的瞬間都源自一個人發呆的時刻。例如坐在蘋果樹下的牛頓。如果他當時正在玩手機上的游戲,怕是掉多少蘋果下來都不會惹起他的注意了吧。

詩詞同樣如此,在我看來把這份情緒發揮到極致的該是南唐后主李煜了。失去了江山之后的君主,面對著一方靜院深庭,終日旁觀著自己身外的世界,那份冷和清透骨冰魂,催逼著詩人寫下:“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任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凈月華開。相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樓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的絕代詞章。而這些絕唱在他日日風華絕代的君王席上是永遠也體會不到的,那時,他忙碌的或許根本就沒有自己。

我們做不了科學家,也做不了李煜和楊麗萍,但是我們可以稍稍慢下來,看一看此時的自己。因為面對將來的每一天,此刻都是我們最好的光陰。

芒種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芒種前后,騎車從路上走過,這句話總是跳動到我的心頭。城市建設新修了許多寬闊的大道,新路在此刻最明顯的缺陷就是沒有長成的樹,一覽無余的路面拒人千里,跳躍著白花花的陽光,讓騎車的人騎著騎著就迷了眼,暈暈欲睡。倒是一些老路在這夏日別有情懷,那些濃密的樹蔭,就像老友,敞著胸懷迎接著你,一消暑熱的赤烈。于是在這代表收獲的季節,總會對當時無論面對任何情況下給留下這些樹的人們在心里充滿感激。

芒種過后就是真正的夏日了,北方小麥成熟,南方梅雨到來。不像南方開始走人煙雨蒙蒙的浪漫時節,北方這個節令因為小麥搶收,總給人急匆匆的印象,一年收成的好壞就取決于這幾天的收割,人們的心思和言談都在農活上,一切以麥收為目的,少了一些浪漫,多了許多實在的內容。

確實如此,進入盛夏,天氣無常,周四那天一天都是晴朗天氣,到了傍晚狂風驟然大作,密雨突襲,不到一個小時,狂暴天氣過去,艷陽又現晴空。孩子正趕上惡劣天氣放學歸來,一路上和狂風暴雨賽跑,到家正好風停雨住,看到陽光,跟我說:這天會不會出彩虹啊。歲月蠶食浪漫,現實擠空輕慢,悶在廚房一心燒飯的我根本就沒心應答。他便無趣地寫作業去了,直到入夜家務停息,打開朋友圈,才發現手機已被各處朋友發的彩虹刷了屏。再看兒子,咧著眼睛看著我,不滿地討伐:我說會有彩虹吧,我們就應該下去看看??!

我滿心羞愧地低下頭,無語。

對彩虹印象比較深刻的記憶,還是在大學。宿舍走出去是一個露臺,那里留下我們許多美好的記憶,最美的場景除了月光就是彩虹了。月光是經常能看到的,彩虹卻只有一次。那天也是黃昏暴雨后,同學興奮地拉著我跑到露臺,彎彎的七色彩虹浮現在天邊,真實又虛幻。那時已臨畢業,各種事情集合在一起,心情總是不很好的狀態,基調是灰暗的,不快樂的。那天的彩虹是那段日子里惟一的驚喜,落入記憶成為灰暗中一縷抹不去的亮。

其實芒種這個時節在古時還是很浪漫的。黛玉葬花就是在這個日子里?!都t樓夢》第二十七回記:“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從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旄尾執事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里繡帶飄飄,花枝招展……”那一日,在眾人送花神的熱鬧里,黛玉卻獨獨感受到花魂歸去無處依傍的惶恐與凄涼,借著前一日在寶玉門前吃了閉門羹大發幽怨,一首《葬花詞》把個寶玉聽得死去活來,不禁倒地不起,大放悲聲。雖然一部紅樓,引出若干考證,搞得書后的故事比書里還復雜,但是輕讀起來,我覺得這小兒女的情懷真是最美。這本書最打動我的也總是這些日常景象。最好的年華遇到心里可托付的人,日常生活的相依相伴,衍生的對錯摩擦不管多激烈,都可以在彼此的心里化為無形,不留掛礙。生命中每相伴一天便多了一份溫暖,縱使最終一切歸于一夢,也因有了你而歸去無悔。

