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態度和體育行為的調查研究

2018-09-08 01:52李高萍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18年9期
關鍵詞:體育項目體育運動態度

李高萍

前言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培養技術性、服務型、管理型、管理型、實踐型等多種人才。自上世紀末全國高校擴招以來,高職院校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在校生和畢業生人數占到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扼w育心理學》指出,體育態度是指社會人對體育運動的行為意向、認知態度以及情感體驗等綜合表現。據筆者了解,體育態度一旦形成,會影響個人參與各項體育活動的積極程度,在體育活動動力調節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他們大多畢業后直接走向工作崗位,就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學生而言,大多學生從事綜合醫院護理、??漆t院護理等工作,工作性質勞動強度大,對從業者身體素質要求較高,良好的體育態度和體育行為無疑對他們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此,筆者認為高職院校領導和體育教師應圍繞專業特征對學生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為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職業生涯奠定基礎。從整體情況來看,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態勢總體良好,但就學生而言,體育態度和體育行為不盡如人意。因此,通過問卷調查了解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育態度和體育行為,分析學生行為偏好和興趣,然后對于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革意見,對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江蘇省蘇州市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295份,其中無效問卷11份,有效問卷284份,有效問卷占比94%,其中女生148份,男生136份。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兩種方式結合。問卷調查法,通過選取十五個體育態度和體育行為信息,制定《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態度和體育行為調查表》,然后隨機發放,主要內容包括體育項目、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每周參與體育活動的次數、對本校體育教學的滿意程度、最喜歡的體育項目等問題。本次調查問卷分為預備性調查和正式調查兩部分,目的先讓學生對問卷有基本的了解,最終確定被調查者對體育運動的準確態度,確保調查問卷真實有效。數據統計法,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對相關數據資料進行歸納整理,然后對結果進行分析研究。

2 調查結果分析

2.1 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態度的調查情況

1993年,邁爾斯根據調查和研究將態度分為三個維度,分別是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認知主要包括個體對態度對象的了解情況、相信程度以及贊成或者反對等;感情是態度的核心,是指對工作、學習成果或自身學習能力的情緒反應,主要表現為焦慮,如參與體育活動或者考試前因為擔心表現出來的情緒;行為意向是指個體對態度對象的具體行為傾向或行為的預先準備,是個體對態度對象的可能做出的行為。從理論上來分析,態度的三個維度具有協調統一的關系,但在實際生活中,這三種維度往往實現不了完美的協調統一。此外,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兩兩關聯程度也不盡相同,從調查結果來看,行為意向和情感的關聯程度比行為意向和認知以及情感和認知的關聯程度稍高,且行為意向這一維度可獨立于另外兩種維度之外。近幾年一些所謂的態度教學,大多只是認知、情感維度中的一種或兩種,這種教學方法并不能對行為傾向或具體行為有太多影響。

2.1.1 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態度和體育行為現狀

本次調查制定的《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態度和體育行為調查表》共有十五個問題,每個問題分為十分積極、積極、一般、不太積極、反對五個態度評語,分值分別為100、80、60、40、20分。通過數據分析,本次調查所有大學調查表平均分值為73.3分,從調查結果和評分標準來看,總體處于良好水平,即處于第二個階段“積極”的狀態。這表明,高職院校大學生整體上對體育運動有清醒的認識和較高的興趣,行為意向較為明顯。

從不同年級來看,一、二年級學生體育態度平均得分分別為74.6、72.1,整體上呈逐漸下滑的態勢。從客觀上來分析,大一學生從高中或中職畢業,中學階段參與體育活動較少,加上學習科目少、考試和就業壓力不大,對體育態度較為積極。而二年級課程壓力逐漸增大,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習、就業壓力,對體育態度表現的較為一般。從主觀上來分析,大一學生正處于對大學體育課程的好奇階段,對高職階段豐富多樣的體育運動較為積極,高年級的學生對體育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沒那么強烈,所以對體育運動的態度要倦怠一些。從不同性別對體育運動的態度來看,男大學生的體育態度總體上比女大學生體育態度得分要高。高職階段的女生正處于青春期,愛美之心較為顯著,這個年齡段的女生對自己的行為比較重視,加上受生理周期的影響,對一些運動量大的體育項目明顯不太積極,比較傾向于瑜伽、健美之類的室內運動;這個階段的男大學生,正處于爭強好勝,希望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的陽剛,對一些競賽性強的體育項目如籃球、足球等運動尤為感興趣。從學生對體育安排的滿意程度來看,女大學生認為學校的課程安排、課程選擇、教學內容以及體育器材等對女生沒有做好很好的兼顧,很多女生不能自由選擇喜歡的體育項目。

表1 男女生對體育課的滿意度調查表

2.1.2 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態度的形成

樂國安在《社會心理學》指出,態度是指個體對態度對象的評價和心理傾向,也就是說,是指個體對態度對象的看法,喜歡或者厭惡,靠近或者遠離,并由此引發的一種反應傾向,態度的形成和個人社會化的程度密不可分。高職院校學生體育態度的形成受學校、成長過程中接觸的體育活動和理念有著重大關系。通過調查表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多數大學生認為體育興趣對自己體育態度的形成有著決定性影響,也就是說,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受各種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大學生的體育態度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學校作為影響學生體育態度的重要因素,對學生體育態度的形成有良好的啟發和引導作用。著名心理學家凱爾曼認為,態度形成的三個階段依次為服從、同化、內化。服從階段是指表面上聽從安排,內心有不同的判斷和看法如比為了一些學生上體育課只是為了修學分、拿畢業證;同化的過程是對其他觀點、看法等進行認可和吸收的過程;內化的過程是指在同化的基礎上,將認可和吸收的觀點轉化,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態度,成為一種長期行為。凱爾曼認為,態度一旦形成,這種內在的認知態度會對個體行為產生較大的行為傾向,進而影響個體的具體行為。形成的態度既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積極的態度會促使個體與外界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反之,消極的態度會影響和阻礙個體對環境的適應。

