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說你懂運動

2018-09-07 00:35
特別健康 2018年8期
關鍵詞:運動孩子

高考剛結束,世界杯大幕拉開,足球運動員們的矯健風姿,健美身材,引得萬眾癡狂。千萬不要以為球員們就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本屆世界杯賽場上,就隱藏著不少學霸。哥倫比亞的法爾考,日本的長友佑都,比利時的盧卡庫,法國的瓦拉內,西班牙的皮克,都是貨真價實的高材生,出色的學習能力配合超強的運動天賦,幫助他們登上了足球世界的頂級舞臺。

有人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悖論循環的時代,許多人在拼命工作,為的就是某天能夠攢下足夠的閑和錢去享受生活,在奔忙中追尋“享受”,結果往往換來累趴下。如何破解這個循環迷局?運動是個很好的選擇。運動能力,逐漸成為現代人的一項基本生活技能。

愛運動幫孩子成學霸

○曉聞

2018年高考成績放榜,武漢華師一附中文科考生楊庚宸拿下688分。小楊同學不僅學習用功,學習效率高,而且特別喜歡運動,無論學業多緊張,每周末他依然堅持打半天網球。

2017年也有新聞報道,成都17歲的王怡茜姑娘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錄取,這位“學霸姑娘”也是位運動達人,她對網球、射箭、馬術都很在行,自己還是學校排球隊的主攻手。

“孩子的學習時間太寶貴,不要浪費在運動上,體育運動那是特長生們的事?!比缃?,許多老師和家長依然有著這樣的觀點,但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學霸孩子都是運動達人,各種運動不僅沒有耽誤孩子的學業,且成為幫助孩子提升成績的好幫手??茖W研究也證明了這并非虛言。

芝加哥有一所中學推行一項計劃,讓學生每天早7點到校,跑步、做運動,要運動到學生的心跳達到最高值或最大攝氧量的70%,才開始上課。一開始,家長都反對:孩子本來就不愿早起上學,再去操場跑幾圈,豈不一進教室就打瞌睡?結果,運動過后的學生更清醒,上課的氣氛好了,記憶力、專注力都得到增強。

后來,由小兒科醫生、認知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孩子們在運動時會產生三種和學習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

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可以保證孩子情緒樂觀。我們看到運動完的人心情都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亢奮,脾氣都很好。

血清素跟記憶力有直接關系,血清素增加,孩子記憶力得到提升,學習不吃力。

正腎上腺素能讓孩子在學習時更專注。

研究者們還對學生健康做了一個評估,發現一周只要運動3次到5次,每次30分鐘到45分鐘,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記憶、注意力和教室行為的正向效果。并且,孩子們在體育運動中會遇到失敗,會跌倒,會弄傷自己;需要與人合作,可能會產生摩擦,但孩子也會從中學習到怎么去面對失敗,去克服困難。在競爭關系中,孩子的好勝性格還會表現出勇于嘗試、不言放棄的精神。這就鍛煉了孩子的意志,對于孩子以后學習、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幫助。而且,經常運動的孩子一般會比較自信。他知道只要努力,自己就會達到心中那個目標。這種信心,對于兒童的成長非常重要。

如果你家里剛好有一個不愛運動的孩子該怎么辦?

專家建議,家長一定要幫助并督促孩子多運動,并根據孩子的喜好,去引導孩子們參與到他們有興趣的運動中去。實際上,不管孩子喜歡哪項運動,父母都要支持,只要孩子堅持就好,并不需要過分要求孩子按大人的意愿去做。當然,最關鍵的是,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經常帶著孩子一起運動起來。這點很重要,因為不管你的孩子多聰明,到最后你都會意識到,沒有健康的身體孩子根本拼不過別人。

運動中有學問

○本刊記者/潘小麗

是不是只要運動了就對健康有益?您適合什么樣的運動,以及運動的損傷防護、疲勞恢復和營養保證等,種種問題,讓我們聽聽武漢體育學院運動醫學教授扈盛的專業意見吧。

項目因人制宜

人們存在年齡、性別、體質等的不同,運動需因人而異。青少年應多參加健身運動,可選擇強度較高的籃球、排球、足球、跳高等。中老年人和體質虛弱者要避免劇烈運動,適宜選擇步行、慢跑、太極拳、健身操和高爾夫等。而久病虛勞之人,應選擇舒緩的運動,比如散步、扭腰、踮腳等。