就如芒種走到了盛夏,一場盛宴在開始時就接近了尾聲。大觀園里的生活似乎也是從送花神這天后由鼎盛的歡樂開始了日漸凋零的轉折。所謂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寶玉大哭就是提前感受到了美好的生命終將如落花歸去,我們擁有的比之生命又奈何?寶玉繞不過的坎兒,今天的我們也躲不過。就像周四那天我沒有看到彩虹一樣吧。只是,生命的得失終是有一種平衡,只要沒失去最愛的人,對于歲月走過來你會發現遠比在原地眺望更有力量。

白露

白露雖然是入秋以來的第三個節氣,但是真正的秋意卻是自它開始。風的涼意郁結難散,在夜晚凝為滴露,季節的寒涼在時光中披著浸水的厚外氅慢慢靠近,夜夢一天天變得零亂闌珊。還未至深秋,已經因為腳涼而睡不著覺了,原本因為暖氣不熱今年是堅決不想再要暖氣的,也開始一點點變得軟弱——即使不熱,也總強過一點不熱吧,這堅硬而現實的生活,總能輕易讓人棄械投降,變得毫無脾氣。

小時候知道白露是在奶奶常常念叨的節氣歌里:“白露要打棗,秋分種麥田?!卑變魞舻娜兆永锛t彤彤的棗給我留下了對這個日子最初的美好與期盼。父親喜歡吃棗,院子里從來沒有少過棗樹,每每在奶奶的碎碎念里盼到白露,用自制的小竹鉤一顆顆地往下勾棗,掉下一顆那份就如同砸在心尖上的驚喜至今還能體會?,F在由于胃口的問題,離生吃脆棗的記憶越來越遠了,關注的不再只是口腹之欲,發現與累累喜慶的棗正好相反的是,棗樹總給人凄寒之感,不會隨風委斜的身軀,再加上硬冷橫生的枝椏,這份孤冷的形象倒正是適合霜寒之物。難怪魯迅先生在一個人的秋夜里,看到的只是這樣兩棵相同的樹。

讀的書多了,知道了關于白露不只有打棗一事,還有更美的描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睆拇?,白露更像是一位美女,每到秋涼,便會在每一個人的心頭呈現,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追尋。這樣的伊人,更像是季節的精靈,代表著時光,代表著美好,代表著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珍藏的自己。走的越遠越懷念,哪怕只是一場夢,像夜里的露珠一旦遇到陽光便會消失,也會像愛護一顆珍珠一般,付最真的心,傷最深的情。懷念的味道難免凄清,后來,曹丕從本詩中化出了“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的詩句,秋天的悲涼滋味,從此注定。

現代戲劇大師曹禺在《日出》里更加為這個味道做了注釋,在其中他塑造了一個美麗的交際花形象陳白露,她對人生有著積極的向往和奮爭,最終卻躲不過時代的悲情,自殺身亡,像夜晚的露珠,盡管擁有過晶瑩剔透的生命,卻避免不了在日出前殞落而逝的命運。想當初他在醞釀這個人物時,肯定是在這樣的秋夜里,靈光一現,想到了白露這個名字吧。

其實,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心頭掛,便是人間好時節。我們或許缺少大師們那一份敏銳通透的眼光,但是這不會影響我們對秋日白露的喜愛。萬能的微友圈里還是熱愛生活、享受美好的人最多,對白露這個時節給予了最多的關注,其中有一段話最得我心:露凝白,陰氣沉,鴻雁來,玄鳥歸。夜寒日燥,霧靄積重。大地蒼朦,黃昏早晦。白棉滿綴,石榴掛枝。燈下適飲白露茶,早晚適飲白酒釀。無事薰香,晴窗臨帖,揮塵閔吟,溫燈夜讀,是以秋風白露。心境的雅致與自然的相生驀然而出,愛上生活便是情不自禁的事情。

于我而言,此刻有兩喜,一是終于可以喝茶了,因打疫苗與茶二十天無緣,如今再捧起這杯中精華,倍感可親。別說這秋日里甘醇如玉的白露茶了,就是去歲老去的綠茶都能喝出渴望的味道來。始知,距離可以淡漠,時光卻可以發酵,只要別走散了,終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美妙時刻;再一,便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反復和厭倦,如今粗略領受到晴窗臨帖的快樂。感謝曉霞老師的小鞭策一直在身后,每天晚上,靜下心來寫上一頁字,讓安靜的時光落在每一筆墨跡中,越寫越溫暖,越寫越篤定,靜日生香也不過如此了吧。

