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融合下新聞寫作的實踐探索

2018-09-04 14:08譚家芳
西部論叢 2018年9期
關鍵詞:媒介融合

譚家芳

摘 要:當前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媒體技術改革也在持續推進。我國多媒體技術在新時代的發展中不斷進行改革創新,向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飛躍發展,傳統的新聞寫作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要求,單純的文字寫作顯得過于乏味,不能與時代主流趨勢產生脫節,新聞寫作開始面臨更大的機遇和挑戰。本文針對媒介融合下新聞創新的立足點,分析目前媒介融合下新聞寫作的狀況從而總結出媒介融合下新聞寫作藝術。

關鍵詞:媒介融合;新聞寫作變革;傳播形式

引言

當前形勢下人們逐漸利用新媒體進行多方的溝通和交流,主要是借助于文字、通信、網絡以及聲像等傳播形式傳播新聞內容,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手機以及媒體網站為媒介,向著新媒體的方向發展。新聞寫作在這種形勢下面臨很大的機遇和挑戰,這就要求新聞寫作者在新形勢的要求下,按照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完善和調整,保證新聞寫作得到良好的發展。

1 媒介融合下新聞創新的立足點

目前伴隨著手機、互聯網的廣泛運用,促進了信息溝通和交流,成為人們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介。由于新媒體的形式多種多樣,因此受眾范圍也就不斷擴大,

網絡的交互性使傳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轉換及其容易。傳統媒介壟斷了新聞傳播,為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機構、社會團體和企業組織,承擔采集與發布新聞信息的主要是職業新聞工作者及作為“準新聞工作者”的新聞通訊員。傳統的大眾媒體對信息的接受能力感受度低,采用率也比較低,不利于信息數據的傳播和交流。網絡的出現賦予了普通公民一種嶄新的角色: 新聞報道者。當年美國“德拉吉報道”對克林頓丑聞案的揭露無疑是這種新角色的證明, 它使大眾媒體感受到了另一類挑戰者的存在。在網絡傳播更加普及、媒介規制也相對寬松的一些西方國家,普通人發布新聞乃至創辦媒體的案例層出不窮,“公民新聞”(citizen journalism)近幾年來成為引人矚目的熱門話題。

2 媒介融合下新聞寫作的狀況

在新媒體的傳播發展中,新聞寫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客觀性,但在新形勢的影響下,傳統新聞寫作也發生著全新的變革和創新。目前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寫作和傳統寫作有較大差異,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2.1從客觀向主體方向過渡

傳統寫作理論與新時代創新的寫作理論有較大差異,人們在探索和研究中會受到客觀實際的影響,受到相關背景的影響和束縛。而記者是新聞的記錄者和傳播者,所以在新形勢下必須重視記者發揮的作用。在媒介融合趨勢下,人們改變了對新聞寫作理念的觀點,不再只重視新聞寫作技巧,而把關注點更多的轉向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保障媒體的權威,這對記者本身素質和能力也有很大的要求。目前新聞研究對象已經從單一的內容逐漸向記者本人的分析和思維研究進行轉變。這不僅是新聞寫作行業發展的重要成果,而且也是其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

2.2 從靜態到動態方向的轉變

當前新聞報道的寫作方法也成了新聞工作者關注的重點,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更新和變革寫作方法,為新聞寫作尋找新出路是其從靜態的定向寫作轉變為動態的關注思維過程寫作。新聞本身涉及范圍廣,但在進行寫作時,要更多地融合其他知識對新聞內容進行補充,經濟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都是與新聞寫作息息相關的,要準確把握新聞定向,保證新聞內容的全面和準確。

2.3 將微觀和宏觀有機結合,

新聞寫作往往會針對一個引人關注的點進行創作,也許著重于新聞主體本身,也許是寫作素材。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欣慰背后的因素越來越多的被挖掘出來,人們不僅僅局限在新聞內容的表面而是對更深層的理論進行挖掘和分析,從而剖析問題的本質更好的促進其發展,有意識地將一個與現代科學和現代社會生活相適應的新聞寫作理論體系建立起來。

3 媒介融合下新聞寫作藝術

3.1融合新聞寫作思維

為了滿足新時代新聞的時效性,新聞的傳播方式也相應的發生了改變。融合性化的新聞寫作思維需要更好的適應媒介融合情況,新聞工作者也應該抓住媒介融合的機會,促進新聞傳播事業實現良好發展的要求,促使新聞寫作與新聞采編工作能夠實行統一的發展,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新聞內容的關注點應該更著重于人民群眾自己本身,利用群眾的優勢推動新聞寫作的真實性和大眾性,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保證新聞寫作工作得到更多的關注,增強新聞的魅力。

3.2準確定位新聞寫作,滿足時代需要

只有對新聞寫作進行準確的定位,使新聞滿足不同階級人們的需要,才能將新聞真正的價值發揮出來。同時準確定位新聞生產過程中角色扮演,根據新聞產品的種類、份額,選擇合適的新聞寫作風格、技法等。 新聞寫作還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增加信息傳播的渠道增加新聞寫作的發展方向,不斷地創新寫作方式使新聞寫作得到更加廣闊的發展。

3.3實現新聞寫作資源的常態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聞內容也越來越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在傳播形式上也有了相應的轉變。在媒介融合趨勢下,新聞寫作實現多樣化的媒介產品,就需要實現新聞寫作資源的常態化使用,認識到新聞資源的內涵和重要性,對新聞資源的價值進行再認識,做到新聞內容能夠涵蓋社會更多領域。同時不能局限于新聞表面表述的內容,還要挖掘更深層次的理論。比如近期“長生生物疫苗”事件,新聞工作者在記錄完客觀事件后,還要加深對這次事件的理解,對假疫苗對人的危害進行闡釋,引起藥品監管部門的重視,保障人民合法權益。

3.4培養新聞寫作人才

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寫作需要更多的寫作人才,同時要求了新聞工作者擁有職業道德修養,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進行新聞寫作。新聞工作者必須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和語言表達能力,更好的向群眾傳達新聞的主體內容和思想,引導新時代正確價值觀。并且媒介融合下還要重視對新聞工作者的考核,將工作態度、交際、個人品質等與薪酬福利相結合,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4 結語

媒介融合的趨勢給新聞業的發展迎來了機會,新聞寫作工作者要抓住這次機會,將新聞寫作同媒體融合有機結合,轉變新聞寫作的發展模式,創新新聞寫作發展理念,促使新聞內容更符合群眾的需要和時代的要求,推動新媒體事業的向前發展。

5 參考文獻:

[1] 李淼. 關于媒介融合趨勢下的新聞寫作探析[J]. 中國傳媒科技, 2013(8):218-219.

[2] 于春山. 媒介融合趨勢下的新聞寫作變革[J]. 科技傳播, 2016(19).

猜你喜歡
媒介融合
報網融合語境下的紙媒言論獨立性研究
融媒時代地方院校新聞實踐教學的變革與發展
傳統新聞出版機構“互聯網+出版”研究:以《紐約時報》為例
對媒體融合生態環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對新聞記者素質的要求
2011—2016我國媒介融合研究綜述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媒介融合語境下的新聞業務流程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