健康人也應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比如陽虛體質的人避免選擇游泳這項運動,陰虛體質的人少參與籃球、足球、網球等劇烈對抗的運動。

貴在適度和堅持

過度的運動鍛煉同樣會給臟器筋骨帶來損傷。更嚴重的是,過度運動還可能導致猝死。動靜結合,循序漸進,強度和時間控制在適當范圍內的運動才是最好的運動。

合適的運動量應符合幾條標準:能在運動后半小時內使心率、呼吸及情緒恢復平靜;運動后情緒飽滿,精力充沛,無倦意,對工作與學習無消極影響;以微微出汗為限;運動后進餐正常,食欲好;體質增強,患病概率減少,工作與學習效率提高。

鍛煉貴在持之以恒,以每周不低于3次為宜。

選擇有趣運動

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赫伯特博士做了一個試驗。他將30名失眠者分為三組。甲組服用鎮靜藥,乙組參加各自喜愛的運動,丙組則做不喜歡的運動,結果乙組的效果最好,丙組最差。

這是因為人的情緒直接影響著身體的生理機能,而情緒的興奮又產生于大腦的深部,并擴散到全身,在心臟、血管及其他器官留下痕跡,影響整個機體的功能發揮。因此,體育鍛煉要講究心理衛生。要在運動前醞釀出一種躍躍欲試的運動情緒,盡量避免被迫或勉強運動。

把握運動時機

一天24小時,何時運動好?這要根據環境特點和運動目的來定。早晨陽光初照,空氣清新,此時運動可增強胸肌力量,提高肺活量,對呼吸系統很有益。下午則是強化體力的好時候,此時肌肉的承受力較其他時間高5%,抗疲勞能力強,運動后身體能較快地恢復。晚上運動有助于睡眠,但須在睡前3小時至4小時進行,強度不宜過大,否則反而導致失眠。

選擇運動時機也與運動目的相關。如為了減肥,宜在空腹時運動。此時脂肪細胞中尚無新的脂肪進入,容易將其動員出來。跑步不宜在清晨進行,日本專家的研究表明,清晨跑步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險率達39%,而傍晚跑步可使這種危險下降6%。

保證良好膳食

只顧鍛煉,沒有相應的飲食質量配合,會造成營養素缺乏,很難收到強體效果。運動健身的飲食要點,一是需要配合富含鐵質的飲食,使鐵的吸收率上升,預防運動性貧血;二是運動可加速體內代謝與養分的利用,如堅持運動的中年女性同時多吃含鈣食品,則骨質的密度可明顯提高,罹患骨質疏松癥的概率減??;三是運動中因出汗而增加體內鋅、鐵、銅等微量元素的丟失,應予以及時補充。

預防運動損傷

運動損傷的常見原因為準備活動不充分,技術動作不正確,運動強度和運動量超過體質的承受范圍,周圍環境,場地,器械的不利影響等。預防運動損傷需做好以下幾點:

做好運動前的熱身運動。比如田徑項目前進行慢跑和肌肉、肌腱、韌帶牽拉練習,尤其在寒冷氣候中應增加熱身運動的內容和時間,避免因肌肉僵硬和協調性不夠導致的肌肉,關節損傷。

加強易損傷部位肌肉力量和本體感覺訓練。如持拍類運動(乒乓球、羽毛球及網球等)注重肩關節周圍肌肉訓練,三大球項目注意下肢力量與核心(脊柱周圍肌群)力量訓練,平衡和本體感覺訓練更有助于關節穩定性,預防扭傷和脫臼。