寒露

如果說立夏在我心里是戲曲舞臺上小花旦的模樣,那么寒露就是我一直深愛的青衣。經過爛漫無邪、心事斑斕的青春時光,人生真實而繁重的悲喜過往隨著歲月的豐厚層層疊疊侵入骨骼,修煉成一份不動聲色的姿態,卻又在甩袖盤腕、游走行動之間蔓生出無限風情,這是經過時光之網沉淀過又升華的婉約,不管是轉身的顧盼還是回眸的婉轉,美的背后透著寒涼剔透的滋味。

此時也是我最喜歡的季節,似乎以往日子里所遺失的期盼全部都凝結在此刻,寒露帶來的靜寂讓人內斂,一年光陰倏忽而去,此刻萬物倍當珍惜。天氣一天天變冷,時光越來越薄,我喜歡這個時候一件件往身上加衣的過程,一點點地給自己增加溫度,似乎也把逝去的光陰捂暖了;心境囤在衣服的城堡里,變得安定高遠溫厚,卻又在自我的小世界里變得多感,容易被各種不經意的場景打動,體味著人生“千帆過盡,水波不興”后絲絲入骨的涼,這時再想起辛幼安“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的一聲嘆息,才真正感受到無限難言的況味。

寒露最應景的當是明月與桂花——“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一首望月問秋惹得多少美好的情意在這樣的夜晚綿綿不絕,如若少了月光和花香,那秋思也便瘦了豐腴,失了清輝,不會橫穿歷史相傳這么久遠了吧。今年寒露前后正是月底,不見了明月,好在還有桂花。國慶假期去山東趕了一個花市,正好見到有盆栽的桂花樹,忍不住買了一株帶回家來,原本擔心養不活,沒想到過了兩天竟然都開了花,一進屋滿室暗香浮動,心浸潤在其中如若沉入時光的河流,一時間,讓人戀極宅在家里“人閑桂花落”的空靜。

愛上桂花也是一個偶然,有一年在這樣的時節去了蘇州,桂花是蘇州的市花,蘇州城街頭種遍了桂花樹,一到深秋整個城市都泛著桂花幽雅的清香。那一次我們住的酒店房間后面就有兩枝桂花樹開得正好,晚上睡覺時便可以聞到窗外桂花的幽香。和畫家楊蕊同住一室,晨起尋她不見,轉身卻見她在窗外舉著相機對著滿樹花開拍了又拍,嬌弱細碎的桂花灑落她的肩頭,晨光熹微中點點嫩黃,一地碎香,襯著她認真靜篤的容顏,竟是美呆了。那個清晨她收集起一包散落的桂花攜在身上,此后的旅程我們一路上都泛著花香。從此愛上這靜美幽雅的桂花,每到秋深,總會想起蘇州的街頭,想到花間的美人,想到藝術與生活相融相生的美。

沉入歲月的河流越來越深,才發現這樣的情感撫慰其實很溫暖,雖然我們觸摸不到,卻是可以時時擁有的,像花香,像回憶,像歌聲……所謂:共看明月應垂淚,一樣相思兩心同。我們或許沒有足夠的財富去豪華飯店吃一頓大餐,我們或許沒有可能時時相見,相偎取暖,但是我們可以面對這一個共同的秋天,被同樣的月色打動,在同一首樂曲面前共通心靈的震撼,這樣的感受超越了富貴貧賤,消除了距離時間,時時伴在身邊,對于生命倒是最真實最平等最踏心的慰藉了。

所以,這個深秋最流行的兩個電影都啟用了老歌和初戀來喚醒人們情感上的記憶,輕易換取了高票房。一個是《港囧》一個是《夏洛特煩惱》。和我們一樣,這些伴隨著我們長大的導演和演員們也都漸入滄桑,到了喜歡回眸過去的時候了,檢點最難忘的記憶到最后繞不過去的總是那些老歌和初戀吧。

因為月考,兒子的假期一直在縮水,這個周日又忙著寫了一天作業,晚上帶他去看電影《夏洛特煩惱》,一來是為了安慰他這些日子的辛苦,讓他輕松一下;二來也算是對月考有所進步的小小獎勵。雖然一個過來人和一個正當年的孩子心境大有不同,但是對著劇情傻傻地大笑都是同樣的。如果在開心的同時,兒子能領悟到只有屬于自己的才華和愛情才能讓自己感到安全和幸福,那也是賺了。