表2 影響體育態度形成的主要因素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大學生體育態度處于同化階段時,這個時候的體育活動和體育行為基本上出于自發性的,但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處于不穩定階段。由上表不難看出,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對體育的態度大多處于同化階段。能否從同化階段向內化階段順利轉化,學校體育教育和課程安排無疑有著重要影響。鑒于此,高職院校要根據學生體育態度進行相應的改革,一次提升學生體育態度的影響力,為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態度和體育行為奠定基礎。學生對體育的態度達到內化階段時,表明他們對體育行為已經形成認知體系,成為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化階段的學生對體育行為完全處于自覺,慢慢成為一種長期習慣,參與體育運動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服從、同化、內化,這三個階段的形成需要長期的、循環式的過程,高職院校體育工作者作為十分重要的一環,利用多種方法為學生體育態度的形成提供便利條件。

2.2 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行為現狀

根據我國體育人口判定標準,每周參加體育活動頻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體活動時間不少于30分鐘,且體育活動強度在中等強度以上,通過本次調查和數據分析,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人口不足30%,比全國平均體育人口較高,但比普通院校大學生體育人口的比例略低,這表明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育人口有待提高。

表3 高職院校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目的調查

從調查結果看,高職院校學生參與體育運動主要目的是健身,這表明,高職院校大學生對提高身體素質有正確的認識和判斷力。

從不同性別來分析,男生經常參加的體育項目依次為: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和網球,女生經常參加的體育項目依次為: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跑步和排球。

表4 高職院校參加體育運動主要影響因素

從影響高職院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影響因素來看,學校運動器材缺乏和場地有限成為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運動較少的主要因素。在女生經常參加的體育運動中,跑步是第四名。跑步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的體育項目,對場地要求和時間要求不高,在時間安排上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隨著高職院校的不斷擴招,運動器材缺乏和有限的運動場地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運動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高職院校應加大對體育器材的資金投入、改善運動場地,從而不斷適應大學生體育運動的需求。

3 改善大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建議

3.1 逐步完善體育選課系統

高職院校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選課空間,逐步完善體育選課系統。首先,建立多樣化的選課平臺,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選課只能通過教務管理信息系統和校園網內進行體育選課,這種選課方式只能通過電腦操作,筆者認為,可以開發通過手機客戶端登陸系統,讓學生有更多的選課空間。其次,鑒于學生多,體育項目和老師少,很多學生選不到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這無疑會影響到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效果??梢宰屆總€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兩個體育項目,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盡量讓學生選到自己滿意的課程。最后,對體育任課老師基本信息在教務系統公開,包括老師的年齡、姓名、職稱、體育專項、主要學術水平等,并公開相應體育項目的上課時間安排、教學內容和方法、分值、考核方式等,讓學生對所選課程有一定的了解,方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由時間自主選擇。

3.2 對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

高職院校教師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和更新教學方法。首先在教學觀念上,教師樹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基本觀念,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起到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緊抓學生“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理念,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自身特點,盡量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讓學生體味體育項目的奧妙和樂趣,為學生內化態度的形成做好準備,從而幫助學生把體育運動培養成為長期的習慣。在體育教學方法上,通過不斷的總結和吐故納新,與時俱進,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增加體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利用多媒體對復雜的體育動作進行回放和細節分析,讓學生掌握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不斷改進和進步。教師要根據體育項目的具體特點,對每一節課進行合理的布局和規劃,如組織游戲教學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烘托課堂氣氛,調動和激發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消除學習過程中的疲憊心理,讓學生感受到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在樂趣中學到知識和技能。

3.3 加強師資建設,提高教師素質

從上述調查結果來看,高職院校運動器材和運動場地都需要不斷的完善,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對高職大學生的重要性,加大對運動器材和體育場地的投入,為學生提供優越的教學條件,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教師作為體育教學活動中重要的成員,是體育教學的參與者和組織者,同時也是學生體育活動的引導者,對實際教學效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首先,以素質教育為核心,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和創新,以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需求;其次,不斷提高學校教師體育教學水平,高職院校要加大對優秀體育教師的引進,對在校教師加強在崗培訓,加強同類院校體育教師之間和溝通交流,促進共同進步,優化學校教師資源;第三,強化體育教師服務的思想理念,鼓勵教師自主行使自身職責,力求服務學生、服務學校和服務社會,為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不斷努力。

3.4 加強體育教學評價和考核體系

體育教學評價是對體育教學目標和教學結果進行的判斷和量評。體育教學評價應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以便對教學目標和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及時修正,達到教學目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出勤率、體育項目知識、體育鍛煉知識、運動素質和運動技能進行綜合評價,評價方式有即時評價和期末考核。即時評價主要有表揚與批評,抑制與激發等,可通過口頭指示、手勢、眼神的手段。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讓學生及時發現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促進個人能力的發展和教學水平的提高。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提高和進步、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整體課堂氛圍、評價方法要得當和有特色。學生體育分數可結合學生平時上課表現和期末考核,力求公平、公開、公正。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高職院校相應的體育態度和體育行為,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逐步完善體育選課系統、不斷改革和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加強師資建設,提高教學水平、加強體育教學評價和考核體系,引導高職大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體育內化態度,為培養學生養成長期的體育習慣而不斷奮斗。

猜你喜歡
體育項目體育運動態度
體育運動
中小學校開展民俗體育項目面臨的問題與策略研究
成語魔方
態度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現代體育運動創始人
農村中小學如何開展傳統體育項目
夏天好煩 懶也能穿出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
呆呆和朵朵(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