注意休息,調整良好身心狀態。運動需要良好的體能,運動前和運動后都應該充分的休息,運動中心態要專注,放松。

做好運動中的防護。如在沖撞性的運動中帶好護具,踝關節易扭傷的運動中帶好護踝或支具,跑步,跳躍,球類運動穿專業的運動鞋。持拍類運動帶好上肢的保護護具等。

運動健身APP靠譜嗎

○本刊記者/潘小麗

打開手機應用商店,輸入“健身”“運動”等關鍵詞,搜索到的各種App讓人眼花繚亂,其中“Keep”“火辣健身”“咕 咚 ”“Fit”“悅跑圈”等軟件,已是很多人手機上的“??汀?。一時間,身邊朋友圈涌現“打卡健身”熱,每天不秀一下自己走了多少步、跑了多少圈、做了幾組訓練,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據統計,近年中國健身市場的消費額中,近一半是移動運動App產生的??焖俪砷L的運動App將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僅靠幾款App指導運動健身靠譜嗎?

結合運動與社交

扈盛教授認為,健身App是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發展起來后,大眾了解健身的一種方式,它大大地推動了全民健身運動。因為運動健身很復雜,如果沒有專業人士指導很難準確進行訓練。健身App的出現打破傳統健身的時空局限,運動方式得以優化。

通過App,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鍛煉運動。在上下班路上,App會記錄你的步數和運動時間,計算熱量消耗;在家中,你可以選擇自己想要鍛煉的項目,根據App中健身視頻的指導來健身;還可以通過App的互動平臺約跑,大家志同道合一塊去運動。App極大地推動全民健身的熱潮。

運動App帶起的鍛煉熱正悄然改變人們的生活?!爸苣┘s個場地走起”“你今天跑了嗎”“又是5公里夜跑,痛快”……運動變成一種時尚,很多年輕人見面問候不再是“吃了嗎”,而是“今天你跑了嗎”。

健身類App為何如此火爆?扈教授分析,近年來都市人收入水平和生活條件不斷提高,身心壓力卻日漸增大;相比于健身房鍛煉、獨自制訂健身計劃等傳統運動模式,移動App合理利用人們的碎片化時間,門檻低,付費少,且對場所沒有太多要求,正好切中現代人的消費痛點。

移動軟件展示個性、發現同伴、收獲激勵等社交功能,也讓運動變得更好玩?!敖裉熳隽?00個俯臥撐、200個深蹲、跑步5公里……”市民趙小云一邊向記者展示自己的鍛煉成績,一邊對朋友圈收獲的138個點贊欣喜不已。她是一款跑步App的用戶,曾經是孤獨的跑者,如今通過軟件找到居住在附近的5名跑友。

運動App暗藏隱憂

“當前很多運動App偏向同質化,提供的內容和服務大同小異,包括一些可穿戴設備,會顯示脈搏、血壓等信息,這些數據人們每天都看,卻難以獲取深層次的應用。除此外,運動中的專業指導也是無法被替代的?!泵鎸∩眍愜浖娜找婊鸨?,扈教授道出其中的隱憂。

事實上,經歷初期的快速發展,運動App的瓶頸開始凸顯。因鍛煉內容通用性較強、個性化不足,很多軟件難以為用戶提供精細化指導。App所起的更多的是引導和示范作用,無法替代健身教練等專業人士。App可以讓你動起來,活躍起來,完成0到1的過程。在經過初級的鍛煉之后,人們會發現自己的鍛煉效果甚微或者減肥的目標沒有達到,這時就需要專業人士來指導。

健身有很多標準,比如動作的要求等,只看著視頻做,未必能完全做到位。視頻中提供的是標準化動作,但有的時候做得不到位,不僅沒有效果,甚至帶來傷害。雖然App上記錄了很多運動結果,但并未給出關于質量的反饋。

其實對大部分人來說,雖然用戶數量不同,各種健身App并不存在明顯的優劣之分。它們最大的優點在于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和方便使用,缺陷在于不夠系統。如果想通過App來減肥運動,確實難以收到好的效果,無法保證訓練質量。

對于非專業人士來說,“真正開始練更重要”。如果以減肥為目的去運動,由于減肥本身就是很困難的事,不能寄希望于通過App就能達到。

對于老人、孕婦、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想要運動健身,還是應求助于專業人士。

猜你喜歡
運動孩子
不正經運動范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熊孩子爆笑來襲
古代都做什么運動
瘋狂的運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