大雪

大雪,像一個懂事的長女的名字,一生的命運卻又飽含著波瀾不驚的滄桑和寬厚。節氣到了這一天,也真是一年中正深蘊寒冷的時節,往后看,馬上就要進九的節奏正步步緊逼縮冷著你的心房,往前看,秋已了無芳蹤,即使回憶都難以再捕捉到一絲絲帶著金黃的暖。

剛從成都回來便趕上了降溫,緊接著大雪的來臨便讓人從頭到腳被冬天促不及防地包圍起來。飛機降落的那一刻,同伴還保留著成都的習慣,身穿一件毛衣,大衣隨便抓在手里就往艙外走,誰知一到門口便立馬被北方的冷風倒慣一口氣,神情凌亂地轉回機艙,穿好衣服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斗志昂揚地走出去。冬天,在那一刻,給人的感覺是那么真實那么磅礴那么深刻,比起天府小女子的溫潤,這樣的天氣完全是漢子般的凜冽,是一場愛起來便會傷筋動骨的情劫。

可我就是喜歡這樣的一份冷。當然,屋子里要擁有春天般的溫暖,讓人可以行有所動力,退有所心安。尤其是大雪時節,冬天已經鋪天蓋地,寒冷在窗外肆意生長,瘋狂叫囂,進得屋來卻是氤氳如春,把你在外緊縮的心房像坐過山車般地一下子暖透,跺兩下腳把寒冷從頭徹尾地抖落下來,幸福由衷而生。這樣的一份寒冷與溫暖相依而生,出入都有一番酣暢淋漓的人生體驗。如果再加上一場悄無聲息的大雪,對于可以賦閑在家的人們來說,更是一場天賜的盛宴。大雪,就是可以讓人們產生期待的時節,她讓嚴寒變得柔美。

可是,雪是越來越少了。人到中年,世事篤然在心,少了兒時若干的期待,略感乏味的同時倍增的是疲倦,這頭頂上的天空到底與我們的成長同了步,少了太多自然與本真??上Я宋覀兊暮⒆?,只能借著我們的回憶探取一些曾經的風花雪月?,F今的生活方式圈囿了他們的生活軌跡,他們的生存更多地借助科技的發達,鄉愁和自然里的若干元素已經成為書寫中的童話,而非內心深處的共鳴。我們缺少的又豈只是一場雪?

雖然每天逃不開霧霾,可我們仍然要創造詩意的生活。大雪當天,有朋自遠方來,八人臺的小桌歡聚了十二個人,一些人只是隔了一個成都未見,便倍感親切。見了便不想分開。和曉霞老師宋姐相約去綠葉茶莊喝茶,曉霞老師特意書寫了“禪茶一味”的字幅給茶莊主人王姐。伴著墨香和厚重的鳳凰單樅,大家談起一篇文章《做一個安靜的女人》,宋姐認真地說:曉霞就是這樣一個女子呢。是啊,什么時候見她都是淡定從容的眼神,毫無虛高,也從不偽從。也只有這樣沉靜的性情,寫起鐵線篆才能握得住筆,持得住心。這樣的話題在大雪的節氣里真是絲絲入扣,一直以來喜歡冬季,便是認為,這樣的季節真的是最適合一個安靜的女人,喝茶、寫字、撫琴或者發呆。任時光匆匆,愣是把消耗沉磨為一種存在的美好。

告辭時,王姐把新收的隨手泡送與我們三人。細膩的瓷胎上紫色的荷孤潔高冷,這樣一份美好的禮物讓這個大雪節氣更加留香,溫暖怡神。謝禮歸來,路上漸漸起了黃昏的霧氣,浸染了車窗?;蛟S蒼天不負大雪,夜里會降一場雪給我們?這樣的一絲念想伴著寒氣油然而生,不禁還是忍不住在心里生了期望。及至夜深,卻恍然看到窗外一輪朗月升空,天色已經難覓雪夜前端的濃稠。正是陰歷十六,所以月亮圓的如此美好。雖有些些失望,更對這份清朗心生歡喜,大雪夜里的明月,不管是雪還是月,只要我們的心里還能印下它們的身影,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小寒

