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無遮掩地“曬”問題

2018-09-08 01:29韓竹海繆洪昌
科教新報 2018年16期
關鍵詞:末尾學號學術

韓竹海 繆洪昌

近日,筆者在觀看一節名師的課堂實錄時注意到這樣一段畫面:課堂進行到14分26秒時,坐在最前排的一個男生舉起了右手,他的胳膊肘撐在桌子上,手指微曲,有些不自然。老師邊板書邊講解,沒有注意到眼皮底下舉起的手。老師從黑板的一側走到了另一側,學生舉著的手追著老師轉,可惜的是老師一直沒有看到這只舉起的手。14分42秒時,學生將舉著的手拍到了自己低垂的頭上,然后無奈地放下了。之后,這段畫面一直縈繞在筆者的腦際揮之不去,筆者反復回放觀看。這位學生肯定有話要說,他要說什么呢?為什么不把手舉得更高些?他有些畏縮,他又怕什么呢?

從字形角度理解,“問”就是用嘴打開一扇門。面對新鮮的知識,學生頭腦中會冒出許多問題,有些問題是他們不能獨立解決的,需要同伴和老師的幫助。此時,他們需要開口說出自己的疑惑,把問題毫無遮掩地“曬”出來。高中生面臨的學習困境就是累積的問題太多,得不到及時解決,慢慢地,就不知道從何“問”起,變成了“沉默”的一群人。

殊不知,學生不愿提問其實也是不會提問。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要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和技巧。

為了訓練學生提問的技巧,幫助學生養成提問的習慣,筆者做了一些小小嘗試。筆者堅持采用學習活動前置教學模式,給足學生預習的時間,鼓勵學生提出預習中不能自我解決的問題,比如在預習提綱的末尾留白,說說預習中存在的疑惑(至少寫出一點)。每節課的末尾,筆者會留出時間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以及存在的疑惑。大多時候,學生更愿意把問題寫出來。筆者在高一學生入學伊始即推行了“漂流求助”活動,準備一本提問簿,按照學號的順序輪流提問,后面一個學號的學生回答前面一個學號的學生的提問,由課代表負責審核,任課教師復核,確保提問和應答的質量。在高三階段,筆者增加了學生“被提問”的頻率,陸續推出了“我有話說”“好話天天說”活動,學生精心選擇問題書面提問,在班級成立該學科的“學術委員會”,由“學術委員會”的成員負責解答,每十個提問裝訂成冊,獎勵給學習進步明顯的同學。

欣喜的是,筆者看到了那只在課堂上舉起的手,感受到了學生提問的欲望。

猜你喜歡
末尾學號學術
“0”的讀法和要領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我們來打牌
嘗試親歷的過程,感受探究的快樂
蛻皮的季節
Playing with“tl”
我們班的學號奧妙多
與56號說再見
董進霞 治的是學術 過的是生活
梳理學術淵源 審視發展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