小寒有雨,蒙蒙漓漓地,天地一片暈染,本該霜清霧冷的節季,卻是霾重壓城,在這樣的情況下,雨的到來沒有給人帶來驚喜,總有一股異常的味道,一場本該早來報到的雪,為什么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小雨很密,車身已經布滿水滴,走在路上不用雨刷已經看不清道路。因為雨,一切都慢了下來,每輛車都緩緩前行,一首歌在心頭盤旋,細思想,是許茹蕓的老歌:“愛已不能夠,還有什么能讓我心痛。想你的天空下起雨來……”多么美妙的傷感的想念,在過去的歲月伴著這樣的天氣,不知有多少詩意涌上心頭。而今天,小寒的天空飄著細雨,我還沒準備好想念,傷感已率先伴著雨絲敲響了車窗。生活已經拐彎轉向,一些情懷卻隱藏在心底,沒有跟上歲月的步伐,此時這些歌兒循著舊路前來尋我,驀然的撞面帶來的迷幻讓人沉醉。

每到冬天都會對許多老歌產生依戀,這些旋律就像一個和暖恒溫的懷抱,什么時候投入進來都給人一種安慰,多少時光不再,多少人遠去無蹤,這些旋律卻永遠停在你最初的那一年。雨中懷舊大概是一種常態,到單位時收音機里的主持人也特意放了一首《煙雨蒙蒙》,趙薇的聲音里有著微微的嘆息,是那一年熟悉的憂傷的味道。忍不住聽了一半,然后決然地熄火下車,任何的沉迷都需要自我有意或無意的拯救。

又一年換歷,轉眼已是無數春秋。舊歷的春節屬于家人,這個陽歷的新年就自在許多,所以,這些年的最后一天都是最好的朋友在一起相伴度過。不去飯店,不下廚房,就是在平常談話聊天的茶室,沒有時間的限制,卻有人員的要求,開始幾年只是幾樣自備的冷冷清清的零食小吃伴著內心的熱情下酒,隨著經驗豐富,今年自助吃上了熱騰騰的火鍋,一頓飯可以從十二點吃到晚上九點,頓感生活對人智慧的逼迫處處潛伏著神奇。而天下從沒有不散的筵席,一年的時光最終就像這頓開心的聚餐,熱熱鬧鬧滿懷期待地開始,隨著酒興又漸至闌珊,最終悄無聲息地歸于時光的河流。

越來越喜歡獨處,不喜歡說話。獨處的時候喜歡發呆,不愿意走動,喜歡上寫字之后,特別向往能有更多空閑的時間,鋪紙磨墨、潤筆研讀,淡淡的墨香隨著落在宣紙上的字一點點洇暈開來,心也跟著沉靜下去。這種與古人直接筆談的心境讓人癡迷,一個個字的背后就是一個人一個朝代沉浮起落的訴說,不同的字不同的人就構成了我們追尋歷史隱隱約約的影蹤。遙想二十歲的那一年,大學畢業之后也是這樣大把大把的時間,把自己交付在這樣的書寫之中。從臨帖《玄秘塔》到抄寫朱淑真,把面對未來的迷惘融化到書寫的方寸精致之中,心靈確實得到了某種意義上的舒緩。而今,再次拾筆沉淪,卻是面對生命漸次豐厚之中反而生出的透骨的寒涼,就像這節令之中的小寒,歷經春花秋月的浪漫朗潤,最終收取生命滄桑的總是硬到眼底看穿一切的冬。

元旦放假三天,孩子很早就有期待,說好新年第一天去買花,但是接到姥姥姥爺身體狀況不佳的信息,老媽臨時改變計劃,新年前夕便去北京陪伴他們,由于牽掛,這個新年也就失了一些趣味。時間變得很急,悄然消耗于日常的煙火生活之中。孩子多了幾分抱怨,他設想中的假期總不是他向往的模樣,看著他小小的失落,就像隔岸看著自己的初中時代。那時的我似乎也像他一樣對每一個明天有著若干的夢想?,F在卻忽然明白了,為什么越來越不愿意對未來抱以太多期望了。人至中年,承擔的責任和事務越來越多,現實中的事情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發生的越來越少,即使有再多想往,身不由己的現實想怎么打擾你就會怎么打擾你,除了被動接受和手忙腳亂地招架,哪里容的下你半分商量?尤其是身邊親人的生老病死。而每個人面對生命的無常又總會有超出想象的鎮定,大概也正是拜歲月滄桑所賜吧。

本欄編輯